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丑女打扮     
吾出身贫寒,相貌平平,常以“丑女”自居,不做美的打扮。见他人身着华装美服,仿若天仙,于是自我安慰曰:“吾乃丑女,衣着不好,然才美不外现也。”某日,一男生问吾曰:“汝怎着此衣也?”吾怒曰:“关你何事!”男生曰:“汝之衣着有损本班风景也。”闻此言,视己身,乃一身粗布大衣也。略思曰:明日定显显本小姐之美也。次日,吾着一短袖新衣,一紧身牛仔裤,自觉甚美也。头上喷摩丝,遂梳头,上梳下梳,左梳右梳,为何不成?花约半小时,乃成。已至上课之时,乃急,遂跑,唉,怎跑不动?裤子过紧也。无奈,走至二楼,老师已进教室。…  相似文献   

2.
《少年读者》2009,(7):33-35
在句子长蛇阵里,姐弟俩积极动脑,在老师的帮助下顺利地攻破了重点句和句子含义两关,来到了第三关—修辞关。若雨老师提醒道:“小宁,小闹,这是长蛇阵的最后一关,你们要格外小心哦。”小闹拍着胸脯回答:“没问题,再说有小宁在呢。”小宁有点害羞。若雨老师又说:“小闹,你是男子汉哦,怎么老想姐姐帮忙,这一关要自己解决问题。”小闹不好意思地直挠头。若雨老师发令:“这一关的破阵要求是:先写广告词,再一步了解修辞知识,预备,开始!”  相似文献   

3.
一、集中识字师:同学们,黑板上这些字,虽然是生字,但老师相信,有很多你们其实早就认识了。生:街上“永和豆浆店”的“浆”字就是这个“浆”。生:我们上数学课时用到过这个“尺”字。生:我在报上曾经看到过这个“廉”字。生:我们班“王雅莹”的“莹”就是这个“莹”。师:还有一些字,你们以前可能没有看到过,但是我相信通过预习,你们已经认识了,是吗?谁能当老师教大家?(学生踊跃上台模拟老师的口气带领大家读,老师以一种幽默的方式暗示“小老师”用自己的方式抽查“学生”的认读情况,并且鼓励“小老师”对“学生”的认读情…  相似文献   

4.
丁曰宏 《学语文》2014,(5):62-63
一、“吾”与“我” 看《廉颇蔺相如列传》,细心的人会发现有两处同时使用“吾”“我”的情况:一处是“王日:‘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另一处是“廉颇日:‘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相似文献   

5.
《小读者》2013,(10):16-16
上政治课,老师正在讲矛盾统一的辩证关系。见一个同学在睡觉,老师就叫那个同学站起来:“你说说矛盾和统一之间的关系。”该生睡觉啥也没听,但自信地回答说:“他们没关系。”老师追问:“为什么没关系?”该生答道:“一个是方便面,一个是作家,当然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6.
贾吟春 《现代语文》2009,(10):60-60
吴梅村的《圆圆曲》历来为人传诵,但也多被认为是讥讽吴三桂为陈圆圆不顾民族气节与利益,背叛明王朝而导致国破家亡、“全家白骨成灰土”的无耻行径的。诗中亦确有多处显示诗人这种倾向:“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更有一句诗揭示吴三桂的欲盖弥彰:“红颜流落非吾恋”,显然这是作者有意为之的。  相似文献   

7.
在一次同学聚会上,一位老师讲述了一个亲历而耐人寻味的故事:在一次单元检测中,有一个根据注音写词语的题中,考查了“爱屋及乌”这个成语。在批阅过程中,他发现一位同学在该成语的注音下面写出了两个词语——“爱屋及乌”和“爱吾及污”。“爱吾及污”?我在为学生的创意叹服、叫好的同时,不由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某校一学生向老师反映X男生课间到校外公厕去吸烟。一上课,老师就去翻该生的书包,想从中找到学生吸烟的证据。学生拒不让翻。于是师生间发生争执,师生共同到教导处解决问题。教导处将学生留下进行严厉批评,老师乘机回到教室,翻学生的书包,终于从书包中找到了香烟。教导处根据学生守则给予该生纪律处分。某班交接值周袖章时还差四个。跟着快下课了,班主任老师说:“再找不到,我可就要搜了。”他见还没有反应,就自己先解开衣扣、翻开衣兜,“搜查”了自己,也算做了示范,然后便要求道:“大家都解开衣服,我搜!我就不信找不到。”…  相似文献   

9.
刊中娱乐网     
肯定是瘸腿 医学院里老师在给学生上课,老师说:“有一个病人是先天性腿瘸,因为他出生时一条腿比另一条腿短一些。”然后,老师问一个学生:“约翰,请想一想,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时会怎样?”约翰认真地想了一想,答道:“我想,遇到那种情况,我也会瘸的” 某次考试 某次考试,监考老师于甲生桌下发现纸条。 师:这是你的吗? 生:不是。 师:不是?不要狡辩,是不是你的? 生:真的不是。 师:你老实说,我不记你过。 生:我的在这里。 某次考试,监考老师又发现甲生桌上有纸 条。 师斥曰:这是不是你的? 甲生(无辜状):不是。 师:…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学》2005,(9):54-54
眉、眼、口、鼻四者,皆有神也。一日,口为鼻曰:“尔有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别香臭,然后子方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为眼曰:“子有何能,而位在我上也?”眼曰:“吾能观美恶,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鼻又曰:“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眉日:“我也不解与诸君相争得。我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个面皮安放哪里?”(《醉翁谈录》寓言)  相似文献   

11.
【教例】人教版小语第九册《白杨》师:(在学生读完第16自然段后)这一自然段中有个生字,就是新疆的“疆”字,看老师板书。(老师在黑板上写“新疆”两字时,故意少了“土”。学生沉默了片刻后,有两人举了手。)生:老师,你写错了。“疆”字少了“土”。师:(故作惊讶状,看看黑板)呀,真的!(写上土”)这个“土”字还真不能丢,你们知道为什么吗?生:这个“土”字在“弓”的里面,我想是不是古人拿弓箭来保卫它呀?生:老师,我知道了。因为新疆是祖国的边疆,这块土地还真不能丢,否则,就是有罪的。(学生都笑了。)生:我们不…  相似文献   

12.
错别字     
《小读者》2011,(10):18-18
老师在批改作文《我的老师》时,发现这么一段:“老师,您就像辛勤的园丁,送走了一庙又一庙学生.现在又在送我们这一庙……”原来该生将“届”字错写成了“庙”。老师批注:等送走你们这一“庙”,我就不当园丁,改当方丈了。  相似文献   

13.
于春祥 《师道》2003,(6):16-18
【案例1】老师,你的条件弄错了一位数学老师,在讲二年级数学课《乘法的初步认识》时设计了下面一个问题:师:请将“7+7+7+7+4”改为乘法算式。生1:7×4+4①生2:7×5-3②生3:不对。这两个都不是完全乘法算式。生4:8×4③生5:老师,你的条件弄错了。如果是“改变为简便算式”就好了。师:还是同学们聪明。【评点】这个案例给我们三点启示。启示一:问题的设计要富有挑战性。“7+7+7+7+4”是一个设计奇妙的问题,妙就妙在第五项的“+4”。这一项的确算作神来之笔,学生的思维空间由此得以拓宽,而…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校招生》2008,(10):21-21
一次语文课上,老师向同学们解释“惊惶失措”、“不知所云”、“如释重负”、“一如既往”四个成语。恰巧,某学生正在呼呼大睡。老师一拍桌子,该生顿时坐起来,拿起书便看,老师说:“这便是惊惶失措。”接着,老师让他回答问题,他站起来支支吾吾了半天。这时老师说:“这便是不知所云,请坐!”这位同学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坐了下来。老师又说:“这便是如释重负。”等老师走上讲台,那同学又趴下睡觉。老师猛一转身,指着他说:“这便是一如既往。”  相似文献   

15.
眼下,“感悟”这个词在语文老师那里颇具生命力:课堂上,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将自己对文本的感悟(解读)及时地以对话、交流等形式呈现出来;课外阅读和练笔中,我们期待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期待着他们能够“吾手写吾口”,鼓励学生叙说自己想说的话,抒写自己想抒的情……的确,在自由而尊重的氛围中感悟,学生们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张扬,思维的火花也因束缚的减少而与文本产生了更多的碰撞。  相似文献   

16.
夹于“优等生”与“后进生”之间,在班主任心目中不“显眼”、“突出”,处于被遗忘角落的这类学生,姑且称之为“中层生”,其易被忽视,原因有四:一、“中层生”思想不够活跃,也不愿接近班主任班主任往往对敢于积极大胆发言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的学生很重视,同时对喜欢讲怪话、发牢骚、瞎起哄的学生也很注意,而那些总是“默默无闻”的“中层生”,因为制造了一种“安定、放心”的氛围,而被班主任所忽视。二、“中层生”学习成绩平平老师们总是对两种学生“感兴趣”:一种是所谓的“尖子生”,另一种是“后进生”。课堂上“尖子…  相似文献   

17.
方建明 《语文知识》2005,(12):40-41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耶?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  相似文献   

18.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结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如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相似文献   

19.
沈杰 《河北教育》2010,(6):25-25
【案例】 A校有一位林老师。前不久,林老师班上有一个学生做错了题目,林老师在辅导过之后,该生还是未能答对,林老师非常恼火.对该生说:“你真是一头猪.真笨!”不曾想,这句话深深地伤害了该生的自尊心,该生回家之后伤心流泪。其父母见了,询问其原因,该生将林老师辱骂自己的那句话告知了父母,其父母闻之大怒.次日找到A校校长讨要说法。  相似文献   

20.
应重视提高教师的科技素质戴建国两名中学生对“超导”现象产生了兴趣,去请教老师,老师不屑一顾地说:“这也不懂,就是超级导弹。”学生愕然。一名小学生问老师什么是“克隆绵羊”,老师含糊其词道:“大概是非洲的一种动物吧。”小学生一脸茫然。这种把现代物理学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