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其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都对西方社会乃至全球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后现代思潮也不可避免地冲击着教育理论的重构与教育实践的运行。其中,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教师观的批判和超越,崇尚差异性,提倡多元化,强调对话,为我们重构幼儿园教师的角色提供了新的视角。一、平等中的首席后现代主义学者多尔认为,“教师无疑是一个领导者,但仅仅是作为学习者团体的一个平等的成员,是‘平等中的首席’。”理查德·罗蒂作为后现代主义的代表,认为“教师必须拟稿使学生产生对话:不…  相似文献   

2.
有的老师说:“新课程,想说爱你不容易。”这反映了老师走进新课程的心态。其实,也很容易,那就是“洗心革面”。洗心,确立新的教学理念;革面,代之以新的面貌,塑造新“我”,实现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3.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视野中的教师角色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以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的视野,从情境学习中的“抛锚”、积极的关注与译解、互动合作中的“对话”、适时的“支架”与提携这四个切入点剖析教师的角色地位以及角色行为。  相似文献   

4.
罗敏 《教育与职业》2012,(27):114-115
文章探讨了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汉语"教学的影响,为"现代汉语"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的成人教学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且亟待解决的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声势浩大、无处不在的后现代主义无疑是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先导和基础。比照后现代主义的相关原理,在目标、课程、师生关系、过程、时空、方法等方面,现行的成人教学均应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革。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教师就是权威,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存在种种弊端。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后现代主义思潮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对教育领域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教师的角色因此发生转变,师生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试从后现代主义概述、教师在后现代主义视野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这三个方面来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7.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在以培养学生素质为主要教学目标和以人为本的新课标理念下,我们有必要以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对教师的角色定位进行反思,对教师的教学身份进行再确认.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教师角色期待及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1世纪,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的加剧,各国都把教育摆到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来考虑。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为中心的电子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加速了各国文化的融合,对人类原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教育改革的浪潮风起云涌。在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各国高等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9.
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评价理念。这一理念,集中体现了当前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的评价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教学理念《数学课程标准》突出面向全体学生,明确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少数精英,而是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堂教学就会从统一走向分散,从以教材为主走向以学生发展为主,从以讲授为主走向以指导学习、激发思维、回答疑问为主,体现以学生的经历和经验获得对数学的真正理解。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否体现了新…  相似文献   

10.
11.
近来,在一些特定的场合,有专家指出,学前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应在注重实践及实践研究的良好传统基础上,加强理论研究,努力构建学前教育学科的理论体系;学前教育理论工作应从多学科融合的角度研究学前教育,努力建构学前教育学科的概念体系;学前教育理论工作应以更开放的心态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促使学前教育研究从经验走向科学。的确,从“学术生态”的角度考察学前教育学科的建设,我们不难看出,学前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研究都还缺乏自己的学术范式。理论研究的层次性和实践研究的针对性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相比于那些发展成熟的学科而言,其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较薄弱,教育哲学层面的研究亟待加强。有鉴于此,我们特地刊发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刘晓东研究员的这篇章,以期引发学界对这类问题更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角色问题是教育领域一个基本而又重要的问题。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教育理念要更新、提升,教师的角色也应在传统意义上寻求新的突破,从而形成新的角色内涵。  相似文献   

13.
14.
方卉 《毕节学院学报》2009,27(9):115-119
师生关系自古以来就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也是教育领域的关注焦点.随着教育理论的不断成熟,对师生关系的研究也越来越丰富.在师生关系上,后现代主义提出了与现代主义不同的师生观理念,是一种全新的师生观,从主体间性的地位观出发,突出强调教育中学生的创造性和差异性、强调师生问的尊重与平等,提倡对话和反对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15.
李红军  张茂玉 《现代语文》2006,(11):100-101
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和行为带来了新的变化,但社会对教师的角色给予了更多的期待和要求,而对学生的角色期待还是比较单一或停留在由教师的变化而带动学生的变化的层次上。这既不利于课程改革。也不利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因此,深入分析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角色期待是顺利推进新课程改革、实践新教育理念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6.
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将要不断突破原有的模式,不断创新,以适应新的形势。教师行为的创新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角色转移、师生关系和评价方式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18.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新的教育理念已经渗透到各门课的教学之中,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应积极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以新的姿态投身到新课程实施中去。一、从师生的关系看,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结果,交流彼此的情感。师生的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意义的建构。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主要指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生与学生的合作,而师生关系是教学最基本的关系,所以师生之间的合作尤为重要。现代…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研究、论证、实验,如今进入了推广阶段,整个课程改革涉及到目标、结构、标准、评价、管理、实施等各个方面,使我国的基础教育产生剧烈的震撼.扬弃传统、开拓创新成了新课改的关键.文章试图从新课程的"新"视角来探讨教学中教师应作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20.
做新新教师     
要做一个深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尤其是现在这个信息时代,电影、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网络……学生几乎被包围在各种各样的媒体之中,面对目不暇接的信息世界,他们常常是只能狼吞虎咽般地去吸纳、去模仿,而来不及进行理性的选择。他们的生活很忙很精彩,溜冰、踢足球、看NBA、玩跳舞机、上网聊天、参加生日PARTY、唱最新流行的歌曲……他们很自豪地标榜自己是新新人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