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0 毫秒
1.
共相问题或者说一般及其与个别的关系问题是古老而重要的哲学问题之一,也是当今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一九七八年在西德举行的第十六届世界哲学会议上讨论的八个专题中就有一个是共相问题。而且共相问题还与专门学科相结合,产生了新的研究领域,如“共相语言学”。总之在共相问题上,旧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层出不穷。究竟什么是共相,共相的本性是什么?共相在认识上是否可能?共相在事物中以什么形式存在,其客观性、独立性如何?共相与共相、一般与个别的相互关系怎样?等等。对这些问题,现代西方的有些哲学家重复了过去哲学家的老调,但有些也提出了一  相似文献   

2.
中西古典归纳逻辑思想发展的比较研究许锦云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由对个别的特殊事物的认识到对一般的普遍事物的认识,这是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它反映在思维形式上就是由个别的特殊性的判断上升到一般的普遍性的判断,这就是归纳法。纵观逻辑学发展历史,无论是中国还是...  相似文献   

3.
对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规律是一个还是三个的不同回答,不是对唯物辩证法个别原理、个别细节的分歧,而是如何理解唯物辩证法的主要内容和理论体系的原则争论。有些同志认为,“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只有一个,即对立统一规律”,而量变质变和否定的否定规律同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范畴一样,不过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展开”和“具体表现”,是唯物辩证法的范畴。我认为,无论从无产阶级导师们关于唯物辩证法的论述中,还是从客观事物所固有的辩证发展规律中,都得不出这样的结论。相反,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事物的辩证发展都告诉我们: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规律是三个而不是一个,即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和否定的否定规律;正是这三个主要规律和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范畴构成了唯物辩证法的内容和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分析自然科学的物质形态结构理论不能作为物质概念以及物质的属性、物质的存在形式不等同于物质这两个问题出发,说明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是从一切事物中抽象出来的,而又寓于一切事物之中,它们之间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物质是不生不灭的,而物质形态结构和具体性质是多样的,可变的.  相似文献   

5.
古代中国县级以下基层组织形态的研究向来是中国古代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而汉唐间此类问题的研究则显得尤为薄弱.不过自20世纪初至今,国内外学界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成果,而研究和争论主要围绕着乡、里、亭、村等事物展开.其中某些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有些问题仍然存在争议;而在个别问题的论证过程中,学者们似乎忽视了一些可能对其结论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比如中国各地的地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正>现在,大家都在谈论建设高效课堂,强调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效实现。这必然涉及课堂教学策略问题。最近,我听了一节思想品德课,课题是"世界文化之旅",印证了这一点。一、以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思维方式展开教学归纳和演绎是人类认识世界过程中运用较为广泛的逻辑思维方法。人类认识活动总是先经由个别事物而后推及一般,又从一般推及个别,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深化。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演绎则是从一般到个别。归纳和演绎既互相区别、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表现为:一方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教师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首要问题,由于理论界争论不休,实践者困惑不已,导致师资培训在二者间摇摆不定,影响了教师培训的效果。笔者就此展开讨论,恳请教育界同行予以指正。一、关于教师争论的评析关于教师的有关争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这是一件好事,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人们认识的有限性,事物正在从单一变成多样,人们的思维从线性向非线性转化,只有经过争论,我们才可以认清事物的本来面目,领导决策才能更加科学,从而推动事业的发展。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一)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评价“蜡烛”与“社会楷…  相似文献   

8.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相结合的原理是矛盾学说的精髓,这是毛泽东同志第一次提出来的。我国哲学界有的同志在阐发这个问题时,往往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这对范畴仅仅看成是一般与个别范畴的简单重复。我认为,这是两对不同的范畴,不论从性质、内容,或从作用上说,前一对范畴比后一对范畴更为丰富和宽广。因为一般与个别范畴主要揭示“属”与“种”之间的相互关系,而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范畴则揭示事物矛盾系统的纵横层次之间的网络关系,揭示事物矛盾发展的趋势,因此,它在矛盾学说中占有精髓地位。如果说,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范畴仅是一  相似文献   

9.
必须推进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产业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两种观点的片面性目前,关于教育产业和产业化的问题存在着很大的争论,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提供的是私人产品,满足的是私人需求,教育决策和人力投资是私人决策,目前又存在着很大的市场需求,因而,教育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完全可以实行产业化经营。另一种观点认为,与一般产业不同,教育培养的是人,而不是一般的产品和服务,不能套用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来讨论,教育不能成为一种产业,更不能实行产业化。两种观点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其实,与其他事物一样,教育业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物,…  相似文献   

10.
邹稳军 《湖南教育》2004,(13):32-32
一、特殊与一般的关系特殊与一般反映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个性和共性、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相互关系。人们认识事物时,往往经历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例如,一元二次方程ax2 bx c=0(a≠0)的两根与系数的关系。探讨这一关系时,可以这样入手:方程3x2-5x 2=0  相似文献   

11.
试析个别和一般的哲学范畴苏晓明个别和一般是表征世界上的事物、现象具有差异性和统一性辩证联系的一对范畴。客观世界是由纷繁复杂无限多样的事物构成的,每个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具有个体性和独特性,使认识的主体把它们区别开来。同时每个事物又都处在...  相似文献   

12.
“同一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解放后哲学界的几次论战,如关于“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争论,“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争论,事物发展动力的争论等等,莫不与这个概念的不同理解密切相关。因此,弄清这个概念的含义,就是十分重要的课题了。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纷繁复杂。自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之后 ,世界上除了物质现象之外 ,又产生了意识现象。初学哲学者常常在如何正确判断某一现象是“物质”还是“意识”现象时产生困惑 ,特别是关于社会领域的事物和现象。比如关于“制度” ,有人认为属于意识现象。笔者认为 ,判断某一具体“制度”是物质还是意识现象不应一概而论 ,应在正确理解和把握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分析。一、正确理解物质 (即一般存在 )、意识(即一般意识 )和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含义 ,准确把握判断问题的标准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 ,并能为人的…  相似文献   

14.
评价还是应量化湖南汨罗市教育局余志伦【编者按】教育工作的特殊性,使得关于教育评价究竟应当定性还是定量的争论无休无止,而且这种争论也成了我们教育界的一道独特风景线。14年前,汨罗人就开始了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与探索。下面刊发的这篇文章虽然代表的只是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15.
教育界对教育本质问题展开过长时间的讨论,认识正在深化。但是,至今为止,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争论,仍各据一理,各执一端,认识远未能统一。笔者认为,在这场争论中,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是对“本质”(或“本质属性”)的概念不明确。例如,不少同志把两个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直接当成事物的本质属性。其实,这是两个既相联系又不相同的概念。本质的联系是指事物之间必然的规律性联系;本质属性则是指事物的内涵,是指某类事物必然具有并与其它各类对象相区别的特有属性。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是由事物内部的  相似文献   

16.
于波 《考试周刊》2014,(10):28-2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争论的焦点之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有本体论,以及有什么样的本体论的问题,哲学界一直存在不同观点,其中是物质本体论还是实践本体论成为争论焦点。  相似文献   

17.
毕达哥拉提出“数是万物的本原”,巴门尼德提出“存在”是独立的本体范畴,他们指出伊奥尼亚哲学的毛病,启发人们透过自然现象、个别物质,去寻找构成万物而自身永恒存在不变的共性一般的始基,表现出较高级的抽象思维能力,其进步性是非常明显的。当然,他们在世界本原问题探讨中,同样割裂了个别与一般,从而使本原问题的探讨带上了非常神秘的性质,这是他们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  相似文献   

18.
在形式逻辑里,对直言判断可根据主项的量是一个、一些还是全体划分为单称判断、特称判断、全称判断。对于这三种判断,有些形式逻辑著作认为,单称判断“是表示个别事物的情况的判断”,因而“是科学认识的基础”,而全称判断则“反映了主项所表示的事物与谓项所表示的性质之间的普遍必然性联系”,“超出了狭隘经验的范围,反映了事物的规律性,全称判断对于人们预见未来、决定行动与改造世界是特别重要的。”还有的著作认为“人类的认识从个别开始。……所以单称判断是我们对于客观事  相似文献   

19.
看过“教学与研究。1963年第二期上李秀林同志的《可能性、现实性及其关系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化》一文后,觉得有几个问题需讨论: 1.现实性的含义是否和现实相等; 2.现实性和必然性、合理性的关系如何; 3.怎样理解更符合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所讲的现实性范畴的意思。李秀林同志对第一个问题的意见是这样:“现实就是现在实际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对象和关系,现实性就是这些事物、对象和关系的客观实在性。一切具体对象,无论它是本质还是现象,是主流还是支流,是内容还是形式,是一些事物发展的结果,还是变化为另一种事物的原因,是一个村相互联系的链条,还是其中的个别  相似文献   

20.
在古希腊,对一般与个别关系的争论大体上经历了萌芽、明确和深化三个时期。这一争论过程。体现了人类认识世界由一到多范围的不断拓宽、由具体到抽象能力的不断提高,实质上也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种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斗争的表现和具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