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比较准确地论述三十年战争对德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一件困难的事,因为1648年以后在德国所出现的情况并不纯然是由这次战争所引起的,甚至可以说主要不是由这次战争所引起的。为了要把三十年战争对以后德意志发展的影响确定下来;首先必须简单说明从宗教改革与农民战争前夕以来德国政治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十五世纪末至十六世纪初期德国的经济有相当大的进展,资本主义因素已经在采矿业、纺织业中萌芽了。当时德国的银矿与铜矿的生产均在欧洲占有重要地位,从十五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在采矿业和纺织业中,手工工场已逐步代替了个体的小手工业生产。农业也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2.
"三十年战争"是近代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德意志的政治版图因为这场战争而更加四分五裂,文化上的分裂状态也由此加剧."三十年战争"对德意志经济的影响同样也是巨大的,这种影响主要是消极的,虽然兼有某些积极的成分.  相似文献   

3.
王朝之间的战争早在亨利八世统治时期就已经成为奢侈的行为,这主要是因为欧洲在16世纪经历了一场军事革命,致使战争费用直线上升.由于英王权力相对欧洲大陆其他君主国来说较弱,因而无论从人力还是从财力上,三十年战争中的英王必须依靠地方乡绅的配合.但是,出于价值观念以及政治、经济利益上的考虑,英国乡绅没有给予英王足够的支持,最终导致了英国远征军的惨败.  相似文献   

4.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都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它关系到中国、朝鲜和日本三国的发展前途。通过这次战争日本从中国掠夺了大量“赔款”和各种特权,割走台湾、澎湖列岛大片土地,加速了向帝国主义转化的进程,从一个受欺凌,受剥削面临沦为欧洲的半殖民地的国家,变成了凶残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朝鲜在这次战争之后,从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中国经过这次战争的打击,更进一步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因此这次战争不论在中国或在世界历史上都是一次重大事件。本文试图就这次战争爆发的原因作一些剖析,提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三十年代是西班牙历史上的多事之秋。1931年发生资产阶级革命,1936年2月成立人民阵线政府.1936—1939年进行民族革命战争。其中每一事件在当时的欧洲都是突出的,民族革命战争更是国际上的重大事件。这场民族革命战争推迟了希特勒发动全面欧洲战争的日期,鼓午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肯定和赞扬它是无可非议的,是应该的.但  相似文献   

6.
三十年战争(1618-1648)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它是欧洲中世纪各种矛盾的集体清算,而17世纪分裂的德国则成为了国际矛盾的焦点.1648年战后签署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重新划定了欧洲各国的边界,有利于欧洲的和平和安定,形成了以国家主权原则为基础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但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这个体系遇到了巨大的挑战,有学者提出要超越这个体系的束缚,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王朝之间的战争早在亨利八世统治时期就已经成为奢侈的行为,这主要是因为欧洲在16世纪经历了一场军事革命,致使战争费用直线上升。由于英王权力相对欧洲大陆其他君主国来说较弱,因而无论从人力还是从财力上,三十年战争中的英王必须依靠地方乡绅的配合。但是,出于价值观念以及政治、经济利益上的考虑,英国乡绅没有给予英王足够的支持,最终导致了英国远征军的惨败。  相似文献   

8.
“奇怪战争”、“假战争”或“静坐战”系人们对1939年9月至1940年4、5月问英法对德战争的讥称.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突袭波兰,英法旋即对德宣战.然而,在欧洲,“二战”的帷幕拉开之后,并没有上演军事上尖锐对抗的活剧.相反,交战双方按兵不动,英法陆军退缩在马其诺防线,而德军则聚集在齐格菲防线上,僵持局面达半年之久,从而使欧洲战场出现了似乎令人困惑不解的“静坐”现象.  相似文献   

9.
<正>1853—1856年欧洲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国际战争—克里米亚战争。战争以英、法、土耳其(后来有撒丁王国参加)为一方,以俄国为另一方。这次战争是欧洲列强在近东长期争夺的结果,是他们在“东方问题”上多年酝酿的矛盾的爆发,同时它又是十九世纪国际关系史的重要转折点,并对十九世纪后半期的国际关系,对欧洲、亚洲的一系列历史事件产生了重  相似文献   

10.
1853-1856年的克里木战争.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是为瓜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遗产"、争夺对中东和近东地区的控制权,法、英等国共同对俄国进行的一场国际战争.这场战争使欧洲的政治格局发生了演变.法国通过克里木战争再次雄霸欧洲大陆.但法国的欧陆优势既不强大又不稳固,其实质是沙皇俄国的暂时屈服和奥地利遭受削弱.奥地利被削弱的结果是德意志和意大利的先后统一.而德意志和意大利这两个崭新民族国家的诞生则导致了法国欧陆优势的最终丧失和19世纪七八十年代欧洲力量的重新配置,德法矛盾、德英矛盾最终导致了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准备了条件.所以,抓住了克里木战争的结局,也就抓住了欧洲格局演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一九三九年的德波战争,是在三十年代末国际阶级斗争错综复杂、十分尖锐的环境中爆发的,是西方英法政府长期执行“绥靖政策”的产物。无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发展过程来说,还是从德波战争对波兰国家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以及对欧洲国际关系和世界反法西斯  相似文献   

12.
一般来讲,1618-1648年爆发的欧洲“三十年战争”和1648年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不但被近代欧洲史学家视为国际关系的开始,还被英美国际关系理论界视为一个时间标志,因为它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国际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最终在国际关系理论界形成一种固化的威斯特伐利亚“情结”。  相似文献   

13.
1871年德意志完成统一,由一个分散软弱的地区跃为欧洲的大国之一。德国的统一不仅大大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而且对欧洲国际关系产生了极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法德对立的加剧与法俄接近的可能普法战争的失败使法国的大国地位一落千丈,阿尔萨斯和洛林的丧失使法国对德国的恨意日益滋长,主张复仇的保皇党人把德法民族仇恨煽到极点。法国的复仇情绪使德国深感不安。俾斯麦在普法战争后曾公开对法国大使说:“我完全相信,这次战争不过是德法之间将要发生的许多次战争中的第一次,在它之后,还要爆发一系列其它的战争。…  相似文献   

14.
1812年俄法战争,规模巨大,影响深远,是世界近代史上最重大的战争之一。对这次战争的性质,苏联史学界都一致认为,俄国进行的战争是“正义战争,是民族解放战争,它决定了俄国和整个欧洲各族人民的命运”;“这场战争以1812年卫国战争这个名称载入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俄国军队对西欧各国从拿破仑的暴政之下获得解放起了决定性作用”,等等。我国史学界也有人持同样的观点,如“战争是拿破仑发动的,拿破仑是进攻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第三届年会于1985年5月在芜湖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的131名专家、学者。他们向大会提交学术论文90余篇。与会代表就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世界历史的一系列学术问题.展开了热烈、认真的讨论。现将讨论的几个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问题是谁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家认为,过去一般都说法西斯德国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不确切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包括中日战争、欧洲战争、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欧洲战争和苏德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欧洲,是凡尔赛体系瓦解,新的国际格局尚末建立的激烈变动时期。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国家旨在彻底打破凡尔赛体系,确立德国的欧洲霸权,发动更大规模战争。英国推行绥靖体制;法国追随英国;苏联提出集体安全政策。三方力量经过六年错综复杂的斗争,最后以苏联和德国结成准同盟条约而结束。这一结果无论对苏联或者英法都是灾难。新的国际格局只好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来重新构筑。三十年代欧洲国际格局的激剧变动说明,国家利益是各国外交政策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郭俊  刘慧 《华章》2012,(35)
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在经历了拿破仑战争的洗礼后,亟待重建.有“欧洲首相”之称的梅特涅担负起了这一历史使命,他的均势思想,他的欧洲联邦的构想都为这个时期的欧洲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意见,他的思想主导下的维也纳体系也使欧洲维持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他被后人称为“第一个欧洲人”也是有根据的.本文将对梅特涅关于欧洲的构想进行系统的分析,以此来了解他的欧洲观.  相似文献   

18.
1756~1763年,欧洲主要国家组成两大交战集团,在欧洲、美洲、印度等广大地区进行争夺殖民地和领土的战争,史称“七年战争”.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美英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美英战争是指1812—1814年美英之间因剧烈的贸易竞争和领土扩张而进行的战争,它相对于1775——1783年美国的独立战争而言,被称为第二次美英战争.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英国统治阶级不能容忍法国力量的加强,不断组织和参加反法同盟,对法同资产阶级革命进行武装干涉,法英关系日益恶化.拿破仑上台后为了在经济上打击英国,迫其退出对法战争,于1806年在柏林宣布了大陆封锁令,封锁不列颠岛,禁止欧洲大陆各国同英国通商.英国对法国实行了反封锁,英国的封锁政策不独针对欧洲中立国,并旦包括禁止美国与法国通商.欧洲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于1856—1860年,全部战争过程恰处于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期间。这次战争及其结果,对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极重大的影响,它从政治上,经济上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因此,这一事件在中国近代史课程中,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我钻研《初中中国历史》第三册本节教材的体会,我觉得教师在讲授这一节教材时,必须在讲清战争发展的具体过程的基础上,阐明以下三个问题:即(一)这次战争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侵略者为什么在这个时期发动战争;(二)这次战争怎样促成了中外反革命的勾结;(三)这次战争怎样加深了外国侵略者对我国的侵略。我觉得,教师如能使学生在掌握这次战争基本史实的基础上了解以上几个问题,似可认为是比较完善地完成了这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