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主要分析"支那"一词在日语使用过程中的语义转化现象,并对日语的蔑视语进行粗略的探讨.本文认为,由于使用者(日本人)语用意识的变化而导致"支那"的语义发生转化,原本非贬义的"支那"逐渐转变,终而转化为蔑视语.  相似文献   

2.
日本人使用"支那"一词称谓中国,民间与政府之间存在着差异.无论是在古代还是近代,日本民间使用"支那"一词称谓中国,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日本人"崇尚、学习强者,蔑视、欺负弱者"文化特征的体现.民国时期,日本政府使用"支那"一词称谓中国,则是一种政治行为,有着更直接的政治目的,且表现出多变的态度和立场,是其实用主义侵华政策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词语作为表达思想的载体,常常被打上时代的烙印,留有历史变迁的痕迹。“支那”一词的称呼也是一样。据考证,“支那”原是“Cina”的音译,是古代印度对古代中国的称呼,最早出现在梵佛经中。梵Cina进入不同的语言中,其读音变化不大。译音是“China”,“支那”、“脂那”、“至那”或“震旦”。根据对Cina来源的不同看法,其原始含意也不相同,比较有  相似文献   

4.
中日甲午战争日本对华之“支那”称呼开始含有蔑意。1913年夏,日本政府在准备承认中华民国的同时,规定今后要以“支那”之蔑称为对后的正式称呼,在中国政府和人民长期的交涉和抗争下,日本政府才不得已地改变了对华称呼。  相似文献   

5.
中岛端的《支那分割之运命》,体现了"日本侵华思潮中的乡野鸣叫"。对其虽然不能完全否定,但其基本倾向是鼓动日本参与分割乃至独占中国,这是不能否认的。李大钊等北洋法政学子,满怀爱国激情,将该书译为中文并加"驳议"。这些"驳议"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1)殖民野心,理当痛斥;揭其实质,应属犀利。(2)愚忠本性,自应讽刺;拥袁甚力,亦属忠君。(3)共和政体,热切维护;民主人权,亦有述及。(4)良药苦口,多有借鉴;爱国情激,间出恶言。(5)全力拥袁,局限显见;仓促编就,差误难免。(6)"驳议"前多后少,缘由值得探讨。对中岛端的《支那分割之运命》和李大钊等人的"驳议"进行深入研究和客观评价,是深化李大钊研究的重要路径,也是深化中日关系史特别是日本侵华史、民国初年历史研究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日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結構一词,对日语学习者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从词性、含义着手,通过具体语境的例示和分析,能够更好地体会結構在现代日语当中的主要用法。作为名词使用的結構含义和用法比较简单明了,而作为形容动词或副词使用的結構则需要在对它进行正确的理解的同时避免对其不恰当的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英语中“red”是贬义词,或者多含贬义。其实在多数情况下,英语中颜色词“red”只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并不包含否定的评价。某些褒贬的内涵和感情色彩是由“red”所构成的词组整体在具体的语境中表达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教科书中所使用的词汇多数比较正式,在日常生活中及口语中,相同词汇的使用方法和其真正的意义却和字典中的解释会有所差异,本文以日本文化为背景,阐述了日语中"日本酒"的误区。  相似文献   

9.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报》载,“三思而行”最初意含贬义。“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并不是表扬季文子行事谨慎,相反是批评他的优柔寡断。孔子真正赞扬的方式是:“再,斯可矣。”  相似文献   

10.
“支那”一词出典何处?古今的中外学者众说纷纭。难成定论。有的认为与中国的特产有关,如源于“茶”、“丝”、“瓷”等;有的认为与中国古代王朝或地域有关,如源于“秦”、“滇”、“荆”等。中国社科院中外关系史学会会员徐作生经过潜心研究和实地考察,提出“支那”一词源于一座地处滇、缅、印商道连接点上的古城——支那城。  相似文献   

11.
“もぅ”和“まだ”是一组与“体”相关的副词,一般教材都是在日语学习的入门阶段导入这组副词的。这组副词虽然看似简单,但却由于很多教材对其解释得不够充分、准确,而成了日语学习初级阶段的难点之一。通过分析由谷学谦和李永夏编写的《新编初级日语》(吉林教育出版社)对“もぅ”和“まだ”解释说明的正误,诠释了“もぅ”和“まだ”的用法,并指出了教材编者应如何正确导入这组副词。  相似文献   

12.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教育双重性,决定了高职教育质量关键在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的好坏决定着高职教育质量的高低。通过对日本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教师资格高标准、引入高开放、培训高保障、聘用制度高健全、队伍结构高合理、待遇高优厚等“六高”特色分析,提出了值得我们借鉴的六方面启示。  相似文献   

13.
武术运动的“活”与“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活”与“合”是武术运动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元素:“活”体现在动作要活,内容要活,意识要活;“合”:就个体而言要实现“内外合一”,就个体与自然社会而言要追求“天人合一”,就技术文化而言要达到“兼容并包,资源整合”;“活”与“合”的相互融合统一是武术文化保持与更新,继承与发展的关键,更是传承繁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但丁的《论俗语》为意大利民族语言建立提供了可行的方案,同时为意大利民族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东方,中国“五四”的白话文与但丁的《论俗语》具有同样的效果。两种语言在同样的背景下产生,并都对各自的社会和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词汇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反映了不同民族不同价值观。有些以人类的基本认识为基础,在学习过程中不容易造成误解,而有些属于文化词语范畴,单单从字面上理解会造成误解。鉴于此,以颜色词"黑"为例,说明对同一色彩词在英汉两种语言表达中存在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春季发生了三个网络事件——“张殊凡事件”、“艳照门事件”、“西媒辱华事件”。在此三个事件当中,网民以强有力的群体行为推动了事件的发展,扩大了事件的影响力,同时也将如何规范网民群体行为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17.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考察国际直接投资的一般规律和相关理论,从比较“引进来”与“走出去”的现状入手,分析说明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形势下“走出去”中存在的问题,认为现阶段我国“走出去”是一种必然的战略选择,并提出加快“走出去”,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论日本经济自主性复苏中的 "中国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3年财政年度 ,日本的GDP比上个财年增长 3.2 % ,大大超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 0 0 3年 9月及 2 0 0 4年初日本政府所作出的增长 2 %的预测。 2 0 0 4年第一季度的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 1 4% ,换算成年增长率为 5 .6% ,大大高出日本所有民间经济研究机构的预测。一系列强劲的经济数据显示 ,日本经济自上世纪 80年代末地产和股市泡沫破灭后首次进入经济持续增长阶段。日本经济复苏 ,主要基于内外两方面原因 ,而来自国际市场的巨大需求特别是“中国特需” ,显得格外重要 ,已成为日本经济自主性复苏的重要外部因素。在大量不争的事实面前 ,日本经济界人士已基本形成共识 :即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和平崛起 ,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 ,如能持续发展 ,努力实现日中经济共存共荣 ,将会给日本带来新的机遇 ,有利于日本经济的复苏  相似文献   

19.
叶澜 《中学教育》2011,8(2):5-14
十五年的"新基础教育"研究,为素质教育深化研究提供了经验与成果。它创生了"深度介入"的新研究方式,以改革要解决的问题重心为标志,经历了探索性、发展性、成型性三大阶段。它形成了推进改革的策略系列,包括整体策划与分段实施相结合、日常实践持续开展与关键节点集中交流相结合、重点突破和梯度放大相结合。它建构了"推进型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评价以推进改革发展为目标,对项目的系统设计以整体性和结构性为特征;评价过程是改革研究的有机组成,是华东师大理论研究人员对研究不断清晰、反思和进一步发展策划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正点”一词广泛流行,衍生出许多新义。作形容词时,其语义特征为[+符合某种标准][±带有轻松、戏谑、调侃语气];作名词时具“重点、要点”义。除概念义外,其色彩义也有所变化。“正点”的流行及其语义变化有着社会、语言使用者以及语言自身等多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