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放大学是一种基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泛在化学习,它特有的学习方式对数字化资源提出了特定的要求。即时化、自主化、情景化、协作化、多元化、快乐化的学习方式,要求数字化资源具备相应的便捷性、实用性、智能性、交互性、系统性、艺术性等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习者多种多样的学习要求,真正提高开放大学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各类社会成员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服务模式是开放大学继续教育的重要议题。该文在分析总结国内外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服务的基础上,以广州市开放大学中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为例,从开放服务对象、开放服务内容与表现形式、开放服务方法与手段及开放服务反馈与评价机制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初步评析。  相似文献   

3.
建设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的多形态、可选择的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并形成数字化应用环境,是开放大学学习资源建设中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从内蒙古开放大学建设视角、应用现代学习理念,研究分析了内蒙古地区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各级各类学习者对学习资源的需求等,提出了改进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质量,并提高其应用水平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民族地区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视角,研究分析民族地区远程开放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及使用现状及各类学习者对学习资源的多样化需求,提出数字化学习资源一体化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5.
面向学习者,是开放大学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的必然要求。基层电大要成功实现向开放大学的转型,就必须转变办学和管理模式,遵循学习型城市建设思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面向学习者的开放式学习环境,为当地的求学者提供资源丰富、服务统一、成本低廉的学习支持服务,为本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提供支持服务。  相似文献   

6.
开放大学数字化资源作为开放大学建设的重要支撑,具有普适性、针对性、实用性及服务性等特点。从理论层面解决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价值取向,准确定位数字化资源建设目标任务;进一步规范、统一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技术标准及建设平台,制定资源从建设到整合、开发、利用的完整工作流程;强化政府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就显得非常迫切与必要。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教育理念的深入发展,构建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以开放大学的建设为起点和契机,综合分析国内外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情况,针对当前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从组建资源建设团队、汇聚优秀教师、标准化设计、模块化设计、过程化管理、知识产权共享协议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研究,以求创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赵志勇 《教书育人》2012,(24):70-71
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开放大学的建设,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更好地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是一个新的课题与挑战。《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中提出:国家开放大学的基本思路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建设国家开放大学"",国家开放大学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它必须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搭建开放灵活、功能强大的网络平台,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和数字化学习资源,探索教育信息化发展道路"。为达到这样的目的,培养具有高度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我国当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向和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的要求,以教学模式的概念框架为分析框架,结合国内外教学模式改革和发展的走势,从教学理念、目标导向、培养方式、学习方式、学习资源、学习支持、师生关系、技术应用、教学设计与评价方式等十个方面探讨了开放大学教学模式创新或改革发展的预期,以期为开放大学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一种愿景和实践参照.  相似文献   

10.
泛在学习是指任何人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学习,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渠道获取任何所需学习内容,并以任何方式开展学习。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的推动下,学习型社会建设在世界各国普遍开展,泛在学习发展迅速,成为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形式。根据上海建设"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学习型城市的要求,上海开放大学正在全力打造一所"新型大学",即既是开放远程教育大学实体,又是全体市民终身学习的服务平台。目前,学校正积极扩大教育服务群体、促进资源开放共享、优化学习网络环境、强化教育质量保证、完善学习支持服务和推进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为促进上海市民泛在学习作出不懈努力。随着经济社会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泛在学习日益呈现需求多样化、方式个性化、时间碎片化以及场所无形化等特点。为此,上海开放大学将努力促进工作场所学习和生活场所学习,实现知识学习和实践应用的良好结合,把大学办在社会之中,包括:努力汇聚高校、企业和政府等各方面的优质学习资源,让全体市民共享;开展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学习行为分析研究,促进学习模式的创新;继续发挥远程与开放学习姊妹大学网络的作用;促进教育技术新成果和优质资源共享;增进在远程开放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数字化学习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开放大学推进社区教育信息化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促进社区教育创新和发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开放大学,具有发展信息化社区教育的独特优势和功能。开放大学系统主动适应全体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需求,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搭建一流网络平台、建设一流数字化学习资源、有效拓展数字化学习活动、不断提升支持服务水平等举措,加快推进社区教育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谈信息时代的数字化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时代又是一个网络时代,教学个性化、学习自动化、作业协同化等特性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新型教学模式的尝试,数字化学习应运而生,它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引起了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式都向数字化方向发展。从信息技术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数字化学习的特点和基本要素,指出数字化学习是信息时代学习的重要方式,并探讨数字化学习在学校网络教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向全社会提供优质的数字学习资源。将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助力全民终身学习,为老年人提供多样的学习方式、丰富的学习资源、便捷的学习途径、良好的学习服务,使他们获得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是开放大学的重要使命。在以数字化教育模式推动老年教育发展上,鞍山开放大学主要在社区老年教育试点、老年大学建设、教学课程共建共享、教育活动载体建设、科研课题实验研究等方面,对老年教育问题做出思考和行动,为老年教育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4.
开放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对推动开放大学转型发展、提升开放教育质量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重要意义。当前开放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存在知识管理不到位、数字化水平较低、无法建立有效的知识网、缺乏课程资源建设意识和课程资源建设能力不足等方面问题。通过系统阐述关联主义理论内涵,分析与开放大学课程资源建设的契合性,提出学校应科学谋划推动课程资源建设,教师应提升课程资源建设能力,学生应积极主动构建个人知识网络,为开放大学课程资源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正第一届中美数字化学习资源论坛于2014年7月28-29曰在沈阳举行。论坛由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TRIVANTIS公司、沈阳广播电视大学、北京大学企业与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来自开放大学与广播电视大学、职业院校、高校网院、企业培训部门、网络培训机构、数字出版行业相关负责人和E-Learning服务商与开放商等近2〇0人出席论坛,研讨和分享行业发展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开放大学向全民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的全面转型,聚合海量优质资源并充分发挥应用服务效能成为开放大学体系在新时代的突出任务。面临着资源管理不够规范、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建设模式趋于固化、教学设计创新乏力、应用服务缺少协同等共性问题,今后省域开放大学的学习资源建设需要突破原有思维惯性,以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在科学统筹资源建设规划、搭建数字化学习资源平台、完善资源建设标准规范体系、拓展资源推广应用等方面创新赋能,从而实现高水平建设、高效能聚合、高质量服务。  相似文献   

17.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学习方式的改变,移动智能终端逐渐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日益受到学习者的关注和尝试。通过分析移动学习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影响以及数字化资源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提出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大学体育学习资源设计要求及模式。  相似文献   

18.
2013年7月20日,国家开放大学首批成立了5家“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研发中心”,分别是依托沈阳电大、浙江电大、天津电大、福建电大、广州电大成立的沈阳研发中心、浙江研发中心、天津研发中心、福建研发中心和广州研发中心。国家开放大学希望通过研发中心的建设,带动地方电大开展资源建设,提升资源建设能力,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能力。  相似文献   

19.
国家开放大学是我国最大的远程教育高等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是国家开放大学建设和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从国家开放大学内部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建设学习资源、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完善质量保障机制来分析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国家开放大学是我国最大的远程教育高等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是国家开放大学建设和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从国家开放大学内部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建设学习资源、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完善质量保障机制来分析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