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厌训心理是影响青少年运动员训练效果的重要因素。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厌训心理的成因进行解析,并探讨厌训心理的修正途径,对于提高训练效果、推动我国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运动员心理疲劳、训练比赛满意感、自尊及心理控制源之间的关系。通过对193名运动员进行心理疲劳、训练比赛满意感、自尊和心理控制源的测查。结果表明,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各个维度与训练比赛满意感、自尊均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另外成就感降低与内控性存在显著负相关,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各个维度与机遇、有势力的他人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心理疲劳各变量在人口统计学变量、心理控制源和自尊的基础上对预测训练比赛满意感做出了新的增值贡献,可靠地解释了训练比赛满意感总方差的另21.4%;自尊对心理疲劳的3个维度都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心理控制源中,内控性对成就感降低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机遇对运动员的情绪体力耗竭、运动负评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策略及其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5名参加山西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的运动员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赛前心理训练,探索心理训练手段对大学生田径运动员训练效果的影响,选择焦虑、心理疲劳以及心境指标对运动员心理训练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心理训练后运动员心理疲劳程度较实验前降低,表现在训练后运动员成就感明显增强;运动员心境状态更加稳定,表现为TMD、紧张、愤怒、疲劳和抑郁明显降低;运动员状态自信心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4.
体育运动训练竞赛中疲劳类型问题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疲劳作为运动训练与竞赛中的一个永恒话题,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要内容。运动训练的理论与实践告诉我们,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同样,没有恢复就没有提高。然而,不同的项目,在不同的运动训练、比赛阶段或时期,其疲劳产生的类型不一样。疲劳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两种疲劳产生的部位和原因不同,其采用的恢复手段与方法各异。因此,正确地诊断产生不同疲劳的类型,是选择合理恢复手段,提高运动训练水平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特战青年军官联合培训作为一种新的训练模式,其训练强度、难度和密度远超一般军事训练。通过对70余名研究对象进行心理机能状态的全程监测,揭示了不同训练阶段的心理适应特点,并提出了该训练模式的心理学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吉林省高水平轮滑运动员心理疲劳的研究表明,家庭经济条件因素对心理疲劳水平无显著影响。运动员性别、年龄、运动等级、训练年限和文化水平等变量对心理疲劳存在显著性差异。希望通过本调查研究引起轮滑教练和运动员对心理疲劳问题的足够重视,掌握运动性心理疲劳的成因和应对措施,帮助运动员更好地训练和比赛。  相似文献   

7.
优异的比赛成绩不仅需要身体素质、战法技法、临场经验等条件,还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日常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常常会产生丧失训练热情、信心不足、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心理疲劳、心理紧张等心理问题。为此,应以兴趣培养、注意力训练、意志训练、赛前心理调整等为重点,将心理训练贯穿于日常训练、比赛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8.
采用RPE测定法、皮肤空间阈和疲劳自觉症测定法反映被试的心理疲劳状况,对某学院参加“千里野营拉练”机动训练的军体专业学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被试者的心理疲劳指标在不同的机动训练状态下具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疲劳的分类,从项群训练理论的角度来分析每一项群所产生的躯体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以及各项群消除疲劳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体操运动员心理疲劳的产生原因与恢复手段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从体操运动员产生心理疲劳的影响因素入手,阐述了体操训练竞赛中心理疲劳对体操运动员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出了体操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恢复手段.  相似文献   

11.
运用追踪实验法和统计分析法,对上海体育学院跆拳道运动员赛前集训期间进行心理疲劳监测,以周为训练单位,共4周.测试心理指标:闪光融合频率、心境量表(POMS)、主观体力感觉等级表.结果表明:跆拳道运动员赛前训期间闪光融合值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闪光融合值能够准确反映出运动员中枢疲劳;当运动员出现心理疲劳时,消极情绪增加,在运动训练中经常表现为烦躁易怒;RPE值能够有效反映出运动负荷并受其大小而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运动性失眠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训练和比赛的心理紧张和生理疲劳等因素引起运动员运动性失眠,而适宜的心理疏导、中医药等方法,将能有效地防治运动性失眠。  相似文献   

13.
运动性心理疲劳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文献资料法、个人访谈法和现场观察法为基础,对运动训练中心理疲劳的致因、训练中的表现及判断方法和如何消除心理疲劳进行了探讨。旨在帮助教练员深入了解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相关知识,从而更有效的预防和消除运动员的心理疲劳,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4.
影响田径运动员心理变化的因素及其心理训练的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田径运动项目的特点,论述了影响田径运动员心理变化的因素及田径运动员的一般心理训练和赛前心理训练的方法,为田径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现行军事训练伤医务监督还很不完善,没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军事训练伤的医务监督体系,研究较为零散,对部队预防军事训练伤的指导意义不够。军事训练伤医务监督应包括战时状况和日常军事训练时的医务监督,备战时应加强心理和疲劳状况的医务监督力度。在日常训练中,加强不同训练科目,训练部位,训练负荷,训练环境(气候环境和作战环境)下的训练伤发生特点及监控措施的研究,加强心理效应研究,加强调控手段、监控指标及评价标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体育运动中引发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及改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体育技术动作教学、训练、比赛中的各种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调查分析,引发损伤的心理致因主要与人的个性心理、外界不良的刺激因子,赛前的心理准备以及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应激等有密切关系。提出了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使之有利于减少因心理因素造成的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运动员的过度训练后心理调查,分析出他们产生身心疲劳、自信心差、记忆力下降、不思茶饭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心理助疗方法并介绍了七种心理训练方法:1.静思颐养法;2.耳部按摩法;3.提腿摸膝法;4.想象放松法;5.音乐疗法;6.呼吸练习;7.身体放松法。旨在让运动员在大运动量训练后能通过心理疗法来加速身心的恢复,以便更好地投入到今后的训练和学习中。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训练所承受的身体负荷和心理负荷不断增大,机体在训练后的疲劳程度也逐渐增强。疲劳是训练后机体的正常反应,正所谓“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疲劳给机体的重新适应创造了条件,而恢复为重新适应的实现和新的疲劳(训练)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9.
1995年11月总参谋部颁发了新一代军事训练大纲和考核评定标准。大纲对体育训练工作作出了新的规定。本文旨在介绍新军事大纲的主要精神,重点研究贯彻军事训练大纲的体育训练如何加强法规观念;体训要适应未来战争对体能训练的要求;体育训练深化改革;狠抓军校体育训练质量等问题。力图使体育训练更好的贴近部队、院校训练实际,为打赢一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作好体能准备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0.
挖掘工作在军事训练课目和遂行多样化任务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目前我军兵员入伍前少有挖掘类活动的经验,入伍后也缺乏专门的训练和规范的考核,面对军事活动对挖掘的高需求,应通过在军事体育训练的重要法规《军人体能标准》中专门设置挖掘项目,以考促训,提高官兵挖掘能力,从而真正做到练为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