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热血日报》创办于1925年6月4日,为八开四版报纸,它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日报。当时,五卅反帝爱国斗争正处于高潮,中国共产党为了更好地领导这场斗争,在上海创办了这份日报,并由瞿秋白负责。瞿秋白为该报题写了报头,并撰写《发刊辞》。该报到6月27日停刊,共出版24期。瞿秋白在该报上发表的社论、评论有22篇。从6月6日起,《热血日报》在第四版开辟了“小言”专栏,先后发表了37篇微型评论,其中瞿秋白以“热”、“血”、“沸”、“腾”、“了”、“顾”、“默”署名发表的评论23篇。 瞿秋白撰写的这些微型评论,短小精悍,短的只  相似文献   

2.
情节的斜升反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型小说的单一性原则规定了微型小说的情节只能叙述一件事情。那么,这一件事情在叙述过程中怎样才能形成艺术的跌宕,产生较强的审美刺激来扣动读者阅读的心弦?美国的微型小说理论家罗伯特认为:微型小说的构成要素之一是“意外结局”。怎样理解这个“意外结局”?如果我们假定微型小说的第一个细节单元为“A”,那么它的最后一个细节单元则为“-A”,情节的结局和情节发展的初始方同恰好相反。“A”反转到“-A”,便构成了微型小说情节的意外结局。一般说来,情节式的微型小说都要通过设置情节“A”与“A”的反转。让情节在短暂的艺术时空里形成戏剧性的反差和变化,这就是微型小说独特的情节趣味。由于微型小说篇幅的短小,叙述事件的单一,它特别地讲究用这种反转的情节趣味来同一般小说展开艺  相似文献   

3.
张全  王冬敏 《新闻实践》2012,(11):38-40
乐清日报自2011年3月改版后,专门开办了评论版,每周三期。设有“乐清观察”、“经济走笔”、“众议”、“巷议”、“140字”、“画语”、“政论”等栏目。到今年8月底止。刊出评论版240多期,发表评论文章近1700篇,其中由本报记者、编辑和特约评论员撰写的本地评论310多篇。在国内县市报中属评论版刊出频率较高、系统性较强的报纸。乐清日报评论版的闪光点,在于对本土评论的操作。因此在读者群中建立了较高的公信力,也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报纸专栏评论的现状 2002年,《人民日报》曾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奖的两大典型群众型评论专栏“人民论坛”和“今日谈”,发表专栏评论共197篇,其中“人民论坛”114篇,“今日谈”83篇。这仅是评论部编发的刊载在要闻版上的专栏评论文章,在经济版、社会版、法制版、军事版、国际版、体育版、文艺版等众多版面上还有不少的专业评论。  相似文献   

5.
韩阳 《出版参考》2010,(3):22-22
1月21日,天津出版传媒集团、番薯网、中大文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京联合举办了“中国微型小说数字航母”启动仪式,同时,三方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在天津建立“微型小说基地”,共同构建中国微型小说“数字航母”。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出版产业发展司副司长张亮出席了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6.
柳鸣九先生鉴评的漓江版《世界最佳情态小说》和广西民族版《世界最佳性态小说》,不同于一般的鉴赏词典,在选材、品评上均有鲜明的专业性,一部以“情”为专题,一部以“性”(格)为专题,开辟了一条新路,而且达到了人性人情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作者凭借他对文学与生活的深厚素养和敏锐观察,在作品的选取以及文学、人性两方面的评析上均有新的角度、新的见解、新的表述。在评出新意的同时讲究文章的写法和语调风格,于透辟分析中流露幽默调侃的情趣。从这些被誉为“美文评论”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见出作者唯陈言之务去的良苦用心和非一日之功的精深造诣。这里选载《世界最佳性态小说》中的4篇鉴评文字供大家欣赏。限于篇幅,原译从略。  相似文献   

7.
微型小说一称“快餐小说”。“快餐”的特点一是节省就餐的时间,二是“富有营养”。使微型小说这种“精神食粮”“营养丰富”。许多从事创作的同志打了不少主意。而逆转构思就是他们常用的方法之一。人们也喜欢“曲折动人”的作品。微型小说在选材上虽然只截取生活甲的一个片断、一个镜头、一幅剪影,但是写好了也可以一波三折。吴金良的《醉人的春夜》①写的是一位小伙子深夜帮助一个少女修理自行车的故事。故事极为简单,可是作者  相似文献   

8.
黄冈日报一直重视新闻评论的引领作用,常规八个版面,有超过一半版面设置有评论栏目,譬如,头版的评论栏目有《今日快评》、二版头条的新闻+短评以及《说短道长》,三版的《东坡时评》、教育周刊的《教育漫谈》等等.党报评论一样需要入“情”入“理”.党报是各级党委机关报,其评论往往带有严肃性、权威性、不可替代性,但不能面无表情,冷漠示人.  相似文献   

9.
点到为止     
人民日报“三下乡”评论有指导意义1月6日,人民日报从一版到四版发表了中宣部等11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及上述部门联合召开“三下乡”座谈会的消息,并配发了本报评论员文章。评论指出,“三下乡”活动继续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既...  相似文献   

10.
写微型小说的赏析文章并不容易,要写出自己的风格就更难.评论长篇小说,可以分析时代背景、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人物形象,洋洋洒洒下笔千言.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约翰·克利斯朵夫》式的多卷本长篇小说几乎销声匿迹,现在国外的许多长篇小说,译成中文也不过薄薄的一小册.代之而起的是篇幅短小的通俗小说、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微型小说的特点在于  相似文献   

11.
评论是党报的灵魂和旗帜,承担着上传下达、解释政策的重要功能,代表着宣传的主旋律和舆论风向。近年来,《驻马店日报》重视新闻评论的固定化和栏目化,先后在1版设置了“今日谈”,2版设置了“天中时评”,3版设置了“今日视点”,5版设立了“县乡杂谈”,并固定了《理论·声音》版面,设立了“新观短论”、“焦点时评”、“新闻语录”、“...  相似文献   

12.
刘保全 《新闻三昧》2008,(12):53-54
刊登在解放日报2007年7月9日一版上的评论《上海要有更宽广的胸襟》一稿,在第18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评论类最高奖一等奖。这篇新闻评论精品,从写作上来说,有以下三点特色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人民日报亚运会专版上,开辟了《一句话评论》栏目。栏目占的版面虽小,但它的吸引力颇大。不少人看了《一句话评论》,称赞它:“有看头”! “有看头”的评语,包含了丰富的内涵。首先是栏目的名称新鲜奇特,令人耳目一新。在人们的心目中,“评论”不是博大精深的“大块头”,就是短小精悍的“豆腐干”。哪有“一句话”能称得上是“评论”呢?存在这种疑问,并不奇怪。因为人们对“评论”的共识,已写进《辞海》。1989年版《辞海》在“评论”的条目下,是这样解释的:报刊言论的总称。有社论、短评、述评、编后记、编者按和以本报评论员名义发表文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当今媒体已不是新闻信息稀缺的年代,那么稀缺的恐怕就是观点和见解了。于是,时评言论版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载体,便成了媒体“差异化竞争”的一个拳头产品,也有称之为“核心竞争力”。那么,作为地市报究竟该如何力求“不一样”、怎么嬗变和创新?我们试以《南阳晚报》的评论版为例,来探寻地市报评论版改革创新的一个方向——推进“地...  相似文献   

15.
近来翻阅了一些报纸和多家新闻学期刊,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哲学概念“异化”出现在不少文章的标题和内容上。例如北京青年报2006年11月1日评论版的文章《异化的“权力信赖”》、2006年11月26日评论版的文章《警惕“恐怖彩铃”,异化“危世谣言”》、2007年2月13日评论版头条文章《必须警惕监管权力的异化》。这些文章的标题和行文中使用的“异化”概念是“异常变化”的意思,汉语中的“异常变化”没有缩写或简化的。按照中文缩写的习惯,也不能这样做。“通俗化”能缩写为“通化”、“大众化”能缩写为“大化”、“规范化”能写成“规化”吗?  相似文献   

16.
突破——言论版迎来黄金时代近年来,平面媒体纷纷推出了自己的言论专版。如《南方都市报》的“社论版对页”、《齐鲁晚报》的“新闻时评”版、《新京报》的“社论/来信”版和“评论”版、《京华时报》的“声音”版等等。  相似文献   

17.
刊登在《河北日报》2001年4月11日一版上的评论《“真抓”与“假抓”》一,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1等奖。这篇1100字的评论之所以受到众多评委的青睐,从写作上来说,它有如下几点特色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如果把地方晚报比作一桌富有营养的精神大餐,那么,新闻评论版就应该是这桌大餐中一道最具风味的特色菜。与新闻报道相比,新闻评论更具有可读性、互动性,它是晚报的一大阅读亮点,是吸引读者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作为地市级晚报,《江海晚报》多年前就设有新闻评论版面,2010年年初改扩版后,在副刊版开设了“夜话”栏目,作为新闻评论专...  相似文献   

19.
赞微型通讯     
前段时间,报刊上出现了一种小说新品种——微型小说,最短的仅仅300多字。去年12月4日,辽宁日报在一版刊登了一篇微型通讯《最高奖励》,全文不到300字。作者紧紧围绕共产党员刘天才十多年义务修理手推车的先进事迹,有描写,有叙述,有对话,有典型事例,有心理活动。寥寥数语,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热心为大家的老工人形象便跃然而出。报纸的读者要求读短新闻、短通讯。从此  相似文献   

20.
在当下的党报评论中,“东湖放评”是一个相当别致的评论栏目。这个栏目,笔致鲜活,篇幅精致,价值感明确,是一版中最为生动、最为灵巧的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