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幸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由于感受到人生价值的实现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对于幸福的自觉追求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动力之一。幸福与痛苦是相反相成的,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认识和体验痛苦,对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幸福观有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幸福观,既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自我牺牲精神,又要批判传统思想中对个人幸福的忽视。对道德人格的至善追求,也是对人生幸福的追求。在全社会大力开展人文素质的教育对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幸福观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应通过加强自身学习修养,塑造优秀个人道德品质,明确公共学习场所学习任务与目的,相互提醒劝告以共同营造好自习氛围,形成良好考试动机,培养诚信道德品格,确定科研方向,贯彻科研道德“新荣辱观”等方法途径来养成优良的课堂学习道德,公共学习场所自习公德。考试道德和科研道德。这有利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及个人成长,也是促进个人道德水平及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3.
网络进入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给大学生提供广阔发展前景的同时,也导致了大学生主体性尤其是道德主体性的某种失落,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全面健康发展。网络道德培育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网络时代面临的新课题。做好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高校应从建设高素质的网络工作队伍、整合德育课程资源、建设网络校园文化、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等方面开展和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学界就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与实践进行过许多研究。但是,作为道德教育基础的生活世界本身是发展、变化的。因而,道德教育面对的问题、侧重点、方式方法也应该有相应的变化与调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校园日常生活氛围、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特点的变化,表现为:缺乏劳动锻炼、纪律精神和团体合作,针对这些变化和现象有必要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加强劳动和纪律教育。  相似文献   

5.
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是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把培养正确的幸福观作为网络道德教育的切合点,能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使学生在接受网络道德教育的同时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优良德性修养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从而使网络道德教育收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我国正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幸福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核心要素,全面推进生态幸福观的大众化认同是当今时代的迫切要求。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幸福观培育成为生态文明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状况总体是良好的,但是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现状,其呈现出自我意识觉醒、价值取向多元和道德自律缺失的特点。同时,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理想信念滑坡、意志品质薄弱、价值观念扭曲、义利取舍失衡、道德情感迷失、道德践履乏力的道德现状。要想切实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道德教育应着力从"接地气""亮旗帜"和"人性化"三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当今中国,广大青年学生生活在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日趋深入的多元文化环境之下,他们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因此,在多元文化交融的条件下引导大学生积极学习和正确吸收先进文化,自觉鉴别和抵制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提高青年学生的道德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徐砺 《教育与职业》2008,(18):99-101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社会网络化的趋势使高校德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文章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失范现象和网络对高校德育的冲击,提出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从我国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缺失这一问题的紧迫性为切入点,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主要表现分别为过度沉溺网络延伸出的道德问题、网络道德的认知模糊、互联网上的言行缺乏责任感、互联网上的交往中存在情感冷漠.针对网络缺失这四个方面的表现,又从当代大学生、网络、高校以及我国道德发展的现状这四个层面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思考,最终提出以网络技术的提升为外在保障、以高校校园文化的宣传为引导、以学生自律意识的提高为内在主导、以家庭、高校、学生三者相促进为思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规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网络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改变着社会、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类道德进步提供历史的机遇,同时也给人们带来许多道德伦理问题,对大学生道德观念和行为也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研究探讨网络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问题及其对策,有利于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伦理观念及行为。  相似文献   

12.
略论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是把双刃剑,它在为学生获取信息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对许多学生的网络道德人格带来严重的负面冲击。不少大学生在网络世界里出现了道德认知模糊、诚信意识淡漠、理性行为脆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打造一支熟谙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师资队伍,优化网络道德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大学生网络道德认知教育,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康的网络道德人格,实现高校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文化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对德育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既给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对德育工作形成了新的挑战。为此要适应形势,采取有效措施,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当前,应对网络文化的德育对策主要有:建立健全校园网,占领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利用网络优势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师生的网络素质,增强道德感和责任感;尽力加强网络信息的管理和监督。  相似文献   

14.
网络对大学生道德观的影响日趋严重,导致大学生人格发展错位,品德心理畸形发展,严重弱化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进程,道德自律的弱化导致"隐形人"的虚拟行为.基于此,要充分利用网络自身的功能与特点,建构人本化网络心理教育理念;建设校园主网站,搭起绿色校园网络,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道德观.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在大学校园的迅猛发展,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增大,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在大学生中日渐凸现。但由于网络运行规律的独特性,对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问题可采取如下对策:奠定网络道德建设的思想基础;营造网络道德建设的良好环境;健全网络道德建设的有效机制;规范网络道德建设的网上行为;造就网络道德建设的得力师资。  相似文献   

16.
论网络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网络时代,网络深刻影响着大学生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探索网络时代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措施,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高校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传承文明的任务,而且担当着启迪思想、塑造灵魂的使命.面对经济社会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发展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挑战,高校德育工作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通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等方式,使德育工作走出脱离社会、脱离学生思想实际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济南市部分高等院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了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发现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一定的失范行为,主要表现在:网络价值观念比较模糊;网上的言行缺乏约束和自我约束;网上人格冲突突出;人与人之间存在信任危机等。网络化已渗入大学生生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应转变观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制定网络道德规范,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加强网络道德修养,抵制网络诱惑。  相似文献   

19.
培养大学生的健康道德人格是高校道德教育的目标,有效的道德教育是大学生健康道德人格形成的前提。现实道德教育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它们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健康道德人格的形成。对此,必须创新道德教育方法,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道德修养和开展道德实践,加强高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学生道德发展正处在"他律"向"自律"的转化阶段,中学生道德发展阶段的特殊性,使得中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严重。试图通过构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即时互动模式、信息平台模式和主题活动模式,并使这3种模式有机结合,以便达到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