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神”在中国古典哲学、美学、诗学等领域,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苟子在论述宇宙存在本体及其发生时认为:“天职既位,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这里的“神”,是宇宙之生机和活力的体现。存在于宇宙之间的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之所以春秋代序,源源不绝,不断地创造、充实自己的表现形态,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就在于有“神”。宇宙万物的存在,不但是一种“形”的存在,更是一种“神”的存在。生机勃勃的宇宙万物,在成为人们认知对象的同时,显示和映照了认识主体的本质力量和创造精神,从而也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不惟如此,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通过有意识有目的地创造的途径,创作了一批又一批诉诸人们审美体验的文艺作品。所有这些来自自然的和人为的审美对象,作为一种有形有神的客观存在,与人类本身的生命活力形成了一种对应、同构的关系,这就是审美愉悦产生的根本动因。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美学审美心境构筑论三题李天道中国古典美学极为注重审美体验活动中主体审美心境的营构,追求一种超越心态。弥于六合,敛于方寸,吞吐烟云,腾踔万象的审美体验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收神涤心、浣濯肺腑而营构出的心和气平、洞然无物的审美心境.即如《庄子·天道》篇...  相似文献   

3.
工业美学,做为一个陌生的概念,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界说,一时也很难取得统一的认识,因为它正在形成中。但实践已经证明,美学和工业从来就有密切关系。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的整个过程都和审美相关。他们一贯重视审美与生产和销售之间的关系,注意产品及产品销售中的审美问题。如关于工业品的制造设计,关于产品的外观设计与造型设计,产品销售中商店的橱窗布置,广告宣传以及飞机、汽车、服装等  相似文献   

4.
绘画与观看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因此它与人的观看活动有着天然的关系。它通过观看,并且构成观看的视觉图像,显示观看到的东西。有两种不同性质的观看:被动的观看和主动的观看。当人在怠惰和消极的精神状态中,或在被盲目的欲望支配时,只能看到浮光掠影的和单一片面的图像,没有任何真正属于观看的因素被看到。他可能会说:“我看到一个人”,但这只表明他看到了一个概念的“人”,关于这个人他说不出任何东西。这种观看事实上把眼睛从心灵的感官降低为纯粹生物性感官。因为它把视觉置于被动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王船山美学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船山美学值得探讨的地方很多,以下三题显得尤为重要:一、审美直觉的到位是诗人营造诗境的秘诀;二、审美欣赏的高明在于审美观照的运作;三、审美教育的特点是直接诉诸人的情感。其中包括王船山美学提出需要辨别真假审美现象的主张,其对提升人的美善品性和培养人的良好审美趣味的重视,以及它表达了对形式美之重要性的认识,等等。以上可以反映出王船山美学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书法艺术运用笔墨纸砚,以文字作为艺术表现形式,通过书写,在组织安排点、画、线、形的间架结构、节奏旋律、气势变化等方面,抒情写意,营造意境,使其具有一种含蓄蕴籍之美.中国书法所包含的美学思想是中国美学思想的精髓之一.  相似文献   

7.
两种思维及其联系美学发展史告诉我们;两千多年前的哲人们就曾运用他们的智慧开始了对美的本质问题的深沉的哲学思考,但由于历史的阶级的局限,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不论是唯心主义者,还是唯物主义者,都没有也不可能对美的本质问题的解决创造一个科学的认识论前提,因而,就象对社会历史领域内的其它问题的探索一样,人们对美的本质问题的探索也只能是在黑暗中的摸索。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哲学,创立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从而为自然和社会领域内各种问题的研究奠定了一个科学的认识论基础,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也就有了一个正确的哲学前提。按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由此推论,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戏剧是在散文、诗歌高度繁荣后才发展形成的一种文学体裁,因为有了诗歌创作丰富经验,所以古典戏剧艺术成就是非常巨大的,甚至可以说已臻极致,古典戏剧艺术主要表现在“主脑”,“关目”与“语辞”三个方面,这些成功艺术技巧不仅使我国古典戏剧达到辉煌的创作高峰,也为现代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的喜剧美学研究,出现了繁荣局面.单从数量上看,新时期喜剧美学研究的著作和论文远远超过了“文革”前17年的总和.就笔者粗略统计,涉及到喜剧美学研究的专著(包括带普及性的理论著作)就有40多部,论文1千多篇.其数量与质量,深度与广度,都有巨大发展.如果仍有人说我国喜剧美学研究还比较薄弱的话,那么,我们现在可以理直气壮地说,那已经成为历史.为了让广大读者了解喜剧美学研究的整体面貌及其研究特点,笔者特作些梳理和探索、由于视野、时间等所限,笔者所观,难免挂一漏万.现呈教于专家学者,以求得更客观更全面的概述.  相似文献   

10.
中西美学的三个主题是美、艺术和美感。在美的方面,中国古代的美是实用的美善和伦理道德的美善两个层次的,他们最终被定型为儒家的政治伦理模式和道家的自然宇宙论模式;古希腊的美是人体之美的观看对象,并将其提升到对上帝或彼岸的爱的追求。在艺术方面,中国古代的"艺"的地位一直不高,"乐通伦理"和"文以载道"成为中国艺术精神的主流;西方艺术精神的主流则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模仿论。在美感方面,中国儒家归之于合乎礼教的"众乐",道家则归于与大自然相通的"至乐"和后来的妙悟、兴趣;西方则一方面有非理性的"诗的迷狂",另一方面有理性的"认识的快感"。在所有这些方面,中西美学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相似文献   

11.
戏剧大师曹禺在65年戏剧活动中,在戏剧创作方面,呕心沥血编织成许多戏艺术精品。曹禺半个多世纪的戏剧活动,为我国现代戏剧活动,创作和理论建树,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他的戏剧创作和戏剧理论,在新时期的戏剧创作和理论建设方面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对摆脱目前的“戏剧危机”,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喜剧美学史上,鲁迅攀越着一座新的高峰。他的文化视野的宏阔,理论发掘的深邃,固为清代的李渔不可企及,也令近代的王国维相形见绌。人们的美学观念和理论建树决不是什么“纯粹的思维”,而是由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所决定的。鲁迅处在中国现代社会思想发生激变、中西文化交流往纵深拓展的历史时期。他的喜剧观鲜明体现中西喜剧理论和创作的交汇、冲撞与融合,也生动地昭示他自成经纬地创立民族的现代喜剧美学的  相似文献   

13.
《同学少年》2013,(3):53
一、《救风尘》,全名《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元代剧作家关汉卿所作,讲述恶棍周舍骗娶妓女宋引章后又加以虐待,宋引章的结义姐妹赵盼儿见义勇为,设计救出宋引章的故事。二、《墙头马上》,全名《裴少俊墙头马上》,元代剧作家白朴所作,写李千金与裴少俊相爱而私自结合,后被裴父发现拆散,最终又获团圆的故事,成功塑造了敢于反抗封建礼教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喜剧略说梁文宁一、中国古典喜剧的渊源中国的喜剧有着悠久的传统。如果我们从“戏“和“剧“两字来考察,则可发现,在未专指某种技艺以前,二字部分别包含嬉谑,调笑的意义。《诗经·淇澳》“善戏谑兮,不为虐兮。”《尔雅·释诂》解释为“戏,谑也。”李白《长...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和西方古典喜剧,虽然都是一种笑的艺术,都具有喜剧的基本特征,但是它们又是在不同的文化、政治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按照自己对生活和艺术的理解,运用自己的民族艺术形式,进行创作和演出的,因此具有一些不同的特征.本文试图通过比较,探求其同异,来进一步认识中西古典喜剧的一些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6.
《老子》一书对我国古代美学与文艺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挖掘和整理这份美学遗产不仅对理解我国古代美学思想和文艺现象有着极大帮助,而且对建构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美学和文艺学体系也颇有裨益。因此,我不揣浅陋,尝试强说,以就教于大方之家。一、“道常无名”与“大音希声”老子哲学的核心是“道”,“道”的最要妙处在于“无”与“常”。依照司马迁的说法,《老子》一书是老子离衰周至关,迫于关令尹请求不得已而写成。因此《道经》开篇就郑重宣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第1  相似文献   

17.
一、儒道相济的美学思想基础 一个人对艺术的认识应该说首先是对生活的认识,对美的追求也应该首先是对生活的追求。在我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大厦中,谁都承认它有两根坚实的柱石,一根是儒家的,一根是道家的。它们都是从对生活的认识转为对艺术认识的一种升华。纳兰性德成长于这个美学大厦之中,他虽是满族世宦的后裔,但传统的儒道思想却在耳濡目染中始终伴随着他。纳兰思想是一个满汉文化交融、传统思想与鲜明个性相织的结合体。他既有儒家学说中所要求的补社稷、济苍生的一面,同时也有道家学说中追求精神自由,摆脱世俗羁绊的一面。入世用世,“神龙亦见首,不然为腐草,”“激烈感微生,请赋从军诗。”慷慨激昂溢于言表,表现出他不甘寂寞,跃跃欲试的强烈愿望和极极的入世精神。  相似文献   

18.
《周易》美学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立象以尽意像《周易》这样一部号称中国古代“六经之首”、“十三经之首”的著作,通体充满着中国古人智慧的经典文献,其在美学上的价值和地位又如何呢?首先,《汉书·艺文志》称:《易》曰:宓牺氏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近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种既“通神明之德”,又“类万物之情”的智慧之学,由于达到了人类认知的“天人合一”的玄妙境界,所以又是一部开启了人们审美心灵的百科全书。审美的前提和归宿是人的身心与宇宙万物在精神上的交融,而《周易》以一种具象与抽象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9.
《花笺记》又名《静净斋第八才子书花笺记》、《绣像第八才子笺注》或《第八才子笺注》,是明朝后期用广州话写的一部韵文体小说。古人将它比附于金圣叹批注的《离骚》、《庄子》、《史记》、杜诗、《西厢》、《水浒》之“六才子书”和毛声山评注的《琵琶记》之“第七才子书”,并列为“第八才子书”。原作者的姓名已失传。现在,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再版发行,并于《前  相似文献   

20.
广东喜剧美学研究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3月16日——17日在华南师范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和清远市举行.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颜泽贤教授、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曹础基教授分别代表学校和中文系出席了会议,并向大会表示祝贺.陕西省艺术研究所、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广东戏剧家协会、广东学术研究杂志社、中山大学中文系、暨南大学中文系、暨南大学语言文化中心、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语文月刊》、华南师范大学学报、华南师范大学科研处、广州电视台文艺部、惠州电视台等单位都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持者,广东喜剧美学研究会会长、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刘伟林教授回顾了四年来广东喜剧美学研究的成果,提出这次讨论会的主要议题是;喜剧美学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广东喜剧美学研究和艺术创作的回顾与展望.此外,还决定讨论增补理事和吸收会员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