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党报成为主流媒介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关于舶来词“主流媒介”时下一些在党报(本文从狭义上使用“党报”一词 ,指党委机关报)工作的同志习惯于称自己的报纸为“主流媒介” ,这大概是自觉党报与都市报、小报的明显区别。一些都市报似乎也很自觉地认为自己是非主流的媒介。主流媒介(Mainstreammedia)显然是舶来词 ,它在欧美国家是指高级报纸(或称严肃报纸) ,如《泰晤士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 ,这些报纸报道严肃、深入 ,信誉卓著 ,社会地位很高。而与高级报纸相对的通俗报纸如《太阳报》等则以黄色新闻行销于世 ,但是它们并不被称作非主流报纸…  相似文献   

2.
一、什么是综合性副刊?在讨论综合性副刊之前,我们先弄清楚什么是副刊这一概念。我国报纸上的副刊大致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才达到现在这种样式。最初的副刊是在报纸的最后部分刊登一些诗词、小品之类的文字,它没有名称。第二个阶段以1897年上海《字林沪报》创办随报附送的《消闲报》为开端,人称“附刊”。其后,有的报纸便在正张上划出一个版面来刊登些副刊文字,并沿用“附刊”这一名称,副刊  相似文献   

3.
现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传媒中“炎黄子孙”的提法很多。大概是受传媒的影响,这一提法不仅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而且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似乎“炎黄子孙”成了“中华民族”、中国人民”或者所有“华人”(包括外籍华人)的同义词。这是不妥的。(一)首先要明确,炎帝、黄帝只是个传说,目前,史学界对炎、黄二帝是人、是神、还是神人杂糅,是部落或部落联盟的名称、还是部落(或部落联盟)的名称同时也是部落首领的名字,各说不一,尚无定论。而且,中国的历史在炎黄之前很早很早就开始了。据炎黄的传说所反映的历史影子分析,炎黄所…  相似文献   

4.
“每天第一眼”(华商报)、“报纸还是新的好,报纸还是早的好,新闻早知道”每日新报)、“非一般的快”(新快报),这些是目前见诸媒体的一些报纸自我宣传的广告语。媒体刊登商业广告早已有之,但是,大张旗鼓为自己做广告却是近几年的事,这是媒体营销意识增强的体现,也是报业激烈竞争的结果。报纸的特色、理念是隐含在内容里面的信息,单靠内容表现,力度不够,不如开宗明义的广告直接。同样,报纸征订、树品牌也不是简单的降价所能解决得了的。于是,一些报纸将目光投向了自我广告。报纸自我宣传的广告量增多了,逐步变得有创意了…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的新闻媒体出现了一股“特稿潮流”。在纸质新闻媒介方面,表现为报纸“杂志化”,新闻特稿化(或称新闻故事化)。很多报纸设有特稿部,有特稿专版或专栏,大量刊登类似新闻特稿的报道(称呼不尽相同,如特稿,大特写,本报专稿等)。一些新锐的经济类报纸也标榜以“讲故事”的特稿形式报道新闻。  相似文献   

6.
江锡钰 《新闻世界》2011,(12):35-36
“本报文化”是指一家报纸(报社)在长期的办报过程中形成的办报思想(理念),报纸定位,资源优势,以及从业人员自觉遵守的价值标准和操作规则。而报纸的风格必然是“本报文化”的具体体现。本文对《人民日报》2011年1-10月的“观点”版进行梳理,从立身“本报文化”的角度做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7.
版面是报纸的“脸面”是报纸的直接形象,版面的风格代表着一家报纸的风格和品位,版面体现着报纸的方针和思想,标示着报约匠立场和态度,版面是报纸的“包装”,是吸引受众的“第一”手段,总之,版面对一家报纸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这里,我们对四家日报(北京日报,解放日报,广州日报,天津日报)的版面(要闻版)进行一些基本的比较分析,并对它们的长短优劣做一些必要的评价,目的在于为党报在激烈的媒介市场,特别是报业市场竞争中,从报纸版面角度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我们将主要从版面信息量,标题,图片,版面语言,版面的整体风格等方面展开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许多新闻单位加强了经营管理,兴办了一些实业。对此,有人赞成,有人反对。反对者说,这是“不务正业”,是为了“捞几个铜钱”。究竟该怎样看?我支持前者,并且认为新闻单位办一些与自己业务有关的经济实体,是势在必行,是我国新闻事业发展中值得重视的新趋势。为什么会有“不务正业”之说?这首先是一个认识问题。过去,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计划经济时期,报纸、电台是党和国家办的,经费靠政府给,人员由上级派,机构简单,任务单一,新闻工作者只要办好报纸、节目就行了,毋需他顾。可是今天的情况不同了。新闻单位不仅要努力办好报纸、广播,还要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加强经营管理,办一些实业,增强经济力量。这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潮流。正如  相似文献   

9.
刘磊  周炬  马超 《新闻前哨》2014,(9):47-48
新闻不会消亡 “报纸”这个词翻译成英语是“newspaper”,这一单词由“新闻(news)”和“纸(paper)”两个词组成,报纸就是“纸上的新闻”.新闻会消亡吗?答案是只要人类社会还存在,它就一定会存在.那么若干年后,会消亡的只是“纸媒”这种传播形式而已.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报纸的转型至关重要,因为不管什么媒体,都是内容为王,形式永远都是为内容服务,当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内容的传播需求,甚至开始阻碍内容的传播时,就应该被抛弃,被一种更适应社会发展的传播方式所取代.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地市报中一批专栏专版受到读者关注。如内蒙古《鄂尔多斯日报》的“大漠小议”、湖南《常德日报》的“3·15接待室”、“江苏《江南晚报》的“太湖人家”等.在当地可谓有口皆碑.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一个名牌专栏(专版)可以成为一张报纸的品牌,它往往是这张报纸的重要“卖点”。名牌专栏(专版)不仅是一个版面的亮点,也是一张报纸的支点。要让“亮点”亮起来.“支点”立起来.就要增强品牌意识.精』已培育品牌。首先,要给一个专栏(专版)定位,要考虑它的个性,它的读者群和作者群,以及专栏追求的品位与档次。其次.突…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南巡讲话后的一年,我国新闻业发生了很大变化。面临市场经济的挑战,有的报纸发行量一跌再跌,而锐意改革的报纸,特别是一些地方报纸(包括机关报)和专门性报纸,发行量大幅度上升。各新闻单位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平等,“新闻大战”骤起。一个新的清晰的概念开始在新闻生产者头脑中变得十分牢固了,这就是“新闻消费”。从新闻消费看新闻生产,前者为后者提供广阔的市场。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和浙江广播电视厅1991年在浙江进行的新闻受众调查,该省城市中经常读报纸的人占城市新闻受众的60%;农村中经常读  相似文献   

12.
“香港回归是举世瞩目的大事,是百年不遇的益事。作为止次报道的主体媒介.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央电视台将有效地发挥技术设备的先进性,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竞争力,确保此次报道顺利地进行,为制作一流节目创造条件。”这是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央电视台香港回归报道技术总指挥刘宜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发表的谈话。——以中国电视报问997年6月16日第一版)这是一条有代表性的新闻导语(以下简称“中报导语”)。我注意到,越是大报,越是有权威性的报纸,这类导语越多。倒是一些晚报、文体类报纸和小报,导语写得更活泼一些。这条导…  相似文献   

13.
形成报纸宣传的强势──人民日报’94重点报道浅析孙爱国(-)重点报道——这并非是一种新闻体裁(文体),而是近年来中国新闻界的一些同仁超越新闻体裁,对某一类新闻作品作出的新的涵盖。很明显,所谓“重点报道”是从“重点工程、重点目标”等词汇衍生而来。在没有...  相似文献   

14.
陈江 《编辑之友》1990,(5):65-67
在近代史上的维新运动以前,外国传教士和商人在我国陆续创办了一些现代涵义的报纸和杂志。到了维新运动开始时,维新人士为了宣传变法,纷纷组织学会,创办报纸和期刊,翻译出版图书。维新运动时期是我国期刊出版工作最初的一个勃兴时期,也是我国近代期刊史的正式开端。在此以前,外国传教士和商人在我国办的一些刊物,只能算作我国近代期刊史的序幕而已。期刊,在早期只称做杂志,期刊的名称是后来才出现的。期刊,现在简称为“刊”。当前常见的“报刊”这个词,我们对它的含义是一目了然的,它是报纸与期刊两种出版物的合称,概念很清楚,然而在维新运动时期,情况并非如此。一、在近代期刊史早期,报纸与刊物不分在维新运动时期,康有为用过“刊报”一词。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初看一些华文报纸,颇有面目一新之感。但是,天天看报,却跟过去在北京看台湾报纸差不多,常有一股别扭劲,叫人受不了。对华文报纸和读者来说,地不分远近,人不分彼此,应有个共同的要求,一致的章法,那就是句明理顺。因此,我想说的,即是环绕此点而就遣词用字中的一些具体事儿发表一己之见。在美国,特别是在加利福尼亚州,给华人影响最大的、颇受华人读者喜爱的报纸是S报和G报。前者常常有58版,后者有28版,星期日版数都要更多一些。现在我就以这两家报纸为“的”谈谈。不过其中一些  相似文献   

16.
新闻纸涨价 不得不面对的困境 “如果没有纸张。报社拿什么印刷报纸、出版报纸?”这个问题在10年前(上世纪90年代)绝对是个伪命题,但2008年这一年.许多报社真的面临“等米下锅”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一)晚报是大众媒体。(二)媒体市场的细分化使晚报专刊至今方兴未艾。(三)晚报专刊应以服务读者为重要办刊宗旨。(四)提高晚报专刊的亲和力要有“好看脸”、“侠义心”、“热肚肠” ,以使报纸得人心而得“天下”。(一 )有人说 ,中国媒体在世纪之交跨入了真正的“战国时代” ,在白热化的竞争交战中 ,死死生生 ,合纵连横 ,绘就了一幅中国新闻事业蓬勃兴旺、波澜壮阔的图景。更有人注意到 ,这二十年来 ,全国数千家报纸———不管是中央和地方省市的机关报 ,还是形形色色、风格各异的专业报、行业报 ,以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 ,似有一…  相似文献   

18.
大凡从事新闻工作的,每每讲起报纸的新闻性、新闻的时效性,恐怕个个都如 数家珍。而平时新闻界探讨这个问题,大多只是涉及新闻的采写以及要闻版和其他新闻版的编排等问题。 本文要论述的则是报纸副(专)刊要不要讲新闻性,怎么强化时效性? 报纸副(专)刊要姓“新” 报纸是新闻纸。要闻版及各类新闻版要突出新闻性,副(专)刊也要强化新闻性。眼下,一些非新闻性的大块文章的流行,杂志化的专版的膨胀,这在一定程度上损耗和破坏了报纸的时效性。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还是对报纸的新闻性不能全面认识所致。有这么一种…  相似文献   

19.
一、时事报道需要名牌专栏随便翻开一张报纸,就可以找到一些带有头花标明栏目名称独具特色的报中小园地.这就是专栏.专栏作为报纸的名牌产品之一,它和头题(头条)、言论一起构成支撑报纸版面的“三大件”,它在报纸版面上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几乎所有的报纸都有一个或多个专栏,都想方设法经营出名牌专栏.一个名牌专栏,可以提高一张报纸的身价和知名度.在报纸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争创名牌专栏也成为竞争的一个重要的砝码.  相似文献   

20.
“周末版热”,是近几年来报纸上出现的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不用说综合性报纸,就是一些专业、行业、企业报纸也对办周末版趋之若鹜。如同那句流行的广告用语“有路就有丰田车”、“有报就有周末版”一样。问题是大潮涌起,难免泥沙俱下。名相同实则相悖的例子比比皆是。怎样才能把周末版办出特色,办出品位?我认为当前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可读性、思想性、新闻性这三者的关系。(一)周末版的特色是什么?直观地说,就是周末。这是同义反复吗?不是。周末的概念,在西方,是从有“上帝创造世界”的说法那一天开始便有了。在中国。“西学东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