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声调是绝大多数汉语学习者掌握汉语语音的最大障碍。母语为声调语言的汉语学习者的声调偏误受其母语声调负迁移的影响表现不尽相同;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汉语学习者的声调偏误类型则大同小异。针对偏误和成因,本文还探讨了在对外汉语声调教学中纠正声调偏误的六种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实验的方法对俄罗斯留学生汉语声调的偏误进行研究,分析偏误产生原因,总结偏误规律,发现俄罗斯留学生汉语声调存在着整体调域偏低、偏窄,阳平调发音弯头过长,个体差异较大等偏误特点,并就此提出针对俄罗斯留学生的汉语声调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3.
汉语为声调语言,对于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中亚留学生来说,在汉语语音中占重要地位的声调成了其语音学习的最大障碍。汉语声调包括四种基本调型,由其组成的现代汉语普通话二字连读共十六种基本调型,在汉语学习者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偏误情况。为了了解中亚留学生声调习得偏误情况,通过听感实验进行了分析、归纳,针对偏误和成因,进一步探讨了对声调教学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声调对于大多数留学生来说是非常陌生的,同时也是他们在学习汉语语音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因此,汉语声调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一直是重难点。本文重点分析了母语为声调语言和非声调语言的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时出现的偏误类型,并归纳总结了留学生声调偏误的主要原因。最后针对声调偏误,提出了设计合理的教学顺序、声带控制练习、运用合适的教学技巧三种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通过个案研究,借助实验语音学的分析手段,对不同汉语水平的泰国留学生单字音声调中的调长、调域、调型和调值进行了声学分析,总结了泰国学生习得汉语的声调偏误主要是调域上的偏误。泰国学生汉语单字音声调偏误最严重的是一声和四声,具体表现是一声调不够高。四声调降太长。  相似文献   

6.
声调是汉语的一大特色,但同时也是对外汉语"学"与"教"的一大难题,本文以外国学生的汉语声调学习为研究对象,结合汉语的声调特点,分析学习者常见的声调偏误,探讨产生的偏误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几点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艳 《现代语文》2009,(7):24-28
本文对韩国人汉语语音偏误分析的成果进行了分类整理,全面系统地概述了韩国人在学习汉语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的偏误类型、特点.总体来看,研究相对比较充分的是声母偏误,其次是声调偏误,而对韵母偏误等领域的研究相对薄弱.在综述的基础上,本文对以韩国人为目标被试的汉语语音测试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汉语学习中,声调被普遍认为是语音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抽样调查上海交通大学语言班汉语学习者的发音情况,可以发现,初级学习者声调偏误率较高,中级学习者声调偏误率次之,高级学习者的声调偏误率最低。以高级阶段学习者中的声调僵化现象为案例,描述其声调音高的具体情况,分析声调范畴产生偏误的原因,主要有学习者的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及语言因素等,并对声调学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如加大目的语的输入量、降低对偏误的容忍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等。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考查了意大利学生习得汉语两字调的偏误情况,统计其偏误类型,并分析了偏误出现的原因,对意大利学生的汉语声调教学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对泰汉语教学近年来得到长足发展,对泰汉语语音研究取得了较大成果。本文从对泰汉语声调偏误的研究状况、偏误原因和解决策略三个方面对对泰汉语声调偏误状况进行综述,并指出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个案研究,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佤族普通话单字音节声调中的时长、调域、调型和调值偏误研究分析发现:佤族学生习得汉语普通话单字音四声音高调值的难易顺序为:阳平〉上声〉去声〉阴平;这些偏误习得主要与母语、汉语方言声调、学习策略、教材与教学等因素有关。据此,应根据佤族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实际情况,遵循5个原则和6个步骤并灵活运用教学设计和技巧。  相似文献   

12.
人名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镜像,通过对21世纪初福建省7万余名大学生人名字种、字音的统计分析,总结出80年度初出生的大学生的命名方式,由此观照出人名中蕴涵的传统文化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This thesis demonstrates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the pronunciation of British English and Standard Chinese(Putonghua,PTH for short) from the following two parts:Contrastive Analysis of rhythm in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ton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Thus find out the transfer errors in English made by Chinese learners from Chinese and some alternative approaches will be listed to avoid these errors so as to give some useful suggestions for English pronunciation teaching in China.  相似文献   

14.
观察韩国汉语习得者习得汉语时间的长短与他们在识别普通话四声时的脑偏侧化之间的关系。,笔者随机任意抽取30例以韩语为母语的韩国汉语习得者为研究对象,年龄是22.96±2.62岁,根据韩国汉语习得者学习汉语时间的长短分为24个月以内、36个月以上两组。用双耳分听技术进行普通话元音音节四声的识别测试,统计元音音节四声识别的错误率。结果发现学习汉语24个以内的韩国汉语习得者“阴平”和“去声”感知的双耳主效应显著(P<0.05),右耳(大脑左半球)反应时间显著低于左耳(大脑右半球);双手主效应显著(P<0.05),左手反应时间显著低于右手。学习汉语36个以上的韩国汉语习得者“阴平”“去声”和“上声”感知的双耳主效应显著(P<0.05),右耳(大脑左半球)反应时间显著低于左耳(大脑右半球)。“阴平”感知的双手主效应显著(P<0.05),左手反应时间显著低于右手。笔者得出学习汉语24个月以内的韩国汉语习得者在识别普通话元音音节四声“阴平”和“去声”时显示出显著的右耳(大脑左半球)优势。36个月以上的韩国汉语习得者的声调感知发展的结果是右耳(大脑左半球)感知“上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作为现代汉语语音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声及上声变调的教学一直是现代汉语和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根据语流音变的规律,在教学中应重点把握三种形式的变调:一是两个音节中的前一个上声音节的变调,二是三个上声相连的变调,三是四个及多个上声音节相连的变调。  相似文献   

16.
针对意大利发音人习得汉语单字调的声学研究,对他们的录音材料进行感知调查。验证前人听辨能力与发音能力密切相关的观点,得出发音人的声调偏误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等观点,对对外汉语声调教学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研究考察了韩国、日本和泰国留学生的汉语声调知觉,发现:零起点的韩国和日本留学生的知觉是连续性的,泰国留学生则表现出一定的范畴化特征,但和汉语母语者的知觉模式并不一致;初级水平的韩国、日本和泰国留学生表现出和汉语母语者一致的知觉模式,但在范畴化程度上和母语者存在差别;初级水平的韩国、日本和泰国留学生在知觉的范畴化程度上不存在差别。结果表明零起点学习者汉语声调的范畴化知觉受到母语经验的影响,但音高重音和声调语言的母语经验对声调范畴化知觉能力的发展并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方以智的《通雅》对古韵通转多所阐说,与其古韵七部说一致;其"对转"、"旁转"之例,合于古韵实际;所列"旁对转"之例,则有不安之处。原因在于,方氏理论上认为方音乃古音之遗存,实践上便以当时方音为主去直接推求古音,以期"一变而至于道",而忽略了《切韵》系韵书在记录古今音变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普通话初步普及,解决了声、韵、调读音规范之后,针对国内外汉语文朗读教学普遍存在的韵律问题,吸收汉语韵律研究成果,提出普通话朗读的韵律规范,是提高汉语文教学质量的当务之急。实践证明,在读者正确领悟文本的前提下,掌握并运用声调连读变调规则、停延规律,及句调群组合规律和语篇基调的组合模式等韵律理论来朗读指导,就能事半功倍地实现普通话朗读的韵律规范,从而把文本读得字正腔圆、语意清晰。朗读的韵律规范不但能激发学习兴趣,还能使读者和听者在认知世界的同时,提高汉语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语音分析系统,对印尼华裔留学生汉语单字调的习得情况作了初步考察,发现他们阴平和去声掌握得较好,阳平和上声掌握得不太好。阳平的主要偏误是将其误读成中平调,上声则被误读成低升、低平和低降等调型。作者认为,学好汉语声调应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多听多练,培养留学生的声调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