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篇散文写于1917年冬天。因为祖母去世,作者从北京到徐州,和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又和父亲乘车北上,至浦口车站,父亲为了谋生,不得不和他中途分手。《背影》写的就是当时父子车站分别的情景。全文共七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开篇点题,引  相似文献   

2.
一九三一年,朱自清留学英国时,曾借机遍游欧陆,后来写成《欧游杂记》一书。《威尼斯》所记的是他游历威尼斯的见闻。《威尼斯》一文,以朴素清新的语言,描述了威尼斯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明媚的风光,尤其着力描写了该城庄严华妙的建筑艺术,别具风味的民间文艺、精湛的艺术珍品,表达了作者对人类文化遗产的由衷赞叹。全文分两大部分。  相似文献   

3.
一九六一年四月,冰心同志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的成员,参加了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亚非作家会议常设委员会会议。其间,她在日本的每一天,都亲眼看到了美丽的樱花,感受到了日本人民对中国代表团成员的深厚的友谊,“暖意盈怀”,于是“欣然提笔作樱花赞”。这篇散文,描写细腻,感情醇浓,它不仅是一曲樱花的赞歌,而且也是一支中日人民友谊的乐章。全文可分为四部分:  相似文献   

4.
(一)课文的思想内容这篇民间故事,塑造了封建社会民间女子孟姜女心地善良、聪明勇敢、孝顺公婆,吃苦耐劳、敢于同封建统治者进行反抗斗争的形象,热烈地赞颂了孟姜女忠贞不渝的纯洁爱情,深刻地揭露封建暴君秦始皇滥征公  相似文献   

5.
这篇课文是根据《世界知识》(81年3期)顾玉青写的《死海不死乎?》等有关资料编写而成的。关于课文这是一篇有关介绍地理知识的说明文。作者以生动、简明的语言说明了死海的特征、形成过程及其变化的情况。全文可分五段  相似文献   

6.
(一)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在这篇文章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者必须"认真地对待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认真地在党内开展批评  相似文献   

7.
这篇文章原题是《<鲁迅杂感集>序言》。课文《鲁迅的精神》是原文的第六部分的后半部分,共七个自然段,虽然是节选,但可以独立成篇。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8.
本文描写济南的可爱。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冬天给人的印象总是不如春天、秋天、甚至夏天的好,特别是北方的冬天,往往给人严寒、萧条、肃杀的感觉。要写出北方冬日的可爱实在不是易事。可是老舍写济南的可爱,偏偏从冬天着笔,给人以别开生面之感。他写了济南冬日的阳光以及风、雪、山、水,从不同的角度写出济南冬天的“暖  相似文献   

9.
一、内容分析本文是介绍杨树的有关知识的说明文。文章介绍了各类杨树的特征和本质,说明了各类杨树的共同特点,从而使人们丰富了知识,扩大了眼界。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段):说明杨树的归  相似文献   

10.
一、解题:题目用的是唐代李商隐七律《无题》中的一个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原是写离别思念之情的,“丝”和“思”谐音双关,表达了思念不止,至死不渝的坚贞忠诚。现在,这诗句已有了新的含义,常用来赞美为人民鞠躬尽瘁,战斗到生命最后一息的崇高精神。人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一篇“访问记”形式的散文,全文可分三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那山窝就是红石崖”,写“我们到红石崖去访问打豹英雄董昆”的途中情景。文章一开头就点出秋收、秋种完毕,正是打猎的好季节。引出了去访问打豹英雄董昆。董昆住在红石崖。在去红石崖走访猎户的路上,作者一方面欣赏深秋的景色和村边场园里的丰收景象,一边也在沉思:从董昆又想到猎人家乡的尚二叔。回忆起他小时候跟着尚二叔打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篇富有吸引力的说明文。蜘蛛本是人们习见的昆虫,行文着墨去说明介绍它,似乎没有什么必要,也是相当难于下笔的。难就难在人们既常见蜘蛛,却又知之甚少。若象昆虫学那样去写,知识性是强了,但又缺乏了通俗性,起不到这样一篇科学小品文应起的作用。作者却从自己细致的观察,一步一步引导读者去观察,或整理过去观察所得关于蜘蛛的知识,同时又浅近地介绍一些新知识,使读者如对友人闲话,于不知不觉中获得了知识。所以本文既有丰富的知识性,又有浓郁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13.
《静夜》《静夜》是闻一多早年写的一首诗,收集在1928年出版的《死水》里。闻一多曾在给臧克家的信里说过:“我只觉得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只有少数跟我很久的朋友(如梦家)才知道我有火,并且就在《死水》里感觉出我的火来。”读他的《静夜》,我们确实可以感觉到他的胸中蕴蓄着火一般炽热的感情。  相似文献   

14.
《猫》选自《郑振铎文集》第一卷《家庭的故事》。作者在《自序》中说:“我写这些故事……并不是我自己的回忆录,其中或未免有几分是旧事,却决不是旧事的纪实。其中的人物更不能说是真实的。”这说明《猫》是一篇小说,在初一可作为一般记叙文来教。作品虽然写的是家庭生活中养猫的琐事,作者却能精心构思,小中见大,把养猫和人们的情操、品质联系起来,写得波澜起伏,形象逼真,真挚感人。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课文《云赋》是从孙荪同志写的《星云月三赋》中节选的一赋。赋,我国古代的一种韵文,这里含有歌颂、赞美的意思。这种文体,兼具有诗歌与散文的性质,大多铺陈风物,托物抒情。现在已经不用赋这种文体了,但是,现代散文中,有一类文章,往往吸取古代赋这种文体富有文彩和行文自由灵活、可以敷陈其事、咏物抒情的特点,而屏  相似文献   

16.
一、题解“灯”是巴金(原名李芾甘)所写的一篇出色散文,写于1942年2月。这个时期,正是我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处于最艰苦的相持阶段。一方面是日本侵略者出动了华北驻军三十万,围攻解放区,实行惨无人道的屠杀政策,企图摧垮和扑灭坚持抗日的革命力量,一方面是国民党顽固派和投降派为虎作伥,他们置日寇疯狂侵略于不顾,却处心积虑地再次进犯解放  相似文献   

17.
一、译文我们的眼睛所看得到的,都是些平面,依赖皮肤触觉的帮助,然后才能看出立体。建筑,雕刻,是有立体又有平面的一种美的艺术。在美的艺术中有的不要立体而要平面,但在平面中又包含有立体感觉的,是图画。(这种)立体感觉从哪里产生出来的呢?回答说,是产生于(画面上的)远近之间的比例,(光线的)明与暗的遮掩与映照。西洋人又增加上描绘阴影和画力线的光洁,因而画景  相似文献   

18.
一、课文浅析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它用文艺散文的笔调,科学地描写和介绍了荔枝的几个主要部分(果实、花、种子)及有关事项。读了木文·能使我们得到关于荔枝的一些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19.
1927年春,国民革命军占领了湖南,攻占了武昌,攻克了南昌、九江、安庆、南京,革命势力迅猛地扩展到长江流域。正在这时,陈独秀推行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反对我党建立武装,拱手送出了革命的领导权,使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的阴谋得逞,发生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大屠杀,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了。小说《夜》就  相似文献   

20.
赵树理的短篇小说《求雨》,写的是解放初期农村中的一件事。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4自然段),介绍“求雨”故事发生的地点和背景。文章从旱灾和龙王庙的历史写起,引到金斗坪村的龙王庙,这是交代地点。第3段介绍求雨的组织和方式,第4段揭露了地主利用求雨剥削农民的罪恶,点出问题的实质,这里特别又提出于天佑的身份,这对突出该形象(后来变化)的典型意义是重要伏笔。这部分的概括介绍,为下文展开情节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