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实施创造教育 培养创造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强调素质教育已是教育界的普遍共识,用素质教育代替应试教育是必然的趋势。那么,如何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使之尽快发挥出作用呢?对此,各高校正积极探索,努力寻求寻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强调素质教育已是教育界的普遍共识,用素质教育代替应试教育是必然的趋势。那么,如何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使之尽快发挥出作用呢?对此,各高校正积极探索,努力寻求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实施创造教育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创造教育的定义及内涵 创造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造欲和创造能力的劳动者为目标,以系统、动态的评价制度综合评价教学效果,以启发性教育方式为主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喊了这么多年,为什么一直没有得到落实?相反,为什么应试教育愈演愈烈?我认为,各级政府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在管理教育的过程中,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政府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越位、错位、缺位问题。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喊了多少年,为什么一直没有得到落实?相反,为什么应试教育愈演愈烈?我认为,各级政府应该承担主要的责任。在管理教育的过程中,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政府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越位、错位、缺位问题。首先是越位,管教育管得过多、过细。教育是一门科学,教育活动是一种  相似文献   

6.
随着知识经济向人们走来,创造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然而创造教育不是独立于基础教育之外的教育,它必须建立在学生把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创造教育是索质教育的最高境界,但不是素质教育的唯一因素,它必须贯穿于素质教育的各个方面。创造教育既要贯彻于现代教育的各个领域,又必须与具体学科相结合,因人制宜,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7.
借鉴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实施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教育方面,作了十分可贵的实践与探索,提出了精深独到的创造教育思想。他关于创造教育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崇尚创造的精神和献身教育的精神: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动力陶行知先生是毕生崇尚创造,毕生创造不辍的教育家。他认为,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精髓。所以,创造教育就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他从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所说“恶是枯干”的话,引申出他对于创造教育的独到见解。他说:“汗…  相似文献   

8.
创造教育是语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澄清了语创造教育中存在的某些模糊的,片面的认识,指出在创造类型上应突出语类创造,在创造能力与语能力的关系上应以语能力为核心,并列举了三种实现创造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10.
探索创造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关键。实施创造教育必须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教育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素质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实施创造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11.
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高校如何适应社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挑战,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最重要的是坚持改革和创新,实施创造教育。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时代,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创造教育已成为社会的共识。改革应试教育,实施创造教育是必然选择,但是在我国现阶段,还有许多重大的障碍,使创造教育举步维艰。主要有:应试教育的巨大惯性、人满为患的班级、创造性不足的教师队伍和尚不具备的社会环境,要想使创造教育真正成为现实,必须先扫除上述障碍。  相似文献   

13.
在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应注重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创造教育来实现,构建创造教育模式的主要要素是,坚持通才教育方针,转变教育理念,实现从单一专业教育到创造教育的转变;建立一套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具有动态性的教育效果评价制度;实现从灌输式教育教学方式向启发式教学方式转变;加快教材建设、更新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大学生开展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4.
15.
在深化教育改革 ,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 ,应注重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需要通过创造教育来实现 ,构建创造教育模式的主要要素是 ,坚持通才教育方针 ,转变教育理念 ,实现从单一专业教育到创造教育的转变 ;建立一套内容广泛、形式多样 ,具有动态性的教育效果评价制度 ;实现从灌输式教育教学方式向启发式教学方式转变 ;加快教材建设、更新教学内容 ;积极引导大学生开展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理论以生活教育为核心,强调"教学做合一",对学生进行"六大解放",培养学生的"四敢"精神,以造就"真善美的活人"。创造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其真谛对而今的基础教育科学地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创造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形式 ,它集中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主旨。课堂教学是实施创造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必须树立“以学为本 ,因学施教 ,教会学习 ,培养创造”的教学思想 ,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 ,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学生。笔者试以盐类的水解一节的课堂教学为例 ,谈谈创造教育的运用。一、打破思维定势 ,开发学生发散思维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师必须打破思维定势 ,对教学活动进行动态性处理 ,对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揭示。例如 ,课题的引出 ,就可动态地出现 ,利用已有知识提出疑问 :水电离产生的OH- 和H 只有10 7mol/L ,其中P…  相似文献   

18.
对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发展走势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为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 ,必须重新审视我们现行的教育制度和运行机制 ,自觉地调整和转变教育发展战略 ,主动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培养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加快中华民族振兴的历史进程。一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首先是实现当代教育的本体功能由“塑造人才”向“设计未来”转变。教育的功能是多方面的 ,但其本体功能是育人功能。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对人才规格需求的变化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在现代工业社会中 ,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以此为基础…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肩负着国家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人才质量又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因此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新一代大学生是每个院校以至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高等院校实行创造教育的必要性,并通过实例介绍了实施创造教育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创造教育下的人才观及其教育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