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6年11月22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看了《人民日报》关于女民办教师何润菊的报道后,致电湖北省省长蒋祝平:“祝平同志:如报导的情况属实,对这样献身于农村教育事业的民办教师的转公问题可否作特例解决。” 省长蒋祝平接到传真后,批示:即请省教委派人同州、县一起,按李岚清副总理的批示精神,尽力作为特例解决何润菊的“民”转“公”问题。 1996年12月20日,何润菊老师“民”转“公”问题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原来是静安区一所困难学校.1999年初,经上海市教委批准,静教院附校成为转制学校.转制后,这个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学生转的转,走的走,想方设法要离开;现在,家长争着把孩子送进学校.  相似文献   

3.
转制学校改革是老百姓、转制学校和政府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胡瑞文院长多年来十分关注转制学校这一办学体制改革形式,并对其进行过深入调研和思考。本刊就此专题专访了他,并欢迎大家来稿就这一问题展开进一步的讨论。公立学校转制——老百姓的选择上海市转制学校的出现是在老百姓、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增加的推动下,顺应民心民意的历史产物。记者(下文简称“记”):您对上海市转制学校问题研究有着自己独到的观点,能否先给我们讲讲上海市转制学校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胡瑞文(下文简称“胡”):上海市的转制学校是…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历经十年的努力,终于使一所薄弱学校旧貌换新颜,成为一所远近闻名、教育质量较高的学校。它广为外界所知晓始于2004年,其时的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对该校有关“轻负担、高质量”的报道特别作出批示,一时间媒体宣传报道络绎不绝,上门取经者甚众。  相似文献   

5.
两年前的上海市海防中学,学生、教师转的转、走的走,要逃!如今,要进这所由海防中学转制的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的学生、家长,快把门槛踏破……短短两年,变化『翻天覆地』,为什么?一个极重要的原因:学校有个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上海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工程。主要方法是:“促”、“转”、“并”、“联”、“撤”、“建”、“办”。“促”就是对有一定发展潜力和实力的薄弱学校,采取“倾斜”、“加强”等措施,促使其充分利用自身力量,获得完善和提高;“转”是指对薄弱学校实行转制,进行办学机制即转换实验;“并”是以办学效果好的学校兼  相似文献   

7.
穆文 《现代教学》2009,(6):F0002-F0002
上海市光明中学创建于1886年,始名“法文书馆”,由法国人创办,后改名为“中法学堂”,1951年改名为“上海市光明中学”。2005年,学校被评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校己连续14年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延安中学始建于1946年,是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1979年邓小平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学校是“中国科协2049科技创新项目优秀实验学校”、“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延安中学为实现“高质量、创特色、争一流”的办学目标,努力践行“自信、自强、自主、自立”的校训。  相似文献   

9.
赵锋 《上海教育》2009,(21):18-19
2009年10月19日,百年后的上海市松江二中迎来了第一个5周年庆,在校庆座谈会上,与会各界代表肯定了学校近年来“择传统之优,走创新之路”,继承“树人”办学理念,坚持“成人重于成才”的价值追求。面对当下不少学校只重学生成才的现状和学生中“二漠三难”(淡漠看世态,冷漠对他人;难被打动,难受感动,难有激动)的现象,松江二中对于“树人”理念的坚持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10.
松江区民乐学校创办于1999年9月,是一所紧密型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45个班,在校学生2288人。学校为上海市“二期课改”首批研究基地,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学校。建校六年来,学校以教师发展为本,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办学质量快速提升,在松江地区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上海市‘三八’红旗先进集体”、“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松江区教科研先进集体”、“松江区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集体”、“松江区绿色学校”等,初步树立了“开放合作、质量过硬、特色鲜明”的…  相似文献   

11.
近日,关于我校“微电影”项目的两则消息引发全校师生的关注。一是学校首部微电影《拥抱着,飞翔》荣获首届上海市中小学校园影视评选一等奖,二是微剧本《红色的房子》在2013年上海市红十字主题微电影征集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如果说这两个奖项对转型期的学校而言有什么特别意义的话,就是更加坚定了学校走短课程、长作业特色课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地处古城松江,环境幽雅,是上海市花园单位。学校以“育高素质人才,建名师队伍,抓科学管理,创一流学校”为办学总目标,“高举民办学校个别化之旗,走精品育才之路”,坚持“让宝石闪光”铸魂工程的建设。学生自强自信,学习勤奋。2000年,学校与《上海教育报》联手举办“新千年千字文全国征文”活动,获得极好反响。活动结束后,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为之结集出版了《新千年千字文》一书。2002年11月,四川人民出版社为学校结集出版学生优秀习作选《啼莺集》。同年9月,初一学生王家韵的文章《办张护照出国游》获得上海市…  相似文献   

13.
曹庆明 《现代教学》2011,(7):135-136
我校是首批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头脑奥林匹克活动特色学校之一。学校以“走科技强校之路,树优秀教师之魂,育全面发展之生”为办学目标。二十多年来,学校始终保持对头脑奥林匹克活动的蓬勃激情,以头脑奥林匹克活动为平台,搭“舞台”,将学校特色与校本课程的整合,使头脑奥林匹克活动从“比赛”走进“课程”,从课外走进课内,从个别学生扩展到全体师生,创新学校发展模式,推进学校不断走向新的高地。  相似文献   

14.
《教师》2019,(1):129-129
2018年教师节前夕,新华社记者深入湖南省会同县调查采访,在《新华每日电讯》发表《会同:山区贫困县的“教育自信”从哪里来》一文,引起湖南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杜家毫书记批示要“加强对乡镇和县级普教的重视和管理,要有一些硬措施”;许达哲省长批示“省教育厅好好总结一下会同办学的好做法、好经验,要抓好县市区中小学教育工作,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根据杜家毫书记、许达哲省长批示精神,吴桂英副省长明确要求:“请昌忠同志会同财政等部门研究有效措施,落实家毫书记批示精神,做好县级乡镇教育。”吴桂英副省长于2018年11月1日亲自带领省政府办公厅、省教育厅等部门负责同志赴会同县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场考察了学校,并与部分教师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15.
“请市长到郊区的学校走一走,市、郊学校之间的差距非常明显,希望能多一点名牌学校与郊区学校的联合办学,让落后的学校学有榜样,让大多数孩子都能享受到同等的学习环境。”“建议在学区范围内,骨干教师按学科在各个学校定期(比如三年)轮换。”得知2009年12月17日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要做客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市民与社会一市长热线”节目,与市民交流上海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教师们踊跃登录网络交流平台,为沈晓明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上虹中学全体教职工在“志存高远、厚积薄发”学校精神的鼓舞下,走科学发展之路,目前,学校的特色文化创建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7.
南汇县惠南镇荡湾小学创办于1987年。现有教职工276名,学生810人。是上海市“课改”整体试验校之一。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教育改革。从“教法研究,学法指导,到“让学生学会学习”的课题研究,形成了“科研兴校”的办学思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取得了显著成效。该校先后被评为“上海市普教系统办学先进单位”“上海市教科研先进集体”。该校的“课改”实验  相似文献   

18.
<正>2022年9月6日17时,上海市闵行区启音学校原校长沈巧珠同志因病医治无效,永远地离开了她所热爱的特教事业,享年82岁。沈巧珠1959年从上海市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后开始教育生涯。1979年,她响应号召,来到上海龙华一个占地仅2亩的破旧寺庙里,为一批聋哑学生上课,这就是上海市闵行区启音学校的前身上海县聋哑学校。她把一生献给了听障孩子,如今她走了,留给我们的是不朽的“启音精神”,是坚守听障教育阵地的信念。  相似文献   

19.
《教育情报参考》2005,(9):F0004-F0004
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创建于1953年,是卢湾区重点中学,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上海市第五届、第六届教育科研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近年来,学校以推进上海市“二期课改”及创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为契机,围绕“培养高度科学素养的高中学生,营造浓厚人文精神的学校文化”办学思想,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形成了比较鲜明的“科学教育”办学特色,学校通过了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校专家组总结性评审。  相似文献   

20.
2010年1月7日下午,上海市教卫党委组织召开了系统内中青年干部座谈会,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及直属单位的13位中青年干部代表,就“高素质年轻干部队伍的打造”“上海教育中长期规划的核心理念”“学校教育对80后、90后的吸引力”“新媒体时代的学校德育工作”等命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