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当前我国进城农民工就业存在就业接近机会、就业待遇、就业保障等多方面的不平等,造成这种不平等状况,有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关于进城农民工的基本立法滞后等六个方面的原因.对我国进城农民工就业平等权实现机制的完善要从法律机制和社会机制两种路径入手,具体措施有赋予公民迁徙自由权、完善救济法律制度、建立农民工自己的组织等.  相似文献   

2.
进城农民工就业培训存在管理不完善、培训效果不理想、培训所需的经费没有较固定的来源等问题。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完善农民工就业培训管理。加强进城农民工组织化;建立多层次培训模式,满足不同群体的培训需求;完善农民工就业培训监督管理制度。第二,消除社会排斥,优化培训供给效能。加大宣传,营造培训氛围;培训机制优化,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建立多元化的农民工培训经费筹措机制实施多元化的培训补贴方式;合理利用社会力量培训资源,引入竞争机制。第三、完善配套措施,保障培训福利供给效能发挥。政府应建立相应的农民工就业培训配套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就业准入制度;逐步完善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宏观政策和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民工及其子女纷纷涌入城市,但城市并不能满足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需求。于是,进城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问题日渐突显。当前,许多农民工子女面临着教育保障制度缺失、入学机会不平等、受教育条件不公平等问题。为此,应不断完善义务教育立法、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教育行政申诉和诉讼程序,以更好地保障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平等受教育权。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是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在城里有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前提条件。农民工就业更多地依赖关系型社会资本,而制度型社会资本相对缺乏,导致农民工就业路径单一,制度层面的推进与保障不足。政府可以在完善社会信任机制、加大对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教育投入、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从法律上确立农民工与市民平等的权利、推进农民工组织建设等方面多作为,来保障农民工稳定、平等的就业,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5.
实现武汉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解决农民工进城问题是当务之急。文章在对武汉市农民工进行实证调研的基础上探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民工进城所存在的问题,如农民工的地位边缘化,户籍制度制约,就业道路曲折,劳动力素质低,保障制度缺失,子女教育受阻碍,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树立平等意识,建立统一的户籍与就业制度,提供平等教育机会与社会保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对策与建议。通过各种渠道保障农民工权益,确保农民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稳定就业并乐于安居,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就业权利是农民一项重要的基本权利。农民进城就业逐渐形成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由于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农民自身素质的客观、主观原因,城镇农民工遭遇了种种不平等对待和歧视,其基本的就业权利得不到实现和维护。在如今的政策形势下,农民的权益保护问题备受全社会关注,保障农民的就业权利应从法律、制度、政府、社会等多方面着手,力求建立多角度、全方位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我国的农民工"进城潮"转化为"返乡潮",做好返乡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具有重要意义.可从多渠道筹集经费、加强法律保障、完善培训机制、构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社会服务体系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加强返乡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是我国城乡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我国现代化转型期,农民工就业歧视表现为就业各环节的歧视。它对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造成了严重不利影响,加剧了就业保障歧视。消除就业歧视影响,促进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就要建立农民工平等就业促进机制、社会保障政策协调机制以及社会保障与就业发展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9.
进城农民工就业工作环境差、时间长,工资低、克扣拖欠问题严重,并且大多数进城农民工从事的工作危险性高、职业病发病率高,加之急切的求富心理等因素,导致了进城农民工就业心理压力大。目前,最迫切的任务是建立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好进城农民工住房和子女入学教育等问题,能使进城农民工就业心理压力逐步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0.
以科学发展观维护农民工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维护农民工权益,必须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确立以人为本观念,构建农民进城就业的平等权利制度,让农民享有充分的发展机会,拥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加大现有劳动执法力度,建立健全覆盖全部劳动领域的劳动法律体系;积极给农民工营造健康的工作环境和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11.
进城务工人员权益保护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劳动者主体地位缺失,生命权没有保障,技能培训受限制是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保护的现实状况。这有政府管理上的原因,也有进城务工人员自身的因素。解决进城务工人员权益保护问题需要在健全进城务工人员权益保护的管理体系、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营造关爱进城务工人员的氛围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2.
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相关法律制度的缺位以及认识不到位,阻碍了现阶段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同时,当前建立这一制度也已具备了有利的政治背景、政策支持、宝贵的现实机遇、一定的经济条件和可靠的技术条件.要通过外部环境的优化来克服障碍,充分发挥有利条件,才能真正建立起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3.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是中国社会转型期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对湖北、河南、安徽等省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的专门调查,并结合全国已其他省市的调查研究,从制度层面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义务教育公平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从制度上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在农民工市民化研究中,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构成了农民工行为分析的主要逻辑。但是,我国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结构解释范式之上,而对农民工自身的文化逻辑分析相对不足。通过对既有小农行动逻辑理论的分析可以看出,农民工在市民化进程中,遵照"安全第一"与理性选择原则,建构起了一种生存层面安全、经济技术层面安全以及社会文化价值层面安全三者统一的安全经济学。这为地方政府制度建构与制度过密化防范提供了切入点。  相似文献   

15.
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和谐社会的阶层结构、农民工社会流动、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之间的关系,讨论了和谐社会对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的诉求,从农民工子女的入学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等方面阐述了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促进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的策略,包括建立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资金、明晰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上的责任和义务、给予农民工子女教育以积极差别对待等。  相似文献   

16.
外来民工子弟的人格发展作为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新的研究课题,已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219名初一学生进行现场调查,其中外来民工子弟106名,本地学生113名.结果表明,外来民工子弟自我意识量表的各分量表与总分得分均低于本地儿童,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在温成员的母亲文化、职业,父亲文化、职业,这几个因素对外来民工子弟的自我意识发展有较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地方政府关于农民工医疗保险的探索和实践,指出了新医改方案关于农民工医疗保险模式的矛盾和问题,对未来农民工医疗保险的改革方向和发展思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郭玲 《成人教育》2013,(4):124-126
由于农民工自身素质不能适应"三化"建设的需求,导致市民化程度不够深入,使他们成了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人。通过教育可以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可以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成功经验,开展适合于农民工继续教育的社区教育。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随迁子女异地中考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和努力下,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逐步得到了解决,随之而来的,是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继续接受更高阶段教育的客观需求。当前,大部分城市的高中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加上制度和现实环境等因素,农民工随迁子女很难在流入地继续升学。满足规模巨大的农民工随迁子女继续接受教育的需求,需加强教育需求情况调研,做好异地中考政策规划;引入教育券,解决教育经费在区域间的支出流动问题;以职业教育作为推进异地中考政策的突破口,在城市向农民工随迁子女全面开放免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户籍制度,剥离附着于户籍上的各种福利与管理功能;改革高考制度,形成中考、高考配套的政策体系;创新高中阶段办学模式,建立健全高中阶段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与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20.
浅议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这一庞大群体已成为我国当今农民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劳动人民的主体,已经引起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新生代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的状况是农民工生活质量的反映,对其身心健康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富士康“连环跳楼”事件表明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问题令人担忧。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当前生活的现状,以及新生代农民工低幸福感的原因如不良心态、公共制度、知识结构,并针对性地提出有效提高新生代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的途径,这对优化新生代农民工生活质量,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