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临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清末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进行思考,并提出了系列变革的主张,以求富求强。在清末变革的潮流中,梁启超明确地认识到科举考试对于中国知识分子的毒害,提出了"变科举,兴学堂"的主张,并积极投入到变法运动中去。在科举制度被废除之后,梁启超并未停止对教育的探索,提出了"新民"的主张,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具备近代意识的公民;同时积极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维新变法运动的领军人物. 在我国近代体育史上,梁启超曾不断介绍和传播西方体育理念,积极推动中国体育事业现代化,是我国近代学校体育思想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梁启超的体育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体育思想以"新民"为终极目标;主张体育事业"全面发展",提出德育、智育、体育缺一不可;提倡军国民主教育,推崇"尚武"精神;注重女子教育和平等体育.梁启超的体育思想,不仅是当时救济积贫积弱之中国的"良药",对今天体育事业的发展也仍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虚金本位制集中反映了清末梁启超的货币理论。这一理论是针对清末试铸银元、铜元失败后引发的巨大社会经济危机,同时也针对近代中国外贸等情况提出的。该理论在清末整理币制的各种观点中带有批判意义和一定的主权思想,并符合近代币制改革的客观发展方向,但也暴露出梁启超货币思想中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儿童教育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和重视儿童教育的教育家之一。他通过对比中西方儿童教育,揭露和批判了中国落后的封建儿童教育,并提出了普及小学义务教育、改革儿童教育课程与方法、贯穿趣味教育观念、发展师范教育和女子教育以促进儿童教育等一系列发展中国近代儿童教育的主张。梁启超的儿童教育思想不仅推动了中国近代儿童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于我们当前的儿童教育改革也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自清末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为救亡图存而提出了各种主张,从而形成了各种新的社会思潮,无政府主义思潮就是其中重要的思潮之一。中国无政府主义者所提出的各种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但是这些主张归根结底是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它们注定是一个无法实现的幻梦。  相似文献   

6.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经历巨变之际,同时也是学贯中西、通古博今的人才辈出之时。作为维新派的领军人物,梁启超无疑是杰出代表之一。虽然人们对他的关注更多集中在政治领域,但他在教育领域亦堪称开拓者。在中国,他最早提出教育当定宗旨,并结合世界大势对之进行了阐发;他对于教师职业精神的强调,在促进转型期教育的发展上可谓意义重大;其知、情、意并重,培养"三达德"之才的教育思想更是影响深远。梁启超在中国近代大学的兴起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其立足于实践的教育理论对当下大学教育的发展仍有一定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在清末中国宪政道路的探索上历经艰辛,从主张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以及开明专制又回归到君主立宪。此间,他又对君主立宪进行了广泛的考察,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在中国推行君主立宪的一些具体、独到的主张和见解。有力地推动了清末立宪运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近现代群育观念的复兴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以降,严复、梁启超等人"群"观念的提出,旨在唤起国人的"合群"意识,以达到保国保种的目的.孙中山、蔡元培等人的教育主张奠定了民国时期群育列入教育方针的基础,梅贻琦、罗輈重、潘光旦等人的教育主张丰富了群育思想.当前,德育含义太泛,实际上是弱化了德育,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将中国传统观念中的"群"和中国近代提出的群育思想继承发扬,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9.
清末,面对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围绕近代"国民"的塑造问题,从"国民"的内涵、"国民劣根性批判"和"理想国民"的建构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提出了很多富有创建性的见解,从而形成了国民教育思潮。其作为近代思想界的重要思潮之一,启蒙了近代的学生群体,推动了近代救亡图存运动的广泛开展,同时受阶级和时代的限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戊戌变法作为清末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改革运动,对中国近代政治制度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在这场变法运动中,倡导改革的政治理想及救国主张逐渐打破人们旧有的思想观念,引领了传统政治的近代转型.与此同时,戊戌变法开启了中国近代制度变革的先声,对清末乃至民国审计与监察制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进言之,这场政治思想运动也给当下中国的干部监督以深刻的启迪和警示.步入新时代,必须不断深化领导干部体制改革,完善现行审计与监察制度;努力加强专业执法干部管理,严格执行审计与监察制度;着力杜绝"能人腐败"现象,强化审计与监察两大监督理念;发挥审计与监察两种制度共同监督的力量,积极推进清官廉吏体制建设.  相似文献   

11.
清末预备立宪,是部分开明的封建官僚和先进的地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展的一场法制重建运动。他们为了维护国家主权独立,打破中国封建法制的立法传统,以民主思想对抗封建绝对主义的皇权观念,提出限制君权、兴民权,主张三权分立,并由此开创了中国近代法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吴汝纶是我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先驱者之一,尤其是他的日本教育考察对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清末新学制的建立产生了直接影响;主张"兼包新旧",对我国近代教育观念的更新具有积极意义;主动延聘外国教习,对近代中国师范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梁启超的法冶思想比较丰富。梁启超深受时代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从法理学的角度对法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论证,并对中国如何实现法治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主张。  相似文献   

14.
一、师范教育的起始和演变 (一)创设师范院中国的师范教育制度是在清末建立近代学制时出现的。 1.自办师范的思潮。清末废科举办学堂,维新派人士就认识到办学堂则先要自办师范学堂,以造就中小学师资。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就列举了聘用外国人担任教师的五大弊端,提出自办师范学堂。维新派的革新被清政府的顽固派镇压了,但废科举办学堂,自办师范教育的主张为人们所接受,形成推动近代教育,包括师范教育发展的思潮。当时清政府掌管教育及实业的大臣,也认识到自办师范的重要性。盛宣怀、张百熙  相似文献   

15.
早期启蒙学者在歌颂古代、批判封建制度时出现了乌托邦倾向。这对近代知识分子从中国文化资源出发阐释社会主义产生了积极影响。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进入剧烈变革中,早期启蒙学者对美好社会的追求,成为近代知识分子理解社会主义的文化前提,并在与西方社会思想相整合的过程中,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空想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晚清输入中国的西方社会进化论主要有两家:即斯宾塞的"竞争进化论"与赫胥黎的"互助进化论".仔细阅读清末报刊上的各种论著,可以发现,中国思想学术界的绝大多数人接受的是斯宾塞的学说.无论是改良派的严复、梁启超还是革命派的章太炎,无论是主张温和改革的官员代表还是激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都深深地打上了斯宾塞主义的烙印.  相似文献   

17.
阿部洋博士自发表处女作《梁启超的教育思想及其活动》以来 ,以大约 1 0年时间专心致力于清末教育史研究 ,相继发表了如下论文 :《教育史人物研究的课题与方法———以近代中国为例》、《东方杂志所见的教育史料》、《清末近代教育的发展过程》、《近代学校与中国农民———清末毁学暴动的考察》、《中国近代教育的特质———舒新城的论说》、《清末的近代学校》、《清末学堂的设立和管理》、《清末学堂考》、《中国近代史上传统与输入外国教育问题》、《旧中国的教育结构》等。这些论文构成了本书的骨架。如果我们认真阅读一下这些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8.
政治小说起源于英国,其意在传播政治观点,表达政治主张。在日本明治维新期间,大量英国政治小说译入日本,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为躲避慈禧的迫害而逃亡日本。在日流亡期间,梁启超认识到,要变革中国,"自上而下"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只有开启民智,改造人民思想,才能实现国内改革。他将"政治小说"这一概念引入中国,并欲通过兴办报刊,译介政治小说,提高小说的文学地位等举措,借小说中人物之口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传播政治主张。此外,同时期内有大量外国政治小说通过译介而引入中国。政治小说本文试通过对清末政治小说译介活动的分析,探究政治小说的翻译活动对当时清朝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其自身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西方列强对华进行文化侵略,开办教会学校,却不自觉地带来了新鲜的教育模式;"宗教+科学"的宣传,影响了清末思想界;从中也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知识分子,从而成了促进中国近代知识分子队伍形成的"不自觉的工具".  相似文献   

20.
作为近代立宪派的代表人物,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在不断发生变化.梁启超的政治管理思想,颇有儒家"中庸"的味道,他一方面积极地在西方社会政治理论学说中寻求帮助,一方面把这些学说放在中国的现状和思想发展状态中进行比照试用,希冀找出一条既反对顽固守旧,又反对激进革命的中间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