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纲要》指出:"应该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应绝对尊重幼儿的意愿,不用自己的建议去左右他们的想法。"陈鹤琴教育思想中也指出:要以幼儿为主体,将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在游戏中,幼儿玩什么,怎么玩,和谁一起玩,我们应该让幼儿自己选择,自己做主,让他们当主人。采取民主的态度,提供充足的时间,和幼儿一起玩,一起笑,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一起探索游戏中碰到的问题,共同交流和享受其中的乐趣,让他们在自由自在的玩中提高自主创造性。  相似文献   

2.
杨延花 《考试周刊》2009,(37):230-230
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具有与成人活动、工作和劳动同样重要的意义。教师如何引导孩子开展成功的游戏活动:首先,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其次,在“玩”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帮助:再次,帮助幼儿养成游戏时善始善终的良好品德。在幼儿期,我们应让孩子学会玩,让孩子在自由自在地玩中开展想象,让孩子在玩中充满激情,让孩子在玩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3.
《纲要》第四部分:教育评价中规定了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价要求是:“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统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这种观点与做法正是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尊重教育规律的体现。近几年来我园的许多教师也十分注意了“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如:评价美术作品时教师常采用请小朋友自己介绍作品的方式,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还可以问:这幅画里你觉得什么地方画得最好?让幼儿学会发现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在体育活动中孩子的能力有差异,教师总是尽量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如一次“走平衡”训练…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的"开放式体育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体育活动环境、投放体育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进行各项体育运动的自主活动。我们大班年级在体育区域活动中进行了一系列尝试,通过以下四点来阐述:创设开放的活动环境,让幼儿玩得尽兴;建立隐性的活动规则,让幼儿玩得有序;进行适宜的活动指导,让幼儿玩得成功;借助多元的活动评价,让幼儿玩有提高。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幼儿园主题墙面已成为幼儿在园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是常常会有这样的无奈:当我们辛苦地将墙壁布置得漂漂亮亮时,却发现辛勤的汗水只是起到挂历的效果;当我们告诉小朋友祖国如何地产丰富时,小朋友会因我们枯燥的演说而东张西望。教师真的很像主人,把幼儿园这个家打扮得舒适、漂亮,但孩子更像一个客人。教师抱怨孩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做事没有创造性,对人对事漠不关心。如果我们反问自己就可以得到答案,我们是否让他们明白,他们应该为自己生活的环境付出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让他们成为环境生活中活生生的人,成为环境的主人?随着思路的逐渐清晰,我们意识到环境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环境就是大课堂,它是看不见的教师,而我们应该做的,是应该让墙壁会说话,让孩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班级的主人,成为自己的主人。如何来创设一面真真让幼儿喜欢、能积极参与、并能促进幼儿主动发展的主题墙呢?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家长都非常注重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幼儿的音乐素质发展不可小视,它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快乐与成长.对于幼儿来说节奏鲜明、活泼欢快的音乐最容易使其融入其中,从而让幼儿在音乐中展示自己,从中体会到快乐.教师应该了解幼儿的音乐能力发展水平,在教学活动中选择音乐要循序渐进,注重各年龄阶段幼儿的音乐认知水平,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听一听,听的过程中玩一玩,让游戏、欣赏变成一种有声音有情趣的艺术活动.  相似文献   

7.
如何使玩和动适合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完善人格,使幼儿能健康茁壮地成长,是值得我们每位教师和家长深入探讨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的做法是:组织了幼儿家庭活动角,让孩子在自己的家里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小天地。  相似文献   

8.
王兴军 《山东教育》2012,(31):45-47
每一个孩子学会走路都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其中有幼儿自己的摸索,也有父母的指导。我想,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在指导孩子进行探究时是否也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呢?"孩子学走路"的经历不但告诉了我们要让孩子自主思考,自主发现,还要让孩子们自主探究。教师只是给予一定的方式进行帮扶,这样的过程即使有失败,也能让孩子们知道为什么会失败,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经历中超越自我不  相似文献   

9.
如何使玩和动适合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完善人格,使幼儿能健康茁壮地成长,是值得我们每位教师和家长深入探讨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的做法是:组织了幼儿家庭活动角,让孩子在自己的家里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小天地.  相似文献   

10.
<正>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画家,他们从能够握笔时,就在用自己的画向大家诉说着自己的想法。美术课堂,我想它应该是个智者,教会孩子如何更好地以画说话;同时,它也应该是个舞台,让孩子可以尽情展示自己。怎样实现这些目的,让孩子在美术课堂中尽情遨游,畅想,展示自己?我想首先让教师"动"起来,然后让学生"玩"起来,这样美术课堂  相似文献   

11.
随着课程游戏化的开展,区角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幼儿在区角游戏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因此,区角环境的创设显得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对教师的一个极大挑战。让我们优化思想观念,真正尊重孩子的想法,体现幼儿的自主性;优化材料,材料的多样性绽放光彩,让幼儿的想象力在这里出发;优化指导,让教师真正成为孩子学习与探索的引航人。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语言教育重在"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幼儿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在语言活动创设中我们应本着"做中学、玩中乐,学习中求发展"的教育理念,通过渗透各领域的教育,让幼儿充分感受到语言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学得有心、学得有趣、学得有效。  相似文献   

13.
一、创设一个富有创造性的环境,培养幼儿创造的心态和意识,是幼儿获取自信心和成功感的前提。教师如果给幼儿创设一个积极的心理环境,让儿童在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中活动,会极大地激发幼儿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和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幼儿主动投入到活动中。只有让幼儿对所学内容有强烈的兴趣,才能激活他们的创造欲望,让他们的头脑中有鲜明清晰、呼之欲出的构想,使他们内心产生创造的欲望。教师要创造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让幼儿无拘无束、不分时空地自由想象,鼓励孩子敢想、敢说、敢尝试,让他们大胆地、毫无顾虑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创造,对他们的新颖、离奇、夸张、变形、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创造要及时给予充分肯定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卢梭指出: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即孩子是丰富的、真实的、有着自己能力和价值的独立个体。教师在幼儿游戏乃至幼儿一日活动中的放手,是一种尊重幼儿思想、相信幼儿能力的一种教育理念,在幼儿园的所有活动中,我们都应当充分尊重孩子,适时放手,适度支持。放开——让孩子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一天早上来园时,小林高高兴兴地和小伙伴们打完招呼,就一蹦一跳地找到自己的小椅子,坐下了。  相似文献   

15.
在家庭教育越来越被关注的今天,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已成为很多年轻父母的共识。作为育人成才的教师,对待我们的学生也应像对待孩子一样,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尽力给学生一个安全、民主的课堂,让学生体味尊严;给学生一个开放、宽容的舞台,让学生品味成功。  相似文献   

16.
正《幼儿园指导》中指出:"玩是幼儿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引导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可见,倡导孩子主动学习,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采取一些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来调动幼儿学唱歌曲的主动性,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重新审视歌唱教学活动,应该打破传统的歌唱教学模式,注重教与学的协调  相似文献   

17.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教师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理解和尊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因此,在幼儿的绘画过程中,教师应该"放手",鼓励幼儿大胆地、自由地创造,但是,是不是强调"放手"就不管孩子了,让幼儿随便画呢?单纯的"放手",是不是真的  相似文献   

18.
游戏是活跃孩子想象,培养他们多种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游戏中,幼儿能否充分运用多种感官大胆地玩,异想天开地玩,全在于教师的组织领导。放手而不放任过去,我园在组织领导幼儿游戏时,存在两种偏向:一种是以教师为主,教师说了算,幼儿听任教师摆布;另一种是不加引导地让孩子随意玩。针对上述倾向,我们试着采用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位小学教师,我的儿子今年读五年级。他和同龄的孩子一样,好动、好玩。我想,作为教师、家长不能让孩子一味地学习、学习加学习,要让孩子动、玩,让他们在玩中自己受到一些教育,悟出一些道理。只要孩子的行动是有益的、健康的,家长都应该予以支持或给予帮助。我...  相似文献   

20.
一、充分发挥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主体性如何克服以往幼儿园角色游戏的开展中遵循“三定”(即教师定主题、定角色、定道具)的传统模式,充分发挥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主体性?我认为应采取以下几点做法:1.让幼儿自己确定主题。幼儿在游戏前就已有“我想玩什么”的初步设想 ,教师在游戏前应运用谈话的方式帮助他们定下主题 ,然后根据他们的意愿扩展主题。如幼儿想玩“娃娃家”游戏 ,可引导幼儿讨论:家里的小孩生病了怎么办?想玩“去医院”游戏 ,可引导幼儿讨论:在去医院的路上孩子非闹着喝水怎么办?2.角色分配自主。即让幼儿按自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