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啖子本生图盛行于北朝时期,莫高窟与西千佛洞保存着诸多图例。啖子故事以孝道为主题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十分吻合,特别是北周至隋代十分流行。本文主要分析啖子本生图,对其构图形式,即横幅多场景画卷形式的展开与样式上的发展进行探讨;并与印度、犍陀罗、克孜尔及麦积山、云冈石窟的例证进行比较,详细验证敦煌壁画中啖子本生的画卷形式、连环画形式及异时同图法等,认为敦煌壁画中的睒子本生并非汉代传统形式的延续,而是在印度·犍陀罗的影响之下所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敦煌壁画中的佛教故事画北朝时已逐渐形成了长卷式画面的表现方法,隋朝时表现更加细腻和丰富。同时,来自中原的绘画风格大规模地影响到敦煌石窟,新型经变画的产生就是重要的标志,而隋代的经变画仍有不少采用了长卷式画面的表现手法,反映了本土艺术的厚重传统。佛教经典的主题,由选取故事性内容以连续性长卷画面表现,改变为综合一部佛经的主题思想以大画面构图来表现佛国世界,这是佛教绘画的一个巨大变革,隋代是这个变革的重要时期。文章通过对隋代莫高窟故事画艺术的分析,来探讨佛教绘画样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敦煌壁画中的佛教故事画北朝时已逐渐形成了长卷式画面的表现方法,隋朝时表现更加细腻和丰富。同时,来自中原的绘画风格大规模地影响到敦煌石窟,新型经变画的产生就是重要的标志,而隋代的经变画仍有不少采用了长卷式画面的表现手法,反映了本土艺术的厚重传统。佛教经典的主题,由选取故事性内容以连续性长卷画面表现,改变为综合一部佛经的主题思想以大画面构图来表现佛国世界,这是佛教绘画的一个巨大变革,隋代是这个变革的重要时期。文章通过对隋代莫高窟故事画艺术的分析,来探讨佛教绘画样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壁画的发展历史研究离不开对敦煌壁画的研究,而敦煌壁画的现存遗迹中,几乎所有的布局样式与技巧都可以在唐代的壁画中找到源渊。因此唐代敦煌壁画的研究对于整个中国壁画史的发展起着前瞻后续的作用。本文试图就壁画的布局与构图方面对唐代敦煌壁画作以浅析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早期佛教绘画遗址克孜尔石窟壁画、敦煌石窟中南北朝时九色鹿经图、唐代《观无量寿经变》两侧未生怨与十六观壁画以及代表中国本土绘画形式的武氏祠画像石的分析对比,印证佛教绘画在中国传播过程中佛教绘画以传统和新需要相结合,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构图形式上,佛教绘画带来的新样式,丰富了中国绘画构图形式,九色鹿经图等壁画同我国本土绘图也有明显的联系。佛教绘画本身也在不断调整,以适应中国本土化要求。  相似文献   

6.
张莉娜 《湘南学院学报》2002,23(3):79-81,91
装饰壁画 ,是以墙壁为载体 ,以装饰建筑环境为主要目的的装饰艺术。在装饰壁画创作中 ,通过恰当的艺术语言 ,能使画面产生丰富多彩的形式美 ;此外 ,借助现代新型材料 ,采用装饰性构图 ,也能引发人们的美感和愉悦感 ,从而达到装饰壁画所追求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克孜尔石窟的艺术成就,集中反映在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的壁画里。壁画的内容包括佛、菩萨、比丘、飞天和佛传、本生、因缘故事等。克孜尔壁画与永乐宫壁画比起来,后者是经过了近1000年的历史了,这期间中国的绘画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布局、构图、线的运用方面更加成熟,更加完美,克孜尔壁画线的运用相对永乐宫壁画来说是笨拙了些,在构图方面也比较简单,在布局方面场景不是很宏大,都是以菱形格为界限的,以线条为主加之晕染上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探讨古代壁画与油画的关联,来阐明油画并不是欧洲一家独占,色彩是油画的重要语言之一,而壁画对色彩、构图、技巧等方面倒有非常的讲究,它是一种以写实与装饰相结合,具象与抽象为调和,象征与寓意相统一的艺术。全文以唐代壁画艺术为中心,从中国壁画对色彩的研究,到技法的探索,分析了唐代壁画不同时期的风格特点,最后结合唐代壁画的题材、构图、技法、用色来谈一下油画创作,进而由唐代壁画的艺术价值来阐述一下中国油画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对隋朝敦煌壁画中经变画的全面调查,试图对隋朝经变画在表现技法的发展等方面进行阐释。隋朝的经变画从表现形式上分为四类,1.长卷式构图;2.单幅结构;3.对称构图;4.以说法场面为中心的中轴对称构图。其中第四类成为唐代以后最流行的构图形式。这一形式在隋朝的最终形成,源于六朝以来山水画、建筑画的发展而带来的空间表现技法的成就,而经变画的发展也推动了后来大画面经变中空间表现的日益成熟。  相似文献   

10.
隋代中期南北一统,丝绸之路畅通,中西文化交流活跃,丝绸业和丝绸图案繁荣发展,对莫高窟装饰图案产生了深远影响。隋代中期藻井结构突破北朝模式,图案内容推陈出新,胡汉杂糅,在继承前期部分特征的同时开拓创新,汲取中原汉文化传统,同时大量融汇中亚、西亚艺术,创造出诸多兼具中原和外来风格的图案样式。这一时期藻井图案类型多样,根据图案结构和井心内容可归纳为四种形式。受中原画风的影响,隋代中期莫高窟疏体与密体画风并行,这在藻井图案中有鲜明体现,这一时期藻井图案继续向织物性华盖演变,部分图案色彩华丽、构图严谨,体现出向初唐过渡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理解壁画视觉绘画符号,如何启发学生通过壁画这一艺术形式表达深邃的思想.本文试图结合壁画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壁画教学内容设置,提出教学的新探索,从构图和谐、色彩和谐、材质和谐三方面评述壁画教学的新发展.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壁画专业人才,真正实现鉴赏、理论、创作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2.
早期道教美术出现在一些宗教石刻和陵墓壁画中。永乐宫壁画是元代道教艺术最杰出的代表,其精华是《朝元图》:面积四百多平方米,总计人物形象二百八十个。整体的构图为中心对称式,以八个主像为视觉中心而展开的“千官雁行式”的构图。设色以青绿为主,重勾色填,线条刚健流畅,是我国绘画史上的一绝。  相似文献   

13.
徽州民居外墙壁画是用以装饰徽州民居门楣、屋檐、墙角等建筑外观节点的壁画总称.其装饰艺术追求整体与局部的和谐、构图与色彩的制宜;表现题材丰富多样、内涵深刻.徽州民居外墙壁画更是因为受到当地道法自然哲学思想的影响和儒家文化的洗礼,呈现出独特的生态美学价值和极高的文化艺术气质,值得当今对其进行保护和开发.  相似文献   

14.
永乐宫壁画艺术成就卓著,艺术价值极高.表现技巧极为熟练、高超,是道教壁画的鲜明代表和杰出典范.壁画中所提供的相关资料,有助于我们研究元代绘画的发展状况.从美术创作和研究角度看,其造型、构图、笔墨、色彩、气韵等方面都给我们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5.
歙县圣僧庵壁画作为徽州宗教壁画的一部分,其题材内容始终围绕佛教来展开.从圣僧庵壁画中的《十八罗汉图》入手,分析其内容和表现手法,探讨该壁画的造型艺术和构图特点等,并进一步阐述壁画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徐渭是中国明代文化史上的一位奇才,他开创了笔墨纵恣、气势磅礴的大写意画派.他的写意水墨花鸟画纵横奔放、构图巧妙、水墨淋漓,对后世中国画的发展影响甚远.写意花鸟画是一种即兴创作,必须胸有成竹,一气呵成,构图是其中的关键.讨论徐渭写意花鸟画的构图,将徐渭的花鸟画构图与宋代传统花鸟画构图比较,重点研究徐渭写意花鸟画的构图样式以及对其构图形式语言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装饰壁画,是以墙壁为载体,以装饰建筑为主要目的装饰艺术,在装饰壁画创作中,通过恰当的艺术语言,能使画面产生丰富多彩的形式美,此外,借助现代新型材料,采用装饰性构图,也能引发人们的美感和愉悦感,从而达到装饰壁画所追求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敦煌莫高窟北凉北魏时期的壁画,从内容与构图的关系、壁画制作及绘制顺序、绘画技法中人物造型与线及毛笔工具的使用、西域壁画与敦煌北凉北魏时期壁画中人物肌肤晕染技法的不同与特点、颜料种类及敷色方法所呈现的装饰效果以及颜料的变色原因等方面,做了详细的探讨与论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藏经洞出土的壁画粉本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粉本的制作方法及粉本在敦煌壁画构图中的运用.同时,与青海东部、甘肃南部寺院壁画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了粉本在这些地区流传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绘画是一种平面视觉艺术,是在二维空间上展开的造型艺术样式.光和影一直都是绘画艺术的基础和灵魂;离开光影绘画也就失去了意义.而构图作为绘画的章法和布局,更是诸多绘画元素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理解光影和构图两种主要造型元素在绘画中的运用,有助于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