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的许多高校均开设了中国近代史课程,该课程对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爱国主义品德有很好的塑造作用.但是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中国近代史教学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比如所安排的课时不稳定、教学的方法比较单一、只重视教材而忽视教学大纲、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不能够连接上世界近代史的教学等等.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目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它表现为强烈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和高度的爱国义务感、责任感、使命感。我们培养的是跨世纪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斑人。他们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去承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重任,需要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其中,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最基本的。通过中国历史教学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激发昂扬、异彩纷呈的历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优势独具的生动教材。中国近代史教学,理应在日益深入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做出应有的贡献。为此,在教学中必须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着力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国近代史有十分丰富的爱国主义内容,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但是要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却要讲究一下方法。本文谈谈我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运用对比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些做法。 一、对比清朝统治者和人民群众对待帝国主义侵略的态度,帮助学生认识清政府投降卖国的罪行,激励学生继承和发扬爱国者反侵略的革命精神。 中国近代史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回顾我国近代八十年的历史,资本帝国主义对我国发动了五次大的侵略战争,把中华民族推向苦难的深渊。面对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史作为中国通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电大历史教学辅导中占有重要地位。学习中国近代史,可以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地抗击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和反抗封建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增强爱国主义观念,珍惜独立自主地位,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成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电大近代史的教学辅导,不仅要求学生  相似文献   

5.
一部中国近代史,充满着血与火的斗争,是中国人民所走道路的记载。对中学生进行中国近代史教学,无疑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学中,我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围绕认识帝国主义的罪恶、认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局限、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是时代的要求、认识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臾选择等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层次思想教育,做了多方面积极的探索。一、教学中紧紧把握深层次思想教育的主要问题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主要是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共产党的信念问题。同时,还涉及如何认识过去和现在,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等.为了使…  相似文献   

6.
定位·到位·固位──论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庞士让爱国主义,是最有广泛号召力和深沉感化力的伟大旗帜,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所在。爱国主义教育,既为当务之急,又系百年大计。“对全民族和全体人民来说,首先要抓好爱国主义教育。”①特别是在建设有...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近代史教育都承担着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任务,过去是如此,现在是如此,将来也是如此.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际关系的变化以及学生接受知识途径方式增多,在近代史教育中我们发现,学生的民族情绪已经产生了时代性的变化.此时应如何在近代史教学中更好地传承爱国主义教育,更加正确地引导学生的民族情绪都是我们必须正视和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近代史教育,从民族情绪的视角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的一些做法:宣传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科学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用近代史上列强入侵给中华民族造成的灾难和屈辱,激励学生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在中国现代史教学中,要讲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从而激发起学生对党的热爱和坚持党的领导的信心。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达到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9.
最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近代史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中国近现代通史性的教材为数众多。国内先后出版了范文澜、翦伯赞等史家主编或编撰的中国近代史教材,成为高等院校中国近代史教学的主要教材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读本。这些教材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出发点,为高校历史教学和青年学生爱国主义观念和民族精神的培养做出了贡献。由于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历史教材也需不断地更新。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推动下,国内出版了一大批改写后的中国近代史优秀教材。这些教材不仅吸收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精华,当然,更注重…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危机最为深重,同时也是爱国主义最为昂扬的时代。期间,中华各族儿女在忧患、抗争和求索中将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光大,进入了新的更高的精神境界,近代史上的爱国主义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为“国魂”和“民魂”。可是历史的纷繁复杂性使得近代仁人志士爱国主义言行在不同时空环境下有着不同的内容,有时甚或出现了与一般逻辑推理相矛盾的现象,不阐释清楚这些问题,就会妨碍青年学生对近代爱国主义的理解,影响整体教学效果。为此,笔者认为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应注意辨析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主战、主和与爱国主…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史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何瑞春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个历史范畴。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受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关系所制约,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而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新时...  相似文献   

12.
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代史,由于它系统地叙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记录了中国人民近百年来英勇反抗外国侵略者与本国封建统治者的斗争事迹,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喻大华建国以来,高校中国近代史课程作为历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由于与现代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倍受重视。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这一课程对几代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爱国主义品德的塑造,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这一课程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在历史教学中,我注重利用专题教学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中国近代史”专题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通过这一专题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牢记国耻;还要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史又是一部抗争史和探索史,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救亡图存,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从“君主立宪制”到“民主共和制”;从“民主、科学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到“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在探索中,中国终于找到一条正确的路。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15.
历史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做法马继红为了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觉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激发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奋发学习的热情,笔者在历史教学中,运用中国历史的丰富材料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课内校外相结合,认真进行热爱中国...  相似文献   

16.
培养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拟谈谈在“鸦片战争”一章的教学中,如何贯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 一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讲清楚,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封建半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以后,中国人民陷入了更加悲惨痛苦的深渊,民族独立危亡,国家主权沦丧,广大劳动人民不仅要承受封建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又增加了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蹂躏和盘剥.  相似文献   

17.
向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小学历史教学的目的之一。我在讲述《义和团廊坊大捷》一课时,注意利用历史事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一、重视通过乡土教材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义和团廊坊大捷,是我国近代史上无数  相似文献   

18.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就是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国家,是对党和祖国所产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责任心和民族自信心。爱国主义精神可成为推动祖国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历史是爱国主义的源泉。”祖国的历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最生动、最具体的好教材。在此,我谈一谈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是怎样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 :“尤其是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结合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 ,笔者在中国近代史第一章《两次鸦片战争》的教学中 ,为强化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了尝试。  一、在挖掘教材内涵的基础上 ,调整教材内容和教学课时。  两次鸦片战争的教材内容其内涵有两条主线。一是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经过和结果。使学生懂得两次鸦片战争的发生 ,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扩张的产物。另一条阐述的是中国人…  相似文献   

20.
贺涛 《贵州教育》2009,(8):45-45
新学期开始了,我担任八年级的历史课,本书的第一课是《鸦片战争》,这一课既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又是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认真思考本课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进一步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