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林 《海外英语》2013,(1):179-180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的基本理论,是指把平常的事物用新奇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唤醒人们的审美快感。文学中的陌生化手段是将日常语言加以变形,制造出奇喻,使人重新发现事物的美,诗歌中意象陌生化的处理使得诗歌产生独特的美感。在诗歌中诗人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就采取了这种异于常规的表现手法。约翰·邓恩在其爱情诗中对意象做了陌生化处理,这虽打破了形式逻辑可却又合乎情感逻辑,虽然加大了阅读理解的难度,可却带给读者新奇的感受和审美的快乐。  相似文献   

2.
诗歌只有依靠各种语言技巧的运用,使诗歌语言成为一种完全不同于日常话语形式的陌生化语言,才能给读者以新鲜的审美感受.穆旦诗歌的丰富和深刻,正是通过语言的陌生化达到的.作者以穆旦<诗八首>为个案,从语法和意象运用两方面采分析穆旦的诗是如何做到陌生化的.  相似文献   

3.
刘婧 《绥化学院学报》2009,29(5):103-105
庞德的诗歌语言艺术具有独特的张力之美。论文试从语言的意象美、语言的陌生化和语言的模糊美三个方面解读庞德诗歌语言艺术的张力之美。  相似文献   

4.
这节课,以诗歌的语言和意象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涵泳体悟,在诵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积极调动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对诗歌开展多角度、多层面的个性化鉴赏,同时理解诗歌中的延宕、突转、语言的陌生化等艺术手法,发掘诗歌的丰富意蕴,切实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诗歌意象语言以日常语言为基础,其审美价值的实现须借助于日常语言的概念意义,但它又不同于日常语言,是对日常语言语音、语义、语法等方面的审美变异,这种审美变异突出表现在承担诗歌意象语言主体的意象词语与形容词、动词等之间搭配的超常性上.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昌耀创作于1962年的作品《峨日朵雪峰之侧》为例,从意象的奇异与独特、语言形式上创造性使用“长句”、情感表达上与同时期的主流诗歌保持距离这三个方面来谈昌耀在中国新诗审美范式上的创造。  相似文献   

7.
艾青诗歌深受象征主义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诗歌通过象征意象体系来表达对社会宇宙的暗示,表达其光明创世的心理历程;二是在形式上,艾青学习象征主义“审丑”的反传统意象取材,采用“陌生化”的象征主义的语言表现方式,创造出“多义性”的诗歌形象。  相似文献   

8.
《乌鸦》是美国浪漫主义诗人艾伦·坡的经典爱情诗歌之一。凭借其优美的韵律、广泛的修辞、独特的意象、忧郁的基调而被广为传诵。"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之一,被广泛用于文学作品的形式主义研究。《乌鸦》也正契合了陌生化理论的方方面面,因此在陌生化视野下对《乌鸦》从三个方面——意象、语言和修辞的陌生化重新进行解读有着理论上的可行性和创新性,同时也能为更好地挖掘诗歌的艺术形式之美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狄金森是19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女诗人之一,她凭借非凡的语言驾驭能力,敏锐的观察力以及独特的思想使她的诗歌脱颖而出,远远超越同时代的诗人,创作了美国文学史上不朽的诗作。本文运用俄国形式主义学家肖克洛夫斯基提出的"陌生化"文学理论探析狄金森自然诗歌的独特魅力,主要从语言、意象、主题的"陌生化"三个方面对其自然诗歌进行分析,旨在让读者深刻体会其自然诗歌语言的新颖细腻,意象的奇特精妙以及主题的深奥复杂。  相似文献   

10.
诗歌语言区别于一般的日常语言.而古典诗歌更以其表达的陌生化给今天的中学生带来阅读理解上的障碍和隔膜。因此,读懂古代诗歌,首先彳丁一个扫除文本障碍的问题.这是走进文本的基础:同时.诗歌是一种更纯粹的语言艺术,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主要依托于对诗歌语言的咀嚼和品味。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欣赏诗歌.离不开对语言的赏析。离不开对古人造词造句、匠心独运的体会。因此.古诗教学应该以语言为切入点和依托点。  相似文献   

11.
不同于文革主流诗歌,食指的“地下诗歌”捕捉普通人日常生活点滴,关注个人情感体验,使诗歌的抒情主体与抒情客体向个人化、日常化回归;他突破主流诗坛乐观昂扬纯粹单一的抒情模式,正视精神痛苦,情感抒写丰富复杂,承续了中国诗歌含蓄、暗示、暧昧的美学传统;食指以高度个性化的语言形式与意象营造冲破时代精神与语言牢笼,抒写人性的美好,在诗歌中恢复了人的尊严。  相似文献   

12.
古代时期中国文学在欧洲的传播之旅,成为中国文化进入西方的重要方式,以“四书”为代表的散文,《诗经》为代表的诗歌,在中国古代都已进入了欧洲人的视野,在西方人面前展现了中华文明的灿烂形象,但是由于文化的隔阂和自我文化的优越感,西方人(欧洲为主)对中国文化存在偏见,使中国文学的欧洲之旅陷入了“东方学”的视野之中,成为西方想像与描述中国的基础材料,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制作、驯化、建构了中国文化与文学形象,所以中国文学的欧洲之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误读、误用,以至肢解、歪曲。  相似文献   

13.
在众多的古典诗词当中,由于"物我"隔阂的存在,加之古人多以"兴趣"、"神韵"论诗,成为读者阅读和鉴赏的障碍和"烟雾弹"。以"物我对照"的角度去审视作品,就能化"物我"的隔阂为"物我"的联系,这里归纳了"物我对照"的四种基本鉴赏方法,并对其审美特点做出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余光中的诗融会了西方现代文化的灵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在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之间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现代主义诗歌的创作道路,具有鲜明特征。在内容上,表现出强烈的“中国情结”和“乡愁母题”特征,体现出强烈的中华民族意识和坦诚的人生情怀。在艺术上,将西方现代诗艺与中国传统诗歌精神相融合,一方面受西方象征主义、存在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借助于中国古代诗词传统的联想、象征手法和结构的优点,在表现现代人自身的主体意识方面有很大的突破。他的诗构思巧妙、想象丰富、追求诗的整齐,讲究诗的和谐,强调诗的节奏韵律,创造了与中国语言文字特点相结合的民族化的诗歌艺术美,赋予了现代新诗活力。  相似文献   

15.
余光中的诗融会了西方现代文化的灵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 ,在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之间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现代主义诗歌的创作道路 ,具有鲜明特征。在内容上 ,表现出强烈的“中国情结”和“乡愁母题”特征 ,体现出强烈的中华民族意识和坦诚的人生情怀。在艺术上 ,将西方现代诗艺与中国传统诗歌精神相融合 ,一方面受西方象征主义、存在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影响 ,另一方面借助于中国古代诗词传统的联想、象征手法和结构的优点 ,在表现现代人自身的主体意识方面有很大的突破。他的诗构思巧妙、想象丰富、追求诗的整齐 ,讲究诗的和谐 ,强调诗的节奏韵律 ,创造了与中国语言文字特点相结合的民族化的诗歌艺术美 ,赋予了现代新诗活力  相似文献   

16.
知识分子写作以其优美高雅的气质风貌“徜徉”于20世纪90年代光彩夺目的诗歌百花园。深受西方象征主义影响同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臧棣以其敏锐的对生活的智性观察和精湛多变的诗歌技艺在新诗发展中独树一帜。但由于他过分关注琐屑的日常生活难免造成视野的相对狭窄,如何在贴近生活的同时保持其“精英立场”无疑是90年代知识分子写作所面临的不能逃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庞德被誉为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发明者",对中国古典诗歌极为推崇。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研究和译介,庞德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从而使自己的诗歌创作理论和实践日臻成熟。本文拟从比较文学的视角,介绍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译介以及中国古典诗歌对庞德诗歌创作的影响,揭示庞德与中国古典诗歌之间的渊源。  相似文献   

18.
莫砺锋教授的《莫砺锋诗话》突破了传统诗词研究专著的局限性,将自己的人生体验熔铸其中,使古典诗词穿越时空,沁入到当代人的心灵中,使诗词焕发出活泼的生命力,读来亲切而有感染力,达到一种"人诗合一"的境界。这种对古典诗词的解读方法使古典诗词"飞入寻常百姓家",有利于古典诗词的传播,使古典诗词获得了新生。  相似文献   

19.
朱良 《高教论坛》2003,(3):169-172,175
从中国文化对布莱希特戏剧实践和理论的影响这一视角,分析了布莱希特戏剧实践创作上的东方渊源和特色,探讨了中国文化对构建布莱希特史诗剧戏剧理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庞德是二十世纪初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他在1912年发起“意象派”并推行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主张。在接触并翻译了一些中国古典诗歌后,庞德将其归纳成集,也就是1915年出版的《华夏集》。在创作《华夏集》过程中,庞德深受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在后期的创作中对诗歌语言、表现手法等均做了大胆的创新。而这种影响在《华夏集》中已初露端倪。本文试通过分析《华夏集》的艺术特点,探讨中国古典诗歌对庞德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