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体阅读思考] 一、本文有几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 二、在论证分论点的基础上,是怎样推出中心论点的? [阅读入门指津] 1、这篇文章是怎样开头的?有何特点? 提示:与一般议论文开篇点题的写法不同,本文没有开门见山地摆出中心论点,展开论述,而是用“一个人总有他的长处和短处,优点和缺点”一句总括,提出文章的两个分论点,表明文章将从优  相似文献   

2.
[总体阅读思考] 这篇课文是针砭时弊的议论文。读时,要弄懂如下问题: 一、作者对“说”所持的态度是什么? 二、从哪里看出作者在立论的角度上与众不同?但为什么又说“言行一致”、“多做少说”和“切勿‘口惠而实不至’”全然在理? 三、作者是怎样亮出观点的?有什么好处? 四、作者给少说为佳的好好先生画了一幅什么像?意在说明什么问题?对文章有什么作用? 五、这篇文章是怎样从正、反两方面对照进行论证的?这样论证有什么好处? 六、这篇文章在论据的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语  相似文献   

3.
[总体阅读思考] 这是一篇人物通讯,发表于1989年8月28日的《光明日报》上,写的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和学者钱学森的感人事迹.文章一发表,即引起全社会的震动。阅读这篇文章,要从以下几点去思考: 一、钱学森在哪些地方值得中国人骄傲?结合社会现实,体会文章发表的意义。二、作者是如何在有限的篇幅里,描写了钱学森不平凡的生活经历? 三、文章在写作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总体阅读思考] 本文是一篇评论文章,属议论文。阅读本文应思考下列问题:艰苦奋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提出这个问题?作者怎样从新的高度赋予这一优良传统以时代的特色?本文结构如何?写作上有何特点? [阅读入门指津] 一、通览全篇,把握结构。议论文的结构一般分为: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而且三部分分别承担着提出、分析、解决问  相似文献   

5.
今年的高考全国卷现代文阅读试题,要求考生阅读两篇文章,一篇科技类,一篇文艺类,这是一个创新。但笔者在仔细阅读了第30题的试题和答案后,觉得有值得商榷之处。这道题原文是:“我国竹画从整体上看(不是指某个画家)有哪些主要特点?根据这段文字简要  相似文献   

6.
[总体阅读思考] 一、这是一篇说明想象作用的说明文,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主要采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 二、作者在说明想象作用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说明了想象的产生、想象的特点及进行科学想象的条件,这与说明中心有什么关系? [阅读入门指津] 这篇文章属于阐明事理的科学说明文,比较难理解,下面先就课文中涉及到的几个名词术语作一些解释。  相似文献   

7.
一、总体阅读思考一、从文题看,你能知道这篇文章的文眼吗?副标题有什么作用? 二、作者“有感”的“感”主要指什么?他发了哪些“感”! 三、历史是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中该得到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总体阅读思考] 阅读本文,需要理解、掌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作者是怎样描绘沿途所见景物的?每幅画面有什么特点? 二、标题中的“偶拾”二字是否说明作者笔下的景物纯系偶然所得?为什么? 三、作者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怎样运用众多的比喻“状难言之景,如在目前”? [阅读入门指津]  相似文献   

9.
[总体阅读思考] 阅读这篇文章,首先必须搞清:欣赏者再创造的中心是什么?也就是他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一般说,感受最深的,往往是再创造的中心,实质上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尽管它不象一般论文的中心论点那样表现。其次要搞清楚:它是如何进行再创造的?联想了些什么?补充了什么?比原文富了哪些?增加了欣赏者哪些个人的体验?英国的戏剧大师塑造了哈姆雷特这个艺术典型,但是有位评论家却说:“有一千位读者,就会行一千个哈母雷特。”这句话说明了这样一个真理:作家在写作时,在进行艺术创造;读者在欣赏作品时,同样也在进行艺  相似文献   

10.
[总体阅读思考] 这是一篇介绍中山陵陵园建筑及其特征的说明文。可围绕以下问题进行思考: 一、本文是介绍中山陵的,为什么第二自然段用一多半的文字写钟山的地理形势、优美景色? 二、陵园的设计方案是怎样入选的?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有哪些特点? 三、第三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基本上达到了表现陵园庄严气氛和不朽精神的要求。”这句话有无毛病?如有该怎样修改?  相似文献   

11.
【总体阅读思考】这是一篇人物通讯。题目怎样理解?副标题与正标题的关系怎样, 主体部分的三个小标题是三个人物各自说的话,这些话从怎样不同的角度反映出他们这些赤子对祖国的态度? 三个人,属于三种类型,文章是怎样把他们组织到一篇文章里来的,文章的主题包含着怎样的时代特征? 文章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特点? 【阅读入门指津】题目,“悠悠赤子心,殷殷报国情”,忧思重重  相似文献   

12.
[总体阅读思考] 自读这篇课文,应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本文在介绍“花粉”时,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介绍有关知识? 二、在说明过程中,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三、在通篇文字中,什么地方体现出了与记叙文的明显不同? [阅读入门指津] 1、本文很短,仅有5个自然段,不足一千字,请仔细阅读,并划分层次和概括大意。  相似文献   

13.
[阅读提示]`` 读完这篇文章,心里似乎堵着什么东西,愉快不起来.是什么让父亲心事重重,总也不能轻松下来?顺着这个问题我们真应该好好想想.  相似文献   

14.
导语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让岳阳楼名扬天下,也让范仲淹、滕子京等人声名远播。那么,在这篇文章的背后,都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下面这三篇文章,能帮你更好地阅读《岳阳楼记》,"阅读"范仲淹、滕子京。  相似文献   

15.
地理(二则)     
[地理1] 下图是一张世界能源剩余区和短缺区的分布图,图下是世界能源消费的变化表。看图表思考: (1)世界上能源短缺的国家主要有哪些,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什么差异?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有什么特点?  相似文献   

16.
[总体阅读思考] 导读这篇文章可提出这样几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进行思考。一、本文开首为什么先从一部题名《雪朝》的诗集写起?这部诗集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作者据此提出了怎样的设想。这段文章主要想说明什么观点?这个观点是怎样提出并加以阐明的? 二、文章第二段是叙写作者与朱先生的初遇及其交往的,试说明:作者与朱先生是何时何地初遇的?初次交往朱先生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与后文所写内容有何关联? 三、第四自然段是写朱先生待人的“公平,没有偏见”的。文章用了哪些事例来写这一点?哪是概括事例?哪是具体事例?这样结合来写,对表  相似文献   

17.
[总体阅读思考] 一、本文主要是针对哪种错误倾向而写的?文中阐明了哪些主要观点? 二、根据议论文一般的结构方式,想想本文的引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应如何划分? 三、文章是怎样引出中心论点的?开头三段关于科学和文学的分科、分界的论述,体现了些什么观点?由此引出中心论点有什么好处? 四、提出中心论点后,紧接着引用鲁迅给颜黎民的信,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五、本文是从何入手,从什么角度展开对“重理轻文”不良倾向的分析论述的? 六、作者批驳了哪些造成偏科和忽视语文学习的错误认识和偏见? 七、三位老科学家的事例为什么会令人信服? 八、简要说明文中分析论述部分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阅读入门指津] 一、弄清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具体针对性。议论说理性文章总是有感而发的,它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本文就是为纠正学生中存在的偏科现  相似文献   

18.
阅读出招:这篇短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你从中懂得了什么?短文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阅读接招:这篇短文主要写“我”通过仔细观察找到了爸爸在南风天咳嗽的原因。从中懂得的道理是多方面的:从查病因上,懂得了要像父母爱自己那样爱父母;从病因的根源上,懂得了  相似文献   

19.
[总体阅读思考] 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议论文。它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恰到好处”。全文是怎样围绕论题来展开论证的?试就以下问题进行阅读分析: 一、全文共四段,是怎样围绕中心论题来做文章的?各段的大意是什么?相互之间有什么逻辑联系? 二、什么是“恰到好处”?文中举了哪些事例作说明?从文章里划出表示“恰到好处”的关键性语句。三、列宁说的“只要向前再多走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同“恰到好处”有什么论述关系?用了哪些事例说明“过了头,常常把好事做成坏事”的道理?  相似文献   

20.
【总体阅读思考】这篇通讯篇幅不长,语言明白如话,学生自读基本上没有文字上的障碍,故阅读时可从弄清以下问题入手。一、本文可分几部分?各部分主要写了什么?怎样归纳全文中心思想? 二、本文第一部分(引子)的第2段和第五部分最后一段在结构上各有何特点? 三、本文中语言上有何特色? 四、本文有哪些写作方法可资借鉴? 五、作者主要是通过什么手法来刻画主要人物宋福林的? 六、学习本文对人们有什么启迪? 【阅读入门指津】各题提示如下: 一、本文可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开头两个自然段)叙述“小草沟村”的地理位置、环境、由来及其生活状况,为后文的叙写做了必要的铺垫和交代.第二部分(正文第一节)写宋福林带领“青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