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裕固族原生态歌舞体现出少数民族自然质朴的感受,也让其艺术形式产生了独特的风格和魅力,逐步让该舞蹈形式被大众所熟知.首先介绍了裕固族原生态舞蹈的特点,然后对裕固族原生态舞蹈教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从裕固族地域文化、人文环境和语言差异三个方面对裕固族原生态舞蹈教学进行了简介.  相似文献   

2.
《河西学院学报》2019,(4):29-33
以裕固族民族健美操的创编为切入口,对裕固族健美操的编排设计进行研究,将具有裕固族特色风韵的动作与健美操动作相结合,提炼出具有裕固族风格的操化动作以及节奏规律,随之创编出带有裕固族特色的民族健美操成套动作。为健美操能够与民族舞蹈相结合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更好的推广全民体育健身活动提供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每一个文化悠久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都形成了属于各自的生活习惯,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本民族传承下来的反应本民族的文化特性、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的舞蹈。其中作为甘肃特有的少数名族之一的裕固族,则是一个有着古老灿烂文化的北方少数民族,并且还是回纥后裔中的一员,由此必然也有着底蕴深厚、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因为裕固族文化的传承都是靠祖祖辈辈言传身教并没有留下文字,所以其中最能够生动、贴切的体现裕固族传统文化的就是舞蹈,是流淌在裕固族人民的血液中。从而显露出裕固族的传统文化、风俗民情、宗教信仰和文化审美,以及深藏在裕固族人民心中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4.
浅谈裕固族舞蹈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一个民族都有他们的生活习俗 ,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创造、创编的民族舞蹈 ,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特点。因此 ,对裕固族舞蹈的形成和一些基本动律特征 ,通过查阅资料 ,观看大量的裕固族舞蹈作品 ,结合个人对各类舞蹈的动作分析 ,进行表述 ,以便达到同行共同探讨研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翁彬彬 《甘肃教育》2012,(12):58-59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拥有各自的民间文化和民间风俗。各个民族因所处地域、宗教信仰、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的不同,其民间舞蹈也各具特色,每个民族的舞蹈都有着各自的表现形式和动态特征。甘肃省少数民族的舞蹈品种虽然稀少,但却风格迥异。作为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的裕固族拥有着独特的民间风俗文化,并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下面,笔者就从裕固族的历史概况及民间文化等方面来对其舞蹈的表现内容和动态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传统上裕固族是一个游牧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由射箭、赛马、摔跤组成的“草原三技”.本文从裕固族历史发展的追踪出发探寻了裕固族“草原三技”的渊源及演变发展,以求促进裕固族传统体育的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甘肃河西走廊的中部,雄伟的祁连山北麓,居住着历史悠久的裕固族。裕固族人口为12297人(1990年人口普查数),其中近90%聚居在肃南裕固自治县境内的康乐、大河、明花、皇城区及马蹄区的友爱乡,其余住在酒泉黄泥堡地区。 裕固族自称“尧乎尔”、“西拉玉固尔”。历史上曾被称为“黄蕃”、“黄头回鹘”、“萨里畏吾”、“撒里畏兀儿”等。1953年经讨论协商同意、取与“尧乎儿”音相近的“裕固”(兼取汉语富裕巩固之意)作为自己民族的名称。 由于历史的原因,裕固族使用三种语言:居住在肃南自治县西部的使用阿尔泰语系…  相似文献   

8.
反思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究行为,通过反思可以明白过去和现在的不足。以求对现在和将来进行弥补。本文以裕固族聚居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教师近三年主要的裕固族教育研究论文为例,通过对研究主题、研究内容、学术规范、研究观念的反思,提出了由“应然”式研究向“实然”式研究转变、由零星的研究向系统的研究转变、由数量的增加向质量的提高转变等对策,以求促进裕固族教育研究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包括舞蹈教育在内的艺术教育已得到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支持,然而在人口较少民族——裕固族聚居区的学校教育中却存在一种显性矛盾,即一方面儿童青少年对艺术教育的需求较为强烈,希望能通过教育习得发挥能歌善舞的"艺术特长",另一方面是学校及社区对艺术类科目教学的价值贬低和随意安排。乡土教材《裕固族舞蹈》的出版,不仅仅是一本为了发展民族艺术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乡土教材编竣问世,还是裕固族聚居区教育变迁和文化自觉的象征。  相似文献   

10.
元明敦煌与裕固族的历史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忽必烈至元十八年(1281)以后,大批察合台系诸王及其部民涌入河西,并被安置在瓜州、沙州、哈密一带,从而大大改变了当地的民族成分。由于他们长期镇戍西部,在与中亚诸叛王的对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河西西部逐渐成为他们的分地,瓜、沙一带为察合台之孙出伯的分地。过去,学界公认今裕固族是以明朝内迁关西七卫各族融合形成的,主源是撒里畏兀儿,蒙古族是汇入的最大支源。而我们的研究表明,蒙古族也应是裕固族形成中的主源。裕固族著名叙事民歌《尧呼儿来自西至哈至》中的“西至”、“哈至”就是汉语沙州、瓜州译成阿尔泰语系语音后再译回汉语的过程中音变的结果,沙州、瓜州是裕固族东迁的起点。而裕固族民谚“天下头目都姓安”,也说明裕固族东迁前的居地就在敦煌。  相似文献   

11.
舞蹈是一种社会审美形态,是人类最早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创作人对社会的一种主观审美,同时也是人们娱乐、社会交往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本文首先对舞蹈作品的特性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从主题、题材、人物、环境、情节五个方面阐述了舞蹈作品的内容,最后以裕固族舞蹈作品为例进行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舞蹈是一种社会审美形态,是人类最早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创作人对社会的一种主观审美,同时也是人们娱乐、社会交往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本文首先对舞蹈作品的特性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从主题、题材、人物、环境、情节五个方面阐述了舞蹈作品的内容,最后以裕固族舞蹈作品为例进行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舞蹈是一种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的艺术。它有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生活中舞蹈随处都在,清晨的街心公园、夜晚的舞厅、联欢会上……舞蹈可以使舞者的身心全面发展,动作协调,振奋精神,净化心灵,带给人以美的感受。舞蹈教育则是让美在人们的心里传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启迪艺术灵感。经过舞蹈教学多年,我感觉做好舞蹈教学工作不容易,应当把训练、表演、欣赏、创编乃至舞蹈评论等结合起来进行,而不是只局限于某一方面。那么在舞蹈教学中,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兼具舞蹈艺术的“情”、“意”、“境”,使他们在艺术的大舞台上能够“轻舞飞扬”呢?  相似文献   

14.
裕固语是居住在甘肃省肃南自治县裕固族的民族语言。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明花乡裕固族村民裕固语的“听”“说”能力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裕固语具有一定活力,但语言转用现象普遍,裕固语使用范围逐渐缩小。大多数裕固族村民母语“听”“说”能力保持较稳定,能用裕固语熟练地进行交流。SPSS22.0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不同群体裕固族村民母语“听”“说”能力差异较大,呈现出退化的趋势,代际语言能力差异明显。语言态度、族际婚姻和语言环境对裕固语的使用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裕固族在历史上一直以口传方式传承文化传统,但是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兴起了建家谱现象.此现象是裕固族第一代知识分子退出历史舞台后,对“地方知识”的重视和“文化自觉”的产物.虽然家谱文化尚不完备,但是昭示着游牧民族“口承文化”文本化的一种诉求.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具有特殊的"濒危性",要使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保护层面,而应当与利用、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地实施保护性开发。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对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作了较为客观的分析,并就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的对策,从实施原则、方法、措施以及注意的问题等方面作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裕固族教育研究虽然历史短暂,但近十年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从“领域构建”的基础工作着眼,对裕固族教育研究的性质和定位进行探索十分必要.从整体来看,开展裕固族教育研究意义重大,因为它与裕固族通往“文化自觉”境界的两条最基本的路径——发展优质教育和构建研究能力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8.
顾嘉堪布和他的民族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嘉堪布,原名罗桑青利嘉木错,生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积劳成疾,圆寂于甘肃酒泉钟楼寺。关于堪布的族属,说法不一,有说是藏族,堪布本人也称自己为“藏人”;也有说是裕固族的,《裕固族简史》及《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辞典》皆称是。察其祖属,父名索南彭楚,藏族(当时俗称“黑番”);其母名东科尔髻儿,为裕固族(锡喇回鹘儿,俗称“黄番”)。可见,堪布是藏族与裕固族共同的后代,也是祁连山北麓裕固族、藏族等信仰藏传佛教的少数民族共同的宗教领袖。顾嘉堪布九岁入马蹄寺学经,十七岁到青海互助佑宁寺师从土观呼图克图,二十五岁回到今肃南慈云寺,主持红湾、慈云、莲  相似文献   

19.
第一届裕固学研讨会召开,专家学者围绕“历史、文化与认同”,梳理裕固族形成历史、文化认同与建构中的问题,总结学校开展民族教育的经验和规划,探索裕固族语言传承的途径,探讨裕固学之意义、裕固学之支撑以及未来指向,必将对提高有关裕固族研究的整体性、综合性产生启发意义,并最终以裕固学的成果推动人口较少民族研究乃至内亚研究。  相似文献   

20.
舞蹈作品需要体现意境美,其实现途径为:在虚实结合中塑造意境美,运用艺术手段展示意境美,通过舞台艺术营造意境美。只有将创作者的主观情感灌注在舞蹈中,把“形”与“神”、“情”与“景”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创造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