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近年来,语言迁移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研究的范围日趋广泛而深刻。语言迁移通常是指学习者已有的语言知识对第二语言习得所产生的影响。它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指已有的语言知识对第二语言习得起到的积极与促进作用的现象,负迁移是指已有的语言知识对第二语言习得起到的干扰与抑制现象。在母语的影响下,不同的学习者可能会呈现不同的学习特点。但是,我们在调查使用过程中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负迁移现象都会对学习者产生消极的影响,也会有一定程度上的正面影响。本文着重分析负迁移对二语习得的正负面影响,从而使教师和学生更全面的掌握教与学的方法,巧妙的转换负迁移的负面影响,促进二语习得。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第二语言习得(以下简称二语习得),通常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学习。二语习得的两个主要研究目标是描写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整体语言能力和各项具体语言技能的习得和发展过程,并解释学习者为什么能够习得第二语言以及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第二语言习得系统主要是研究习得的本质和过程,重点剖析母语语言输入、输出,个人差异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变量与第二语言习得结果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在习得过程中,语言输入与输出对学习者最终所能达到的理解和运用第二语言的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选择输入材料,捕捉输入机会,促进学习者对语言的吸收,并积极创造轻松和谐的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进行更有效地输出,从而提高学习者的第二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8,(8):187-188
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学习者母语的影响这一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在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共同的习得顺序研究中,在母语和目标语言的不同从而对语言习得的影响,这种语言迁移现象这一研究中依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从母语迁移的种类、领域、主要条件以及特征倾向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浅谈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5.
母语迁移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母语迁移研究真正成为国内语言学界。尤其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话题仅仅是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的事情。近年来,我国的外语界对语言迁移现象的研究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涌现出大量有关语言迁移的论文、论著。但目前研究重点大多停留在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中,忽略了教师语言在教学中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第二语言习得,通常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学习。它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大概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主要研究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和结果,其目的是对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进行客观描述和科学解释。国内外语言教学研究表明,语言能力是后天习得而成的,而情感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的成功与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正确处理与利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7.
第二语言习得的特性是指这种习得不同于该语言作为母语或第一语言习得,即儿童习得自己的母语时的特殊规律性。充分认识第二语言习得的特殊规律,对发挥和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优势,使他们收到理想的学习效果都有促进作用。本文在回顾第一语言(或母语)习得理论的基础上,对母语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在以下方面作了对比:(1)动机;(2)环境(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和方式;(3)过程(语音,词汇,句子);(4)年龄;从而得出两种习得之间的相同点及差异,相同点反映出语言习得的普遍规律,而两种习得之间的差异正是第二语言教学中应引起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8.
普遍语法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所扮演的角色依然众说纷纭。本文采纳的观点是普遍语法对第二话百习得仍起作用,但这种作用的发挥受到学习者母语的干涉。本文就第二语言习得的参数再谩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这个参数再设过程中,学习者母语的参数设置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第二语言习得的参数再设区别于学习者母语的参数设置。  相似文献   

9.
第二语言习得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该学科系统研究习得的本质和过程,重点剖析母语、语言输入、语言输出、个人差异、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变量与第二语言习得结果的关系。该学科中的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理论对学习者正确理解和运用第二语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这一理论的论述探究该理论在外语教学应用中的意义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欢 《教书育人》2006,(9):60-61
一、对基于功能主义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范式的解读 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常略作SLA)是研究语言习得过程、习得环境和习得规律以发展第二语言或英语能力的过程,期望由此得出的成果能有助于语言教学(J.Richards et al:1985)。由于作为表意工具的语言具有双重属性,即内在属性(指语言所具有的规则体系的形式结构)和外在属性(指以人际交流与沟通为目的的语言功能),所以出现了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范式的不同取向(目前,对第二语言的研究领域主要有学习者所学语言的本体特征、学习者外部因素、学习者内部机制和语言学习者自身)。  相似文献   

11.
母语思维是二语习得领域关心的问题。从语言学习的本质、母语学习对二语习得的内在联系来看,母语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二语习得,因此在ESL课程设计中,应充分发挥母语的正迁移作用,其中涉及到语音、词汇、句法等多种层面。  相似文献   

12.
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事习得离不开母事对它的影响,有证据表明,母事对二语习得有正向迁移,也有负向迁移。同时,实践也证明,母语水平的高低对二语习得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都意识到母语对二语习得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文章着重从母语思维与母语知识两个角度分析了母语对二语习得的积极作用,并对相应母语策略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影响的有关研究,探讨了母语在二语教学中的作用,母语对二语作文的影响以及母语在二语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作用。并指出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个体对母语和第二语言的认知存在差异性,缘于个体抓住了母语语言习得的最关键时期并以极大的信息量早早地占据了大脑言语中枢。输入大脑的语言信息并与脑语言细胞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大脑构建了母语语言认知构架。当第二语言信息滞后地进入大脑言语中枢时,个体也试图去构建第二语言认知构架,因受母语认知构架的负迁移,构建过程异常艰难。因此,个体运用第二语言时也不能象运用母语那样自然。  相似文献   

16.
幼儿习语向来被认为是语言学习中最成功者的范例,虽然幼儿习得母语的过程与大学外语学习的过程有所不同,但我们借助幼儿母语习得研究的成果,可以从中得到不少启示,可以对外语学习的过程、现象有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学与实践。  相似文献   

17.
再论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正负迁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既起着积极的作用,又起着消极的作用,既能帮助第二语言学习,又能妨碍第二语言学习。因此,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存在正向迁移,又存在着负向迁移。对此,应正确加以处理。  相似文献   

18.
母语迁移现象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成为众多语言学家们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母语文化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作用,产生于文化背景对语言学习的干扰。教师应关注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积极探讨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内容,以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9.
母语负迁移现象是二语学习者的障碍和二语习得研究的对象.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在翻译中出现的错译、误译大都是由于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特别是汉英翻译中多余词汇的现象,是母语负迁移的明显表现形式.文章通过分析汉英翻译中出现的多余词汇现象,提出了相关的翻译方法、对策以及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