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9 毫秒
1.
据悉,某地区为了狠抓教学质量,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备课笔记大抽查活动。最后张榜的结果自然是谁的备课笔记写得多、字写得认真就成了大张旗鼓表扬的对象,而备得少、“看不懂”的备课笔记就成了被棒杀的“落水狗”。  相似文献   

2.
我们东坝小学一共有十四位教师。过去虽然也备课,但是有的老师以为备与不备差不多,有的老师把参考资料抄录一番,有的老师备了课,上课时不顾学生,照读下去;因此,备课工作在教学上所起的作用很小。上学期中,由于老师们通过了有关文件的学习,对于备课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关键,开始有了认识。因此,半年来的备课工作,开始有了些进步,得到了下面几点体验: (一)要认真做好教学笔记:如杜悦义、傅廷兰等老师,经常把学生作业上的错误,记入教学笔记中,作为备课时检查复习的内容。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方面可以从学生的错误中找到自己  相似文献   

3.
备课,就是课前的必要准备,是每位上课的老师,无论教哪门功课,都预先有的一番计划与准备。笔者认为语文的备课,一般包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钻研课文和了解学生两个方面,以及弄清本课的教学内容及其在本教学单元以至本册教材中有什么作用,明确本课教学目的要求和课文的重点、难点、确定教学方法等。有的课需要借助实物来演示进行直观教学,还得准备必要的实物、教具、图片等。这样既备课文,又备人,还备物,这叫“备课三要”三者都是不能忽视的。但是,在这“三备”中,重点一般应放在钻研课文上,因为不弄懂弄通课…  相似文献   

4.
在一次教学工作检查中,发现了一位中学校长的听课“备课笔记”。在校长实施教学管理活动中,方法和措施多种多样,而听课前做备课笔记却凤毛麟角,很值得议一议。纵观这位校长的听课“备课笔记”的内容,可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类是详细笔记。这类备课笔记往往是校长本人的专业或  相似文献   

5.
一提起“学习”,我们想到的第一个相关词汇可能就是“教”。这说明我们的想法已经僵化到了一定程度了。不管是大学教授,幼儿园的老师,还是家里的父母,都一心只想着怎样才能教好学生或孩子。给大学生讲课时,我觉得备课备得很充分,讲得好的话,  相似文献   

6.
汪叔康 《辅导员》2013,(6):10-11
一、备课现状堪忧教师工作负担重.压力大.使得他们日复一日地传统备课受到严峻的挑战。每日的备课无疑给教师带来了更大的负担.因为花的功夫太多.有的教师教好几门课程.就要备好几门课。即使是以前教过的课程也必须去重新"备".旧的备课笔记是不许用的。这样教师每天花在备课上的时间是很多的.大部分数学教师都是回家去备课。的确.不管哪级管理者检查教师的业务时,教案是必查的内容.教案的书写认真程度、教案的环节是  相似文献   

7.
章校长和杨教导主任听了李老师的三堂历史课。课后,向李老师提了几点意见,其中有这样一条:“教者备课是充分的,从上课开始到下课止没有看一次课文和备课笔记;但由于讲的内容太多,没有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很少启发学生思考,形成教者一人活动的‘填鸭式’的教学的偏向;同时,又因讲得太快,学生不容易掌握知识,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第二课和第三课提问时,每堂都只有两个学生举手,回答得也不完整。”李老师很不开心,红着脸,怏怏的说:“‘梅兰芳唱戏’,‘戏’唱得再好,看戏的人不识戏,就成了问题。我很怀疑,是梅兰芳的‘戏’唱得不好,还是看戏的人不识‘戏’呢!”  相似文献   

8.
说有准备的话 常听有的校长说"我也没准备什么,随便说两句吧……"老师讲课要备课,校长讲话也应该"备课",一定"准备好"了再说.庄子说"水之积不厚,则负大舟无力".校长认真备课的过程.是个积累的过程,也是提高自己"水位",对自己管理思想进行梳理与升华的过程.严格来说,校长在各种各样的会议上讲话,都应该像老师备课一样严肃对待.校长要充分用好自己的行政话语权,要知道,站在校长位置所讲的每一句话,表面看来是个人行为,实质上是国家行为,校长是代表国家管理学校、引领师生成长的,所以要备讲稿.  相似文献   

9.
四个学期以前,我校就开始了备课工作,备课工作已经逐渐变成了每位老师的良好习惯。在加强领导,相互帮助督促之下,备课工作逐渐有了改进,也逐渐显出了备课工作的功效。下面介绍我校四位教师在重视备课工作后改进教学的实例。1 郑如玄老先生,五十几岁了。他的备课工作做得挺“认真”“细腻”。老先生不是一大清早,就是晚间在火油灯下研究教材,写好他的六年级语文备课笔记。他除了写学校里规定的一本外,还自备一本“详案”,  相似文献   

10.
终生备课     
报载:一个有30年教龄的老教师,他的课讲得非常好,听他课的教育局干部和外校老师问他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他说:“对这节课,可以说我准备了一辈子;而对这节课的教材,只用了大约15分钟。” 如果我们把直接准备叫“小备课”的话,那么终生备课就是“大备课”。 所谓“大备课”,就是教师为了教好书,育好人,在自己从教的整个生涯中,日出日落,花开花谢,以自己全部的心血和汗水,永不停息地去学习知识,积累知识,去研究教学和提高教学。一句话,教一辈子书,备一辈子课。  相似文献   

11.
汪叔康 《辅导员》2013,(4):10-11
<正>一、备课现状堪忧教师工作负担重.压力大.使得他们日复一日地传统备课受到严峻的挑战。每日的备课无疑给教师带来了更大的负担.因为花的功夫太多.有的教师教好几门课程.就要备好几门课。即使是以前教过的课程也必须去重新"备".旧的备课笔记是不许用的。这样教师每天花在备课上的时间是很多的.大部分数学教师都是回家去备课。的确.不管哪级管理者检查教师的业务时,教案是必查的内容.教案的书写认真程度、教案的环节是  相似文献   

12.
一、备课现状堪忧 教师工作负担重,压力大,使得他们日复一日地传统备课受到严峻的挑战.每日的备课无疑给教师带来了更大的负担,因为花的功夫太多,有的教师教好几门课程,就要备好几门课.即使是以前教过的课程也必须去重新"备",旧的备课笔记是不许用的.这样教师每天花在备课上的时间是很多的,大部分数学教师都是回家去备课.  相似文献   

13.
备课中有一项很重要的环节是备学生,但是不少老师自认为对学生已经很了解,从而疏于对此项工作的研究。其实备学生很有学问,笔认为备学生必须做到以下“三个了解”。  相似文献   

14.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句话千真万确。我从参加教学工作到现在,论教龄,已有二十多年了。过去在备课时,如果碰到新教材,不消说,是要花一番大力气去备课的;如果遇到的是已教过一遍,甚至多遍的教材,则认为是“轻车熟路”,往往就掉以轻心了。例如,怎样回答学生的提问?是每一个老师在备课时不能不“备”的问题。对此,教师中一般有两  相似文献   

15.
石东方 《物理教学探讨》2001,19(9):12-12,29
备课通常分为三个环节:“备教材、备实验、备学生”.备教材、备实验我们把它称之为“静态备课”,而把备学生称为“动态备课”,很明显,教师只有在备课时采取动、静结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仅就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进行“动态备课”.  相似文献   

16.
认真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笔者认为备课时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经过深思熟虑,写出行之有效的施教方案。备阅读──入境悟情有些老师在备课时,往往只满足于对课文字。词、句、段等基础知识的肤浅理解,不经过研究分析照抄“教参”,不愿在“读”字上下功夫,这是备课中的一种失误。备课一定要认真反复阅读课文,这是硬功夫,真功夫。多读,才能准确地把握课文内涵,正确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多读,才能把握行文的思路,摸清文法的难易。黑龙江省特级教师白金声在备课时,十分注重阅读课文。他认为,备一篇课文孩子们被深深地打动了。当…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教师的备课已从“备教材”走向“备学生”,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其实,备教材与备学生并不矛盾,备教材是备学生的重要手段,关键是教师不能为教材所限,要学会“用教材教”。笔者认为,“用教材教”主要是指教师备课过程中要对教材所涉及知识进行深挖与拓展。下面以“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中的曲辕犁为例,谈谈自己在备课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8.
“集体备课”有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备 课历来是教师最主要 的工作之一。作为教学活动的准备阶段,它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和保证。平时,由于教学工作的繁重和教师思想上对备课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很容易使备课流于形式。因此,改进备课方式,使“备为查”变成“备为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根据我们在工作实践中摸索出的经验,实施集体备课、把握住关键环节,能够有效地提高备课质量。 1. 时间的确定。由于学校的生源好、任务重,所以每位老师的工作量都接近满负荷,但既然要集体备课,就需要同一教研组的几位老师坐下来共同探讨。因此,我们在接…  相似文献   

19.
周蓉 《快乐阅读》2013,(11):121-121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老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所以,老师们都很重视备课,舍得在上面花力气。我们要落实新“课标”理念,使自己的教学出现新气象,就必须从备课做起,让备课拥有新思维、新方法。想要把课上得精彩,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我认为必须做到:了解把握课程标准,吃透教材,深入分析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去进行备课,做到教材、教法和学生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教师该怎么做呢?以下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李世军 《黑河教育》2011,(10):36-36
新课程改革已经大张旗鼓地进行好几年了,但我们的美术教学却还在重复着“天高皇帝远,我教没人管”的状态。我们的美术教师在教学中绝大多数是很认真地备课的,但他们仅仅是备“课”,而不是备“人”;仅仅考虑如何把教材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