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虹 《江西教育》2004,(5):34-34
在识字教学中,常常是以教师为主,带着学生逐个分析读音、笔画、笔顺、偏旁、结构,学生只是被动地死记、机械地抄字。这种教学方法,教师统得过多,统得过死,学生不仅学得乏味,更谈不上帮助他们形成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相似文献   

2.
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精湛而富有情趣的教学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语言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中常见这样的情况:教师辛辛苦苦准备了一堂课,满腔热忱进课堂,但学生听课时却提不起精神,甚至有厌倦感.备课时花了大气力,应该是种瓜能得瓜,种豆能得豆,为什么在实际教学中却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呢?其中原因很多,但最为重要的可能是教师实施教学时没能真正了解学生,没能做到心中有学生  相似文献   

4.
施忠良 《辽宁教育》2002,(10):62-62,58
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心理障碍,运用诱导启发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思考、研究,以突破障碍,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这就是点拨。它是一种教学85甲丙方法,更是一种教学艺术。一、在学生思路受阻、困惑不解时点拨,使其畅通“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于相机诱导。”学生自己能想得通、说得清的自然不必教;学生通过努力仍想不通、说不清时,表明学生正处于“愤”、“悱”状态,希望解决困难的愿望非常迫切,这就是点拨的大好时机。如图:“大正方形边长8厘米,小正方形边长5厘米,…  相似文献   

5.
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拓展教学思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想得新、想得巧.从而将学生引入创新学习的境界.这是新课程理念是否指导教师教学实践的一项重要标准。而如何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如何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也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应该思索的问题。我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采用了几种教学策略,在此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对教师的语言能力有着特殊的要求,因为优美的教学语言是点燃学生智慧明灯的火炬,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走向和谐教学艺术殿堂的途径。和谐教学要求在课堂上必须通过优美的语言达到心灵的沟通,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必须具有准确性、趣味性、哲理性、启发性,具有感染力。具体说来,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语言要准确清晰,具有科学性每一次教学,都有许许多多的话交织在一起,要把它讲得有条理性、逻辑性、科学性,才会使学生获得系统而清晰的观念,而不至于茫无头绪,不得要领。…  相似文献   

7.
耿慧青 《教育艺术》2006,(10):78-78
管建刚老师在《做一名有奋斗感的教师》中说:“教师工作是碗良心饭。在今天,教学成绩无疑是学生生存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简化、异化为分数的事,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传统教学的这种终极追求,让教学失去了和谐,现在很多学校采用量化方案,主要用教学成绩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要想得高分,你任教班级学生的成绩要优秀才行。  相似文献   

8.
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教师就必须对习惯化的传统教学进行深刻审视和反思,并在"四个转变"中实施创新教学. 一、从依赖性教学转变为自主性教学 传统教学把教学活动变成教师居主宰地位,单向地向学生传递知识,学生处于被动适应和服从教师的状态,强调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教师低估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压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认为教师灌输得越多,学生就会学得越好.  相似文献   

9.
宋海琛  王延芳 《学子》2014,(10):35-36
正一、教师应有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教学是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完成预定任务的统一活动过程,具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会越高,教学过程就会进行得很顺利,师生就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0.
快乐教学的实质,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边的积极性都得到激发。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都有一种积极的情感投入,教师教得积极,学生学得投入,学生的整个精神力量都受到激发。在教学中伴随学生获得知识的是愉快的情感体验,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刘智 《学苑教育》2012,(22):58-58
创新是一个学科知识、理论不断丰富、完善之本。在物理这一学科上体现得尤为重要。作为物理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就体现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对创新的理解,教学的实践,研究中论述了一些可行的方法。从教师以身作则,鼓励学生敢于实验,创造活跃的氛围,敢于挑战权威等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2.
课堂提问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教师运用得最广泛的一种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起始阶段,还是展开、结束阶段,有经验的教师都会用提问这一手段来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和口头表达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上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讲究课堂提问艺术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体验中,对课堂提问的类型、要求及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对远程网络教育而言,教师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网络直播课堂中主讲教师的主导作用;二是终端教学站点面授辅导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网络直播课堂中主讲教师的主导作用 网络直播课堂是远程网络教育中最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讲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主要通过信息的交流来实现,远不如面对面的交流来得直接,因此主讲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这主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14.
过去,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总是放在知识的传授上,教师总是在意学生回答问题是否正确,考试是否得高分,并以此对教学做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如果对结果不满意,则对学生进行大量反复的训练,直至学生的作业或考试成绩令教师满意为止。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态度是被动的。针对这种现象,我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的重点从知识的传授转变到对知识获取过程的指导上,努力创造一种宽松愉快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乐而忘返。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指出:“当前中学生学习压力过大,情感温暖与理解是目前学生们感到最为缺乏的稀有品。”确实,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缺乏对学生情绪、情感及个性发展的关注,把知识学习看得过重。一方面,教师承包得太多,教师代学生思,教师代学生言,教师代学生做,而学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另一方面,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权威”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缺乏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多运用移情原理,尊重学生的情感,那将会引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激情,体验学习生物学的成功喜悦,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施于学生的态度性评价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小学生向师性特点表现得突出,所以,小学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性评价也就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就必须科学、准确地把握,适时、适度地运用好态度性评价这个特殊工具。什么是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性评价呢?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评价的方法有多种,如随堂测验、课上提问、教师讲评或学生自评、互评等等。然而,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大量使用的却是对学生的态度性评价…  相似文献   

17.
徐梅琼 《云南教育》2001,(24):32-33
面对全班学生进行语文教学,学生的语文成绩会参差不齐。有的学得愉快,练得轻松,知识掌握得全面牢固,理解文章也具有一定的深度,作文写得文从字顺,思想感情表达得清楚明白,时有奇思妙语,读之可喜。然而任何一个语文教师又都得面对一部分学生语文知识较贫乏和写作能力较差的情况。这时,我们就得对这部分学生开展特殊的语文教学工作。重不重视、搞不搞好这一工作是一个语文教师师德与责任心的表现。因为,教育“有教无类”的特点不能赋予任何一个教师只教优秀生而不教后进生的权力,让所有学生都得到提高,乃是语文教师的义务。基于这…  相似文献   

18.
一、主题内涵 审视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其长处是整个教学过程都能按教师的意图展开,学生能按课本的编排顺序比较系统地接受知识。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参与是被动的,学生的精力主要用于消化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他们头脑中所反映的是教师言语的复制。这一现象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为主,所以...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学的特点是启迪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师需要深思的一个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加强学生对学具的操作训练,让他们通过动口、动手、动脑等活动启迪思维,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并且学得轻松,记得牢。  相似文献   

20.
物理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和获得知识、技能。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有时会碰到“启而不发”的现象。究其原因,问题还是出在“启”字上。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是“启”,只有教师“启”得及时,“启”得巧妙,“启”得适当,学生才能“发”得深,“发”得远。由此看来,教师掌握一些启发艺术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