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恨水是中国现代报刊发展史上的重要开拓者,他的报刊编辑思想为今人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在三十年的报刊编辑生涯中,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报刊编辑实践经验和编辑思想,在诸多方面表现出了鲜明的现代性追求。他立足于文化传统积极进行报业的现代化改良,在当时的报业界闯出了一条新路。他的报刊编辑思想显露出了鲜明的时代精神、自觉的商业意识和可贵的个性觉醒。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前期的诗评因借助现代报刊传媒而显得别开生面,整体上趋向平民化,现代传媒与诗评之间达成共赢。他的早期诗评因借助现代报刊传媒具有开放性、及时的互动性和鼓动性,最终在批评的外在形式上向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3.
李泓 《凯里学院学报》2006,24(4):109-110
张恨水在通俗小说史上取得的巨大成功得力于他成功地把握了现代报刊这一文学载体;现代报刊对张恨水在小说创作的叙事方式、叙事内容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同时,也为报人身份的张恨水赢得了一个表达自己思想文化观念、抒发艺术才情的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4.
张恨水在通俗小说史上取得的巨大成功得力于他成功地把握了现代报刊这一文学载体;现代报刊对张恨水在小说创作的叙事方式、叙事内容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同时,也为报人身份的张恨水赢得了一个表达自己思想文化观念、抒发艺术才情的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5.
朱光潜(1897-1986)先生以其在美学领域的卓越成就为大家所熟知,但很少有人注意到朱光潜先生还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报刊编辑。在他的几十年的编辑生涯中,曾先后创办、主编过多种报刊,为我国现代报刊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通过回顾朱光潜编辑生涯,对朱光潜的编辑美学思想进行了粗浅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周洪宇 《生活教育》2014,(17):15-19
正陶行知不仅是近现代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而且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新闻出版家。他在毕生开展教育活动的同时,为了大声疾呼民主与自由,创办与主编报刊多达十几种,并在一些进步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同时积极编写大众教育教材,他在新闻出版领域的贡献在中国新闻出版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认真研究与挖掘陶行知在新闻出版方面的思想与实践,可以极大地丰富对陶行知的研究,也可为当今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学者,胡适的思想理路不仅体现在他的学术著作中,同时,更多地体现在他大量的报章文字和报刊编辑实践中,编辑报刊成为他与现代中国命运紧密相连的特殊方式,他以启蒙立场关注社会现实,以自由主义的理念构建公共论坛,以负责任的态度发表见解。  相似文献   

8.
沈庆会 《文教资料》2007,(33):16-19
包天笑在通俗小说创作上的丰硕成果已开始受到研究者关注,而他在编辑领域的成就仍然被简单地划入鸳鸯蝴蝶派不为人所注意。包天笑既是小说家又是报刊编辑,在他近百年的人生历程中有着30多年的报刊编辑生涯,他曾经主编及参与编辑过多种有影响的报刊杂志,在晚清至民初文坛一度引领风骚。本文就包天笑丰富的报刊活动进行梳理和探讨,或许能使我们对其文学创作甚至以其为代表的近、现代报人作家群体获得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是伟大的宣传家,一生创办了十多种报刊,领导了三次新旧思想的报刊论战。在长期的报刊实践中,他形成了自己的报刊宣传思想,掌握了一系列报刊宣传方法。他高度重视报刊宣传的鼓动作用,但又过于夸大报刊宣传的作用。英雄史观的唯心观点决定了他不可能平等地对民众进行宣传。  相似文献   

10.
信息世界     
中国电大编辑记者协会第二届第二次常务理事会议召开中国电大编辑记者协会第二届第二次常务理事会于1999年7月1日~4日在江西茨坪召开。16名常务理事出席了会议。中国电大编辑记者协会秘书长尹伟中在会上主要就当前电大系统报刊的改革和发展、优化编辑队伍,以及电大报刊如何走向市场等问题作了发言。他指出,当前,随着国家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和加大高等教育的改革力度,电大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电大报刊在这样一个宏观背景下,要寻求新的发展。尹伟中同志总结了全国电大报刊近几年所取得的成绩。他说,自1998年以来,全…  相似文献   

11.
瞿秋白的审美趣味和批评基准与其思想变迁曲折紧密相连。作为古典文艺趣味纯正的文人,瞿秋白的文艺思想始终夹杂着中国古典的文艺趣味,但他最终仍选择朝向现代文艺思想进行艰难调适,并因此成为中国现代早期的文学家、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从贵族到小卒,瞿秋白试图着力完成古典文艺趣味的现代觅渡,其文艺思想历史轨迹对考察中国现代文艺的转折无疑具有重大发掘和体察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试论19世纪在华传教士的报刊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近代报刊业,肇始于外国人在华创办的报刊。最先来华办报办刊的外国人是一批基督教传教士。雅片战争之前,少数传教士在南洋及广州等地办了几份中文刊物,这是中国近代报刊的萌芽;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大批传教士涉足报刊业,所办刊物的数量也急剧增加。在华传教士的报刊活动,直接将近代新闻纸这个舶来品移植到中国,对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兴起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刘天华是近代中国器乐建树卓著的国乐大师,他的一生为改革国乐而奋斗不息,开拓了二胡演奏音乐之新天地,并使之成为极富表现力的音乐。还在二胡、琵琶音乐创作、教学、演奏以及乐器改革、传统音乐记录等方面,建立了重要的业绩,对民族器乐有着多方面的贡献。刘天华关于国乐改进的思想与实践,对近代及其后的中国器乐,有着多方面的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革命先行孙中山,从革命斗争实践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中领悟到新闻出版业的重要性,对近代中国出版业的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作出了宝贵的探索和指导。孙中山将“宣传主义,启牖明”作为新闻出版业的总纲,是极具实践意义的战略性举措,革命派所开创的中国近代出版史的一个高峰,也是与孙中山的具体指导分不开的,而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之后所人物有关出版业的总体构想,也成为近代中国极具价值的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15.
强化学术期刊“读者意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著名出版家、编辑家邹韬奋先生在毕生的报刊出版编辑生涯中,始终坚持报刊要"以读者的利益为中心,以社会的改进为鹄的"的办刊思想。他的以读者为根本服务对象的办刊理念,不仅在抗日救亡的30年代的报刊出版界发挥巨大作用和效果,而且对当今的一切出版媒介更具有现实意义和传承价值。尤其是学术期刊要改变一直以来重视作者而轻视读者这一认识上的偏差,将办刊的宗旨转移到为广大读者服务的思想上来。强化学术期刊的"读者意识",使其真正被读者所认可和接受,才能有其久远的生存和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6.
李大钊是中国近代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和革命家,批判尊孔复古主义,以唯物史观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是他留下的重要精神遗产之一。李大钊虽然说过激愤之语,但总体看来,他能以理性的、科学的态度对待孔子,对待传统文化。今天,重温李大钊批判尊孔复古主义的论述,学习和弘扬他的批判精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梭罗是19世纪美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瓦尔登湖》是他的代表作。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们可以从中体会他深刻的思想内涵,发现他的思想的现代价值和理论局限。梭罗是一个自然主义者,也是一个人文主义者,他离群索居的行为背后是对人类文明发展深刻的人文关怀。他以孤独的个人主义实践昭示了自然而然的生活对于现代文明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台湾作家赖和既是台湾新学运动的先驱,又是一位富有民族气节的爱国,他在五四新化运动催发下,为台湾的新诗和白话小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赖和为新学探索的一生,丰富了祖国的化宝库,他的创作实践,体现着两岸化血脉的汇流与涌动。  相似文献   

19.
唐继尧作为中国和云南近代史上褒贬不一的风云人物,一生从政从军的同时,还躬行军事教育和文化教育,为云南的近代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唐继尧对云南近代教育的贡献主要是其政治理想——成为"东大陆主人"的产物,透过他在云南近代教育史上的这些作为,可见其作为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或者旧军阀儒雅知文的另一面。他在教育认识和实践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爱国救民的情怀、开阔的现代视野、远大的抱负和知行合一、勇于实践、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是云南近代民族文化的精华,虽以军事立身,却能以文治省,神威奋勇、文武兼备、功勋卓著应该是唐继尧较为客观的历史形象。  相似文献   

20.
贺友直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连环画作家,在其60多年的漫长创作历生涯中形成了个性鲜明的艺术特色。他通过“从传统中寻找语言”,在积极吸收中国绘画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富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连环画艺术规律,创作出许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为当代中国连环画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又使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连环画这个具有时代特色的绘画类型中得到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