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英、汉语中的礼貌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貌准则是人们在交际中所要遵循的 ,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礼貌有不同的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尤其应注意这一点。本文分别论述了英语中的六个礼貌准则 (策略准则、慷慨准则、赞扬准则、谦虚准则、赞同准则和同情准则 )和汉语中的四个礼貌准则 (贬己尊人准则、称呼准则、文雅准则和求同准则 )。以具体实例说明各礼貌准则的含义及应用 ,并对英汉语中的礼貌准则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2.
"义"在<三国演义>中是最高道德准则,其价值取向,包容了"忠孝",其意又在"忠孝"之上;其根本的政治观是"以民为本"的"仁德"观,而非"尊刘贬曹"的宗法正统观.  相似文献   

3.
以现代社会学困境为背景,简要阐述了法国著名当代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产生的背景、社会实践理论及其重要概念的内涵与关系,认为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超越了现代社会学的方法论危机——二元对立思维的困境,为我们摆脱社会学领域内的各种对立,进行社会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礼貌原则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中西方礼貌原则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称呼语、自谦尊人、中庸原则与赞同准则等方面,从中可折射出中西方文化由于产生背景、民族心理特点以及思维方式等不同,而在自我观、世界观、道德观以及价值观等方面产生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顾曰国(1992)提出了与汉语文化有关的五大礼貌准则。应用此准则,可以从三个方面就英汉问候语中的礼貌进行对比研究:称呼、问候以及敬称和谦称的使用。研究结果证明了顾曰国的观点——贬己尊人和态度热情是中国特有的礼貌准则,并且是中国现代礼貌观念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崇尚谦虚知礼、卑己尊人,把礼貌看成是道德修养问题而非简单的交际策略.因此,中国人在会话交际时会不惜牺牲"真实"而保全"礼貌".根据汉语言文化有关礼貌的源与流,顾曰国总结了以贬己尊人为第一准则的中国式礼貌原则.基于这种礼貌原则,从语用学角度浅谈了中国人会话中的"言不由衷"现象.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礼仪之邦,几千年的文化积淀,留下了许多表谦敬意义的词语。中国文化历来以谦虚谨慎、贬己尊人作为传统美德,它也成为判断一个人礼貌与否的重要准则。它从属特定历史阶段的经济基础,具有时代特点,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继承性。所以有相当一部分敬谦词在当今的社交场合仍具有生命力。一些敬词和谦词广泛运用于称谓、  相似文献   

8.
礼貌虽然是人类言语交际中的普遍现象,但不同的文化对礼貌有不同的解释和侧重。礼貌准则是各社会群体广泛使用的重要交际手段,但不同文化里评价礼貌的标准和认识礼貌的方式不同。文章通过将顾日国先生分析的汉文化的礼貌特征与Leech提出的具有美国文化特征的礼貌原则详细做一比较,得出产生跨文化交际失败的原因是因为交际双方没有取得文化认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论布迪厄的课程文化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在《教育、社会、文化的再生产》一书中提出了课程文化思想,认为课程不仅是文化资本的再生产,还是一种反思性的实践,它不是一套要实施的计划,也不是一种静态的产品。  相似文献   

10.
伍艺 《教育艺术》2004,(12):13-13
教育思想、知识观与教育制度。从古至今,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一种是功利性教育思想,一种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前者强调对受教者的技能培训,为社会服务,为社会所用。后者强调发展人的心智,以人的发展为重点。传统的教学过程建立在传统的知识观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掌握间接知识。一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会产生相应的哲学思想与教育思想及知识观。  相似文献   

11.
Brown和Levinson的普遍礼貌模式以及G.Leech的普遍礼貌原则的提出对研究语言中的礼貌现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然而,所谓的普遍礼貌,却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受不同文化制约的个性。剧本《哈姆雷特》的英文原文以及其汉译版本中,交际者在言语礼貌的权势准则、适切称呼准则以及婉言表情准则等的使用方面各有不同,可见,礼貌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并非一成不变的普遍现象,而是受不同语言文化所制约,具有一定程度的文化特性。  相似文献   

12.
To mak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Politeness Principl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research of pragmatics.So politeness can first of all be considered as a phenomenon,an observable social phenomenon.According to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put forward by Grice,the users of language in communication usually have the desire to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and observe the four maxims of good communicative behavior:Quality Maxim,Quantity Maxim,Relation Maxim,and Manner Maxim.However,people often violate these maxims intentionally,expressing themselves in an indirect way to convey the intended meaning.It is mainly for politeness that speakers tend to talk indirectly.Therefore,I intend to explore how to adopt proper politeness strategies and use English polite language appropriately to make communication successful,especially in classroom daily 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13.
礼貌与文化密切相关,在不同的文化中,礼貌的表现方式也不尽相同。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对英语中的礼貌现象与汉语中的礼貌现象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英汉礼貌语言的不同源于英汉文化思维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称赞是普遍的社会语言现象,其句法、语义结构和应答模式都受其文化背景的影响,呈现出各自的特点。提出礼貌原则的各项准则有明显不同的侧重,这与东西方"礼"的传统价值观念、"礼貌"言语行为的认识层面和东西方所具有的谦虚原则与合作原则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同时不同的语言表达习惯将随时代发展逐渐趋同。  相似文献   

15.
中西礼貌原则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礼貌的看法虽有相同之处,但更多的是差异。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阐述具有代表性的、分别由顾曰国和利奇提出的中西礼貌原则,对比分析中西礼貌原则的差异与成因,分析礼貌观念在中西方日常交际中误用的实例,可得出礼貌具有相对性的结论,对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请求和拒绝是面子威胁言语行为的典型代表,并带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因此可用以探讨学习者语用能力的中介语特色。个案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者在实施言语行为时尚未达到与本族语者相当的礼貌程度,因此加强建设旨在提高语用意识的教学系统,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和文化沟通能力,尤其是礼貌地实施言语行为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语言礼貌研究虽已成为一门显学,但仍有许多重要问题需要澄清和解决.受认知语言学的体验认知观和法国社会哲学家Pierre Bourdieu惯习观的启发,本文通过分析指出,语言礼貌扎根于人类的认知体验,具有身体基础,具有体验性;礼貌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言后之效,是个人以体验认知和惯习为基础,结合语言形式、语境、意图、情感等诸多复杂因素做出评价的结果.由于评价行为具有争议性、主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仅仅凭借语言形式作出礼貌或不礼貌的评价不一定行得通.本文最后得出结论:认知评价应当成为语言礼貌研究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虚假拒绝是汉文化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但目前对于虚假拒绝的系统研究可谓是一片空白。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等西方经典语用学理论无法对汉文化中特有的虚假拒绝作出合理的解释。虚假拒绝在表现形式上是威胁面子的不礼貌行为,但本质却是礼貌的。礼貌有表层礼貌和深层礼貌之分,虚假拒绝是表层礼貌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19.
这篇文章将从语用学的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 of pragmatics)的角度出发比较并分析英语两种不同文化背境中的一些惯用礼貌套语(politeness expression),例如,恭维、问候、道别、邀请、馈赠等等。它企图基于前人的研究结果从而揭示英汉文化中语言交际的礼貌差异。通过分析,指出它在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中的意义。该文还提出另一种特具汉语特色的礼貌现象,作为有关汉语礼貌现象研究的补充。  相似文献   

20.
在英语课堂教学的特定语境中,教师因社会地位、知识水平、权力分配特别是目的语的权威性而在师生关系中占据强势并形成与学生之间的等级差距。从教学实践出发,分析了礼貌原则的赞扬准则、赞同准则、谦虚准则、宽宏准则、同情准则、策略准则等六个准则在教师口头反馈语中的体现和运用,说明在英语课堂上应当科学合理地、针对性地把礼貌原则同教师话语结合起来开展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