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在"象牙塔"的庇护下保持着学术独立、自治、自由的历史传统,并长期徘徊在社会的边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愈来愈密切,社会要求大学走出象牙塔并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呼声越来越高,从而使大学面临一系列难题:大学究竟要不要走出象牙塔?假如要,该如何走出象牙塔、如何保持其基本学术价值?。对于这些问题,博克认为大学既要坚守象牙塔,又要走出象牙塔,更要超越象牙塔以维持两者的平衡。对我国大学象牙塔精神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有利于我国大学象牙塔精神的重构。  相似文献   

2.
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及其合法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有其独特性即学术性、条件性、不均衡性和有限性。象牙塔精神的守望与超越是其内在合法性前提,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其内在合法性基础,大学对外界的适应性和能动性是其外在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3.
“走出象牙塔”是中国大学的选择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走出象牙塔"的呐喊似乎已成为今天中国大学改革封闭症的当然选择。然而,我们概念中的象牙塔其实并非与西方真正的"象牙塔"相一致。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分析了西方大学"象牙塔"的发展历程和我国高等学校的发展情况,发现"象牙塔"从实质意义上而言在中国大学并未真正存在。因此,当前最重要的并不是"走出象牙塔",守护或重建象牙塔最为要紧。  相似文献   

4.
王建慧 《成才之路》2009,(16):I0005-I0006
大学社会服务职能有其内在合法性—对“象牙塔精神”的守望扣超越。中国社会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积,各领域形成了独特的本质内容。中国的大学在履行这项职能时,必须理清大学的内在精神,即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内在合法性与中国社会本质内容的关系,使大学更好地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5.
中国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后,毛入学率不断提高,大学规模也随之急剧扩大,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过分"量化",使大学招生规模不断增大,由此引发了生师比的急剧变化,对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大学质量产生了冲击,开放高等教育权力后的大学质量监管及世界一流大学质量建设,成为迎接高等教育大众化挑战、保障大学理性改革的核心价值。基于此,探讨当今世界一流大学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严格控制与管理生师比的变化,守望精英教育的传统,追求大学卓越质量的精神,对我国大学改革中平衡"借鉴"与"本土"的有机融合,探索守望"传统"与理性"改革"的建设之路,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教书育人》2012,(18):1
大学是否要"走出象牙塔"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而英国有些大学可能不用考虑这个问题,因为它们从建校开始就被冠以与象牙塔形成对比的"红砖大学"的名称,英国首所"红砖大学"伯明翰大学的校长大卫易斯路利用这个对比谈起了大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象牙塔"这个称呼源于一些古典大学,过去曾用于褒扬大学不受庸俗风气影响,但现在又常用于批评大学脱离社会实际。易斯路说:"它现在常用于指远离现实、与周围社会联系不紧密的大学,在这个意义上  相似文献   

7.
李卯 《中国研究生》2009,(10):62-63
“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先生的话深刻地揭示了大学的第一要义在于研究学术。大学无疑就是研究高深学问的象牙塔,我们眼中的大学教授也往往被赋予了远离尘嚣的内涵,他们与世无争,他们固守于自己的学术阵地,他们守望着心中的学术明灯。  相似文献   

8.
守望人生     
推荐书目:《守望的距离》周国平/著湖南人民出版社推荐理由:守护人生永恒的价值,瞭望精神的基本走向,这就是守望的职责。当我第一次看到书名时我就在想,为何守望需要距离,是谁在守望,在守望着什么,守望者的职责又是什么呢?待到读完这本书,我终于从文章中读出了答案,读出了一种人生的感悟,读懂了一个守望者的心。  相似文献   

9.
当孩子心智稍稍发育,开始打量这个世界,用小小的脚步丈量周遭,用稚嫩的目光观察人生时,会有一连串各种各样的问题接踵而至:妈妈,我是怎么跑到你肚子里的?电灯为什么会发光发热?  相似文献   

10.
大学与象牙塔:实体与理念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大学与象牙塔在语言指称与意义联系方面存在着许多混乱,诸如大学为何被称为象牙塔、象牙塔有何蕴涵与意义、大学人对象牙塔有何情结。大学与象牙塔之间有着历史渊源,象牙塔是大学的精神家园。但在当代,象牙塔遭遇到了现实危机和重建派、走出派等不同的态度派别。其实,大学的象牙塔取向和向社会开放的取向之间并不存在必然冲突,而是可以互相促进的,这一点对于大学而言就意味着要走“内圣外王”之路。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后,大学、“象牙塔”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愈加复杂。作为哈佛校长和享誉世界的高等教育专家德里克·博克对现代大学有着极其深刻的认识。博克眼中的现代大学是巨型和多元的;大学既要保持象牙塔内的学风,也要满足社会需求;但最重要的是要寻找到最合理的方式服务社会,同时养育大学自身。新时代的社会责任内容在变化,结合最新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中的观点来看,博克的思想仍显示着勃勃生机,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辞海》对象牙塔的注释存在着许多问题,这种注释反映了对人、对知识的诸多片面看法。中国有几所大学里耸立着象牙塔?有可能长出象牙塔的大学里有几座象牙塔?寂寞是大学的核心概念,是象牙塔无声的语言。如今,有多少位乐于在象牙塔里长期呆着的?博克的《走出象牙塔》可不可以翻译为《超越象牙塔》、《俯视象牙塔》?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学术界日趋功利化,导致象牙塔精神缺失。按照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大学需重构象牙塔精神。另一方面,大学与政府、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早已走出象牙塔。大学自身发展与社会对大学的需求所产生的这种矛盾如何调解?有必要重新审思大学的象牙塔精神的内涵,探索大学在现有发展矛盾下的改革之道。  相似文献   

14.
早期的西方大学为叮维护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而被称为象牙塔.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与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大学正逐步走出象牙塔,走出的同时却造成了大学理念和精神的缺失.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强烈呼唤大学在走出象牙塔的同时更要注重象牙塔理念的重建.  相似文献   

15.
大学之魂:象牙塔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学术界日趋功利化,导致象牙塔精神缺失。按照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大学需重构象牙塔精神。另一方面,大学与政府、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早已走出象牙塔。大学自身发展与社会对大学的需求所产生的这种矛盾如何调解?有必要重新审思大学的象牙塔精神的内涵,探索大学在现有发展矛盾下的改革之道。  相似文献   

16.
传统象牙塔式的大学自主与大学法人地位 ,由于政府、社会的介入和干预 ,在 2 0世纪已日渐式微。自 2 0世纪后期以来 ,维护大学自主和法人地位的呼声重新高涨 ,但这并非对大学象牙塔传统的简单复归 ,而是在反思 2 0世纪打破大学象牙塔传统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新机制的基础上 ,为应对快速到来的全球化知识经济的挑战提出的新诉求。新的时代赋予了大学自主和大学法人地位新的内涵和规范  相似文献   

17.
我们常用象牙塔一词来比喻和形容大学,象牙塔意味着大学是那种摆脱外界束缚、放弃暂时利益、保护师生进行知识探索的场所;象牙塔固守着大学校园中不受外界喧嚣侵扰的那份宁静。但现实中论文剽窃、教学  相似文献   

18.
刘茜  陈少远 《教育》2011,(8):41
习惯中,我们经常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因为校园超脱现实社会,一直庇护着学生学者埋头研究苦读,但一次次论文剽窃、教学评估作假、学生拜金的事件,让我们不得不抛开习惯,重新审视高校。我们的大学怎么了,今天,我们是否还能坚守"象牙塔"?  相似文献   

19.
正确理解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是大学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前提.基于人们对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不同认识以及学界的各种界定与解释,对大学组织的社会服务职能概念进行了诠释与框定.大学组织的社会服务职能有其独特性而与其他社会组织或机构相区别,即学术性、条件性、不均衡性和有限性.大学组织社会服务职能有其合法性,象牙塔精神的守望与超越是其内在合法性前提,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其内在合法性基础,大学对外界的适应性和能动性是其外在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小王子》中有这样一句话:你须寻得你所爱,并且为之守望。告诉我们一个人不仅要寻得他所钟爱的人、事、理想,同时还要为之守望,坚定不移。对于大学生来说,象牙塔的生活清新安逸,每天沉浸在散发着清香的书海之中,怡然自得,然而学习的最终目标还是想要找到一份自己热爱的职业,为之奉献青春与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