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秋芳 《传媒》2023,(16):74-77
“深度伪造”音视频是基于深度学习的一种新型信息篡改与置换技术,是对视频、音频和其他内容进行数字化创作或修改的结果。“深度伪造”音视频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的涟漪效应迅速传播,导致法律风险逐渐增多。鉴于此,司法实践中应对深度伪造音视频肖像权侵权标准区别对待;明确制作者传播者的标识义务;采用过错推定原则追究音视频平台民事责任;政府采取多元化的事前事中监管措施,尽可能减少“深度伪造”音视频传播的负面效应,进而寻求技术革新与风险调控之间的最佳平衡。  相似文献   

2.
张多 《青年记者》2023,(23):41-45
深度伪造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兴合成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已得到广泛运用。基于对深度伪造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成因以及对新闻业真实性影响的全面考察,本研究从人本主义的角度,提出了中国语境下深度伪造的治理路径。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加强“自媒体”深度伪造内容的创作和发布的管理、增强人机协同下的事实核查机制、促进网民的事实核查参与,以及开展公民媒介素养教育。本文旨在警醒人工智能时代技术异化可能带来的风险,为化解和应对技术风险与挑战、引导技术向善提供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3.
储陈城  刘森 《新闻记者》2024,(3):97-112
当前网络暴力成为备受瞩目的社会问题,刑法在应对此类案件时显得左支右绌。本文认为其产生的原因有:理论和实务界将网络暴力型侮辱罪、诽谤罪的保护法益理解为单一、个人、轻微法益,导致刑法的关注程度大幅降低;网络暴力主体范围难以确定,促使“法不责众”刑事思维的产生;自诉人举证困难、司法协助不足致使自诉程序适用不通畅等。尽管理论界提出了增设新罪、出台《反网络暴力法》、全面公诉化,以及将网络暴力行为拟制为伤害、杀人行为等规制网络暴力的方案,但是均未有效针对网络暴力刑法治理乏力产生的底层逻辑,没有对症下药。合理提振刑法规制网络暴力的士气,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应明确网络暴力型侮辱、诽谤罪的保护法益为复合法益;划定网络暴力刑事责任主体为首发者和积极参与者;增强司法协助,畅通网络暴力案件被害人自诉程序。  相似文献   

4.
应用于智能图书馆的生物识别技术可为读者提供优质阅读服务,实现图书馆有序管理,亦使读者生物信息刑事风险客观化,亟需探索刑法规避风险的保护模式。从读者生物信息保护现状来看,在立法体系层面,专门性规定欠缺;在司法适用层面,区分性保护阙如。在读者生物信息的类型确立上,读者生物信息相对独立性的塑造是分类理论的前提,对“同心圆理论”反向的吸收是分类理论的基础,分类后形成的读者“隐私性”“识别性”“行为性”等3类生物信息体现的法益分别为隐私权、个人信息利益和数据权。文章以3种不同的法益类型作为刑法保护模式的分类标准,予以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5.
吴静 《传媒》2023,(3):51-54
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兴合成媒体技术,“深度伪造”在传媒领域的发展势如破竹。通过对国内外近年来传媒业界一线的实践梳理,可以发现该技术的合理运用可助力影视业超越时空限制,拓宽无限想象,助推新闻业增效内容生产,激发报道创新,激活广告业匠心创意,升级用户体验。但其滥用也带来诸多异化风险,导致新闻真实的消解、传播秩序的失范和舆论引导的失灵。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要始终坚持科技以人为本的思想,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网络治理体系以规避技术异化带来的重大风险,推进“深度伪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研发及合法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6.
作为基于人工智能形式的现象化传播应用,深度伪造的社会伤害潜能凸显,表现为攻击性损害、真相衰败、治理失范、信任风险加剧等问题。但对于深度伪造也不能陷入简单而机械的二元论,完整地把握深度伪造之“作假”的传播自由及其限度,系统地检视基本的治理路径及其引发的争议,探讨面向未来的社会建构命题,是深度伪造传播向善实践的重要现实命题。  相似文献   

7.
武向朋 《中国出版》2017,(16):50-53
近年来,网络游戏私服类侵犯著作权犯罪案件的报道愈来愈多。文章通过对65起私服犯罪案件的实证研究发现,此类案件呈现日益增多趋势,但刑事立案率低,犯罪人日趋低龄化,大多文化水平低,共同犯罪组织化程度高,犯罪手段相似性大,非法收益高,社会危害性大。司法实践中存在罪名认定众说纷纭、营利目的去留争论、违法数额模糊不清、刑罚适用饱受争议等突出问题。完善私服类侵犯著作权行为刑法保障的路径,要从侵犯著作权罪与非法经营罪的竞合、删除营利目的、违法数额以非法经营数额计算、刑罚适用宽严有度四个方面不断推进。  相似文献   

8.
深度合成技术的流行,既体现出人工智能推动社会发展的优势,也给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网络犯罪治理带来诸多困扰.深度合成技术诞生后与"伪造"紧密相连,是技术被滥用和污名化的表现.《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是探索建立深度合成技术监管的专门性规章制度,体现了政府部门促进产业发展与规范监管两手并重的决心,为促进...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21,(6):65-76
人工智能"深度合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带来的新科技浪潮,引发了学者们对技术介入下传播生态变革的深刻讨论。但其负面形象"深度伪造"的广泛传播,不利于公众对"深度合成"技术的正确认知,以及该技术的未来发展。本文在分析其纯数学技术特征,从科技哲学角度梳理其超真实仿真技术逻辑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阐释了"深度合成"技术给传播生态带来的巨大变革。"深度合成"技术将人们带进虚拟化生存时代。它加深了算法对新闻生产与传播的参与程度,进一步解放了新闻业者的繁重体力劳动,让更加深刻的新闻选题和更加生动的新闻传播成为可能。在更广泛的传播领域,"深度合成"技术促进了不在场传播细节的进一步还原,虚拟传播场景更具真实感的构建,实现了传播主体由实在个体向非实在个体的拓展。而面对"深度合成"技术潜在的风险,超真实仿真对真与假边界的模糊,以及人们对以往判别真伪方式失灵的恐慌等负面影响,本文从技术内部和社会外部视角提出了几个可能的风险的应对之策。本文认为,通过多方合作共同应对的治理方式,以及通过技术应用场景的合理安排,"深度合成"技术将发挥最大程度的善用。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冒名顶替”事件时有发生,此类行为严重损害公民的个人权利和档案的真实性,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新《档案法》对其处罚力度较弱,难以实现有效的法益保护。刑法现行法条中又因构成要件不对应而暂无法条能够适用,难以有效地惩治伪造、篡改档案行为。这就造成了行刑之间衔接的缺失,进而导致司法机关在处理此类行为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法律适用问题与罪名适用问题。但无论是从实质的违法性论,还是缓和的违法一元论角度出发,均能够肯定伪造、篡改档案行为的刑事可罚性的存在,将伪造、篡改档案行为犯罪化也并不违背刑法谦抑性的立场。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中国有着近五千年的文明史,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出现文化历史断层的国度。170万年前就开始有人类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从最早时期的简单语言到结绳记事再到殷商时期甲骨文的出现,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岁月中以现在看似简单的方式,完成了智慧的原始积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