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函授,有一个弱点,师生无法当面探讨业务,学友不能横向交流心得。为了弥补这个弱点,教务处的老师,总是不满足于看看稿复复信这些日常工作,很想从大量的书稿中发现一些对新闻的执著追求者。寻觅他们新闻学步的轨迹,推广他们自学写作的经验。这种良好的愿望和心情,说得文雅一点,恰如宋词里写的那样:“众里寻他千百度”(辛弃疾·《元夕》),“衣带渐宽终不悔”(柳永·《凤栖梧》),寻寻觅觅,总有所获。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寻觅已久的好学员。他叫李进祺,第8届的老学员了。我们对他最初的印象是,写作非常勤奋,字迹极其工整。1…  相似文献   

2.
从《燕赵晚报》头版上,突然见到“顾行同志去世”的黑框消息。心中一惊,许多往事在叹息中浮现眼前。“你知道吗?你是我当记者后,第一个采访对象。”这是顾行同志1957年末,闲谈中对我说的,那时,我从《北京青年报》刚调入《北京日报》文艺部。老顾是50年代初,从前门区委宣传部调入《北京日报》的。他刚当记者,就主持报上一个“小红入队为什么难?”的讨论栏目。50年代初,我因《北京儿童》报停刊,留在北京团市委少儿部工作,正抓少先队组织发展中关门主义的倾向。所以,老顾采访了我。1958年3月15日,《北京晚报》创刊。在筹备晚报…  相似文献   

3.
第九届函授学员在收到结业证前后,纷纷给我们寄来了丰厚的“回执”:有的满怀激情地向我们报喜,函授学习圆了自己的新闻梦,实现了见报“零”的突破;有的无比兴奋地说,我从一个不懂五个“矿’为何物的门外汉,跨进了新闻的大门槛,初步掌握了几种新闻体裁的写作方法,我要由衷地感谢那些没有见过面的函授老师。学员周根山的来信有一定的代表性。他写道:在军报函授中心的教育、指点和熏陶下,我现在感到“眼”在云端,“脚”在实地,也就是说有了一点新闻的感觉。这才是最宝贵的,比发表作品更让我高兴。路还很长。通过学习,我更加感到…  相似文献   

4.
他,今年三十五岁,乡经济联合委员会副主任,农业公司经理,工作繁忙。他,全家五口人,妻子、两个不满十岁的孩子,还有一个年过古稀的老母亲,种三亩责任田,还养了鸡、鸭、猪、羊,家务繁重。可  相似文献   

5.
春去冬来又一年。在第六届函授学习结业之前,我们要求学员回顾并总结一年学习的情况,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同时也帮助我们改进教学。学员们十分踊跃地寄来了大量的学习心得体会文章。细细阅读这些一年含辛茹苦的心血结晶,我们的心情也极不平静:许多学员迅速跨进了新闻这道大门槛,写下了大量的作业,其中有不少较好的新闻作品,有的被报纸刊登,有的被电台采用,实现了稿件见报“零”的突破。我们愉快地分享着学员们丰收的喜悦;有的学员,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学业不够理想,留下了不少的遗憾,我们沉重地分担着学员们“欠收”的苦恼。…  相似文献   

6.
弥补我的“失落感”詹文星河南54643部队六分之五的函授生活即将过专,确有许多值得我回顾。可以说,在业余报道的长途跋涉中,我又前进了一步:中央、省级报刊又有了我的新作,分别刊登于8月28日、10月2目的《解放军报》、8月15日的《河南日报)。这段时间对我来说是极不寻常的:一至六月份是我在陆军学院的最后冲刺阶段——毕业前的大拉练、全军院校毕业统考,几乎耗竭了我的所有时间。七月份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切工作又将从零起步。总之,我是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挤出点滴业余时间参加学习的。对学习,我问心有愧,因为工作占去了…  相似文献   

7.
苏凡 《军事记者》2001,(11):44-44
几个月来。函授中心收到各地学员寄来的上千封信件,或汇报收获,或表示感谢。或提出问题,每封信都使我们深受感动和鼓舞。这里特选发部分学员的来信要。  相似文献   

8.
送别了第九届学员,迎来了第十届学员,于是一个鲜明的数字又在我们脑海里震荡起来:十年,我们办函授已经十年了!时光是无情的情人,不管你怎样留恋它,它总是不管不顾地严格地按照自己的规律,从你身边溜走了。十年,说起来似乎并不算短,回顾起来,却又觉得只是那么一瞬间。1989年,经总政审批同意,在军报党委直接领导和关怀下,已经从工作岗位上走下来的一批老编辑老记者和在职的编辑、记者一起,着手筹办新闻函授中心。那时候,我们有句口头禅,说是年近(或者是年逾)花甲,开始再当小学生,同学员们一起,重新从新闻的ABC学起。…  相似文献   

9.
在第九届函授学员开学之际,我首先向大家表示祝贺,也借此机会,与新学员谈谈心。先谈谈:取法乎上。何谓“取法乎上”?就是在学习别人的经验和方法的时候,要学那种最上乘的。具体到函授学员来说,就是要高标准地要求自己,目标要远大,要求要严格,要力争上游,不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获得合格证就知足了。为什么要“取法乎上”?因为愿望和现实之间,往往总是有距离的,俗话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即使你的愿望和采取的方法是最好的,结果可能只是中等的;倘若你“取法乎中”呢,那结果只能“仅得其下”了。由此看来,宁要“取法…  相似文献   

10.
《军事记者》2006,(11):69-70
战士们“点菜”指导员“买单”天津警备区某部激活政治教育新模式本刊讯函授学员赵乾龙报道:8月24日,是天津警备区某部通信连指导员刘瑛紧张忙碌的一天。按照惯例下午将是连队政治教育时间,她所要做的是从战士们的建议中选取一个论点,作为今天政治教育的授课内容。最终她决定就以战士们本周点击率最高的“怎样消费最科学”为授课题目。以往政治教育授课,人拿着事先准备好的教案照本宣科地读下去,尽管一堂课下来授课人口干舌燥,倾尽所能,但战士们只是作“形式笔记”,教育内容并未得到有效吸收。长此以往,大家课上无精打采,课下感觉学无所获。…  相似文献   

11.
在第八届新闻函授教学即将结束的时候,函授学员余党政发来一篇新闻稿,标题是:《广西边防某团政治处专业军士廖开军今年转业轻松地进了一家省级报社当专职记者入新闻中讲的是,廖开军今年7月份转业,离开了生活了十三年的军旅,来到广西工商报驻防城港市记者站报到上班,当L了专职记者。从一个专业军士(按照军衔,军士仍是兵,而不是军官),一步跨入新闻界,当上专职记者,的确是够“轻松”的。联系到目前一些军队转业干部(且不要说退伍战士),由于缺乏一技之长,或在军队期间,“两用人才”的学习准备不足,来到地方时是颇遇到一些…  相似文献   

12.
常听一些报道员反映:训练报道难写。然而第14期新闻函授一开学,就收到不少新学员写的军事训练新闻。这些稿件虽谈不上多么优秀,却大都一事一报,叙事完整,有的还不乏新意。由此证明,采写稿件也要解放思想,不要因为某种题材的稿件难写而不敢碰它,而要时时提醒自己:试一把!  相似文献   

13.
虽然我因故报名很晚,但自从4月8日收到您们寄出的三期军事记杂志和函授月刊及辅导教材,真有相见恨晚的感觉。通过认真阅读,看到精彩之处,我会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老师对学员的认真指导和鼓励,让我深感自己起步太晚,由于种种原因,不知还有贵处这种形式的函授方式,错过了那么多宝贵的时间,加上我的年龄也较大了,所以时间对我来讲也许更应珍惜。对您们的辅导教材,我常常读至深夜2点多钟,在工作之余,  相似文献   

14.
尊敬的函授老师:您好!我是第十二期新闻函授学员。自去年参加了贵中心函授学习后,我的写作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特别是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和老师们看了我的作业后,中心都及时回信给予指点和指正,这一切都在我的意料之外。这一年来,在老师们的教诲下,通过自己对新闻理论的学习,对每期的函授通讯都认真阅读和分析,从不会写到会写,从会写到掌握。去年一年,我在各报刊上稿共32篇(幅),从而从连队调到了政治部新闻报道组,成了一名光荣的报道员。为了帮助更多热爱新闻写作的官兵,使他们也像我一样,学有所成,为我旅新闻工作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5.
采访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一个链条,是相互制约的两个环节。如果以建筑房屋来作比喻,采访好比备料,写作好比安装。备好料才能安装好,房子没盖好,毛病常常出在备料上。这个道理虽然浅显易懂,但运行起来却是相当复杂的。业余新闻写作爱好者可以不必像记者那样“满天飞”地去搞来访,但是,不接触任何人,不作必要的采访,是写不出什么新闻的。很多函授学员说,采访与写作的关系和一般道理,我们是知道的,但是,我们大都生活工作在基层,许多还是普通一兵,采写活动全部是在业余时间进行,难处是很多的。这些情况是千真万确的。函授学员在…  相似文献   

16.
刚刚送走了学习结业的六届函授学员,现在又来迎接参加七届函授的学员。暑去寒来,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我们的函授已经越过了七个年头了。累计起来,参加函授的学员已经有三万四五千人了。我们不能把每个参加学习的同志在新闻工作上所作出的贡献,都归之于函授学习,但是,正如许多学员发自肺腑的来信中所说的,函授学习的的确确给他们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前进条件。因此,我们可以负责地对你说,亲爱的学员同志,只要你踏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学习,你总是会有收获的。按照惯例,每期学员开始学习之前,我们总是要把…  相似文献   

17.
时间流逝,又到了本届函授学员学习结业的时候了。一年一度,照例要向即将分别的学友们说几句祝福的话。今年更有些不同。今年结业的是函授中心的第十届学员,也就是说,我们的函授教学已经走完了十年的历程。十年,在历史长河中,是微不足道的一瞬间。但是,在人生旅途中,也不能算是很短暂的了。十年前,我们着手筹办函授中心时,大部分人员都是刚刚从军报编辑记者岗位退下来的,年龄也不过是六十上下,而今,却都已跨过了古稀之年(有的老同志在这期间已经作古,我们永远怀念他们)。回顾这十年,风风雨雨,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挫折。与此同…  相似文献   

18.
在第八届函授学员开学之际,我愿同新学员谈谈心。谈什么呢?谈个老题目:实践出真知。我之所以要谈这个题目,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新闻函授中心已举办七届了,已有35000多位学员领取了军报新闻函授中心的结业证书。这个结业证虽不是通讯员的合格证,但起码说明学员们通过一年的函授学习,较全面、系统地了解了新闻写作知识。可为什么有些学习成绩不错的同志仍然不能胜任通讯员工作,在写作上进步不大呢?我看不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一个重要因素。新闻写作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无论你的理论知识掌握得多么深多么广,它最终要落实…  相似文献   

19.
六届学员以令人欣慰的成绩告别1994年。在这年终岁尾的时候,耀入眼帘的优秀学员名册上,208位分布在30个省、市、自治区学习成绩优良者光荣列榜。他们中间有战士,有干部,有在校学员,有离退休干部,有工厂职工,有农村青年,有个体经营者,成为四千莘莘学子学有所成的代表。同时,从祖国四面八方也纷纷传来新闻函授学员的成才信息,其中有的被选送报社实习深造,有的被报社聘为特约记者,有的走上专业报道工作岗位,有的成为被重用的笔杆子,有的获得征文比赛奖,有的被地方争相聘用,向人们展示了新闻写作爱好者五彩缤纷的灿烂前景。当…  相似文献   

20.
1997年第9届新闻函授学员登记卡:董少伟、男、22岁、战士、学号:06084通讯处:海城市81187部队政治处、邮编114200每一位函授学员都有这样一张登记卡。每一届函授都有几千份这样的登记卡。我们教务处正是从这些极其简单的卡片上开始认识学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大量习作源源而来,我们对学员的认识由生到熟逐日加深。这情形有如新栽下一棵小树,春天才破土抽芽,秋天已开花结果了。每一届函授都涌现一些春华秋实学业有成的学员。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登记卡上的那位学员。董少伟是81187部队战士放映员。他是“孔夫子”的同乡,199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