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批评,是使人正视自己缺点错误以求不断进步的锐利武器。有的人错误地认为,既然是批评,那措辞自然是严厉的,气氛自然是紧张的,被批评的人必定很不愉快。我们常常看到有些老师的批评使学生无法接受,尽管他的批评是对的。有些老师的批评甚至使人感到委屈,感到不满,感到气愤,批评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搞僵了关系,疏远了师生感情。如果老师能用建设性方式和感性的爱心批评教育学生,那么,在“即将来到的日子”里,必定有一轮太阳在金色的天空升起。积极尝试建设性批评。批评可以是破坏性的(使得受批评的人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也可以…  相似文献   

2.
同表扬一样,批评也是班主任经常使用的一种教育手段。由于人的天性是“趋赏避罚”,很难做到“闻过则喜”,所以,批评总不如表扬那样易见成效惹人喜欢。因此,批评一个人要比表扬一个人困难得多。尽管如此,正确的批评总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如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能避免错误的做法,讲究批评艺术,就能使批评成为学生乐意接受的教育形式,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笔者认为,批评学生应做到“四舍五入”:  相似文献   

3.
批评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真正热情严肃的批评,往往能打动人的心扉,使对方毫无反感而乐意接受。对于违反要求的学生,班主任最重要的是掌握批评的方法,使批评产生激励的效果。一、批评之前要“三思”1.思批评的真实性 批评要实事求是,绝对不允许掺入自己的想象,或无中生有,任意夸张。在对学生展开批评前,一定要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了解事实真相,真正弄清批评对象的问题所在,确保准确。2.思批评的目的性 批评的目的要明确,批评是为了挽救人、帮助人,使受批评者认清错误的危害和实质,引导他们通过思想斗争,重塑自我。…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批评在说服人,教育人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要因人而异地把握好批评的艺术,不断地增强思想教育的艺术性和说服力,这样,批评教育才能真正入脑入心,收到“闻过则喜”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中要不要批评——批评的存在论 现在,很多教师和家长已经认识到赏识教育的巨大作用,所以很多人认为批评与教育是背道而驰的,从而导致有些家长和老师不批评甚至不敢批评学生。  相似文献   

6.
作为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文学文化批评理论,生态批评关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用生态批评理论对福斯特的《霍华德庄园》进行重新审视,发现该作显示出作者强烈的绿色思维倾向及“和谐”观,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和谐进行了尝试,达到了人类物质生态和精神生态的统一及人对自然的回归。  相似文献   

7.
袁华 《教书育人》2002,(3):37-38
学生犯了错误,老师批评批评、帮助帮助,这无可非议。但我们作老师的,可不可以注重和研究一下批评人的技巧,让批评艺术化,良药不再苦口,让批评对象更易于接受。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虽然也是老师的“下级”。学生不比成年人,他们的心理承受力是有限的,换言之,他们身心都还很脆弱。对成年人适应的批评方法,对社会人适应的批评方法,对学生未必适宜未必有效。现代社会和这些年特殊的人际环境,以及家庭由于独子而家教歧途,使不少学生的心态与我们那些时代有了太多的不同。我们读书时,老师或打或斥或训,严得象个龇牙咧嘴的天神,但…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区分文学文本批评与欣赏的基础上,展示出批评的逻辑定性,进而由批评的逻辑定性中探求批评展开的基本论域,最终在对批评原则、基点、视角、论域的展示及对文学文本——语言、形式的特质的揭示和对文化历史精神,人的文化生成等的多维度探讨中,揭示出批评的非科学性及批评多元化的客观基础和现实合理性,并为文本批评的多义性寻找出历史的合理性依据。  相似文献   

9.
说到批评,通常让人首先想到的是“严肃”、“严厉”之类的词语,而且在有些教师的心目中似乎有这样一种认识倾向:批评的效果取决于批评的“力度”,而批评的力度又取决于批评的“厉度”。采用这种“黑色批评”的老师虽然是出于促使盲生进步的好意,但实际效果却往往不理想。  相似文献   

10.
批评一向给人的印象是严肃,其实批评有时也温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批评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应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  相似文献   

11.
批评与鼓励一样,都是对学生的一种理性关怀,但从心理学角度看,每个人都期望被表扬、奖励,对于批评都有不同程度的抵触。所以,不妨给批评的“苦药”裹上一层“糖衣”。  相似文献   

12.
适当的批评是教育学生的必要手段,但批评往往就像医生的手术刀,为人治病却要使人品尝着痛苦的滋味。这样.即使教师善意的批评也常使学生心生戒意,产生抵触情绪。产生这种效果是由于教师批评学生的态度和方法不当而造成的,没有将学生这种受  相似文献   

13.
常坤 《青年教师》2004,(5):13-14
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批评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应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富有人情味的、和风细雨似的批评体现了教育的真谛——以人为本。我们不妨从下面中外教育家们的如歌批评中学点批评的艺术,给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添些艺术和人关怀:  相似文献   

14.
批评是教育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式,是很有必要的。批评作为一种评价的手段,反映了评价主体对评价客体的言行或思想的否定。常说批评是一服苦口的良药,仿佛批评时的态度除了“严肃”便是“严厉”,其实不尽然。一个讲求教育教学艺术的人是善于给“拉着长脸”的批评来点“美容术”的。  相似文献   

15.
论语言批评的逻辑起点孙文宪关键词文学批评学,语言批评,逻辑起点,言说结构如果说,文学批评在本质上是对文本的一种理论性的阐释,那么,逻辑起点的确立就是批评活动得以展开必不可少的前提,批评正是凭借着它才构筑了自己读解文本的思路,这是稍有理论思维经验的人都...  相似文献   

16.
周勇 《教育艺术》2004,(11):7-8
批评做的是人的工作,不能企图用一把钥匙开百把锁,用统一的模式裁判活生生的现实;而应该因人而异——看人下菜碟。教育者在实施批评的过程中,要在充分考虑批评对象的气质、性格、能力、年龄等不同情况的基础上因势利导,把握好批评的方法,从而增强思想教育的艺术性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17.
批评是使人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以求不断进步的锐利武器。绿色批评则是以人为中心,以师生之情唤起学生真心的“悔”,使学生感到教师对他的关怀和尊重,最终达到“无为而治”的一种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8.
《金瓶梅》是明末社会道认审美观念等激变的产物,它的出现影响了我国小说发展的流向,推进了小说观念的变革,《全瓶梅》批评,推动了我国小说观念的充实、深化和批评体系的完善。明代《金瓶梅》的原始批评激活了后人的审美思考,崇祯本《金瓶梅》的评点者,是我国以审美眼光审视《金瓶梅》的第一人,评点使原始批评中美学判断具体化并成为张竹坡系统批评的先导,在《金瓶梅》批评史上起着双向联结的思维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让“良药”变得不“苦口”云南师大附小陈虹当班主任,总免不了要批评学生,但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被批评者往往难以接受,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怎样才能使批评这剂”良药“变得不“苦口”呢?谈点个人的体会。首先.要明确批评的目的。批评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它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基础上总结中国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中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作为我党的优良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有着丰富的内容,包括基本的原则、态度、方法、形式等。可以说,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列主义建党学说作出了创造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