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酿豆腐以其制作方法独特和古老的文化渊源在豆腐中古今独步。梅州民间故事《酿豆腐的由来》对它的起源的解释有误,酿豆腐在19世纪中叶已在花县和南京现身,它的起源当在明代。从酿豆腐中可以发现它有古老的历史、客家传统和客家心理等文化根基,酿豆腐的文化意义大于其饮食价值,客家在人生实践中通过酿豆腐等事物与自己的传统根基和本原文化连接,它有重要的饮食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
综合活动实践课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不仅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还能很好地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近年来很多的学校意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综合活动实践课,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以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制作"客家豆腐"为例,探讨相关的实施路径,希望给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带来良好的启发.  相似文献   

3.
因客家文化以及客家菜名有其特殊之处,所以在翻译时需要采取与翻译其他菜系的不同方法。客家菜中有注明原料和烹调方法的常规菜名;也有非常规菜名,例如使用客家方言、菜品的形状以及附加寓意命名,翻译时可采用音译,直译,注释等技巧。另外,向外宾推荐客家菜应注意中西方文化差异,特别是狗肉的菜肴。  相似文献   

4.
陈艺琳 《考试周刊》2012,(85):27-28
赣州作为“客家摇篮”拥有着丰富且独特的客家文化。赣州客家饮食文化有着其独具魅力的特色.客家菜肴名的文本翻译成为传播客家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但相关方面的翻译研究却不多。因客家文化及客家菜名有其特殊之处.本文试从异化翻译角度研究赣州客家菜肴名的英文翻译.以期完善客家饮食文化文本翻译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黄晶晶 《文教资料》2005,(17):93-94
本文论述了学习习语的重要性和了解习语语源的必要性,并从分析"英语习语探源"这部词典的角度探讨了如何帮助英语学习者掌握习语.  相似文献   

6.
英语习语探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红  卜毅  魏玮 《唐山学院学报》2005,18(1):60-61,71
通过对英语习语语源的探讨,说明了英语习语来源广泛,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教师对英语习语语源的介绍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和正确使用习语,提高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7.
自西晋五胡乱华之后,来自中原地区的客家移民定居后在闽粤赣边区形成了民居聚落群。民居建筑忠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面貌,是城市记忆的一部分,也是社会变革与文化变迁的历史见证。为适应闽粤赣边区的特殊地域环境,客家民居在建筑材料、规模、形态上体现了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以及合族聚居性等特点。同时传统客家民居也体现出对中原汉文化的延续和继承,在住宅的基本结构、造型、空间布局、对外关系上承袭了中原民居的传统。  相似文献   

8.
1指出方位字"东西"源于金乌的动息,"南北"源于对阳光的迎抱与背向。2因房子向阳,右西左东,于是形成建筑配置上的尊西逊东现象和语言上同样的习称。3平常称物为"东西",词典所说语源多有错误,常误把漂移四方的"东西"当成什物义引作语例。此词应该来自宋都买卖货物的"东西行",由唐都"东西市"发展来。  相似文献   

9.
“搽”字,宋以前字书鲜见其迹,其用例多见于宋及以后禅籍、元曲、明清小说等口语性较强的文献。从语源的角度对“搽”字来龙去脉作出考释,指出“搽”实际上是“塗”的讹俗字,“塗”是其语源。  相似文献   

10.
客家妇女本质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妇女的勤劳贤惠历来被世人广为传颂,而这些优良品质传统是由其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与文化背景所造成的,本文通过分析客家妇女的品格而进行其历史探源.  相似文献   

11.
豆腐菜在川菜中占有一个重要和特殊的地位。据统计,川菜中的豆腐菜品已发展到近200个,形成了一个有着浓郁川味的菜群。通过调查发现,由于豆腐原料的特性,在烹饪豆腐菜肴时,味型和烹饪技法略显单一。因此,川菜豆腐宴注重味型的搭配和烹饪技法的多样。当前,在川菜业界大打文化牌,在餐馆和菜品的文化包装上标新立异的背景下,经营豆腐宴的餐馆和大厨们努力在两个方面找出路:一是扩大辅料范围,二是加大豆腐菜品的技术含量,在工艺菜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2.
客家研究大师罗香林在1933年发表《客家研究导论,》1950年发表《客家源流考》,两书奠定了客家研究的基础。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罗香林关于客家问题的最重要观点,长期被奉为圣谕的他的客家源流观,受到了来自学术界普遍的质疑和批判。很多人将他的观点概括为"中原汉人南迁说"、"最纯正的汉人后裔说",说他是"种族中心主义者"等等。笔者认为这其中有些说法是值得商榷的,甚至有些评价是很欠公允的。罗香林提出的客家源流观有它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原因,而且从《客家研究导论》到《客家源流考》,罗香林的客家源流观其实存在着不小的变化,这其中有进步的地方,也有倒退的地方,只有将他在两书中的观点综合起来考察,才能对他的客家源流观获得一个较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人日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岁时节日,在客家地区有着较广泛的流传。本文结合有关历史文献和田野考察材料,从人日节的历史起源入手,详细介绍了不同客家地区的人日节习俗的具体内容与差异,着重分析了客家人日节习俗的文化与意义内涵,以此丰富对客家文化特别是客家民俗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4.
“客商”的社会责任及其渊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客商"崇尚诚信,热心公益慈善,是近现代中国"实业救国"、支持民主革命和建设国家的主要力量。"客商"在创造财富的同时,承担起社会公民的社会责任,追求与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发展,给社会的贡献远远超过物质本身。"客商"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渊源,可以从文化、环境和时代三个方面追溯:客家传统文化的影响、生存法则的需要和时代进步的要求。社会责任意识为"客商"构建了和谐的经营环境、塑造了企业良好的形象,为"客商"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体现了"客商"管理思想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5.
客家人在定居台湾的数百年间,其自身的文化特点十分鲜明,有对原乡文化的传承,也有相对于原乡文化的变迁。在这一系列的客家文化传承与变迁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客家人常年的迁移生活、定居地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与生活在其周围的其他族群的互动,是促使这一现象产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从学术史角度看,宋湘、黄遵宪和罗香林是客家研究中的三个里程碑。清嘉庆年间客家意识在宋湘身上觉醒,清咸丰光绪年间客家研究在黄遵宪身上发端,以后客家研究在罗香林身上形成学科规模。从宋湘、黄遵宪到罗香林,形成了客家研究的起源历程。  相似文献   

17.
客家文学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历史的风云际会使它与中国革命走到了一起,为中央苏区文学的孕育与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客家文学从内在精神、创作队伍到艺术表现手法等多个方面为中央苏区文学提供了借鉴或支持,是中央苏区文学的重要源头之一,为中央苏区文学的孕育、发展与繁荣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客家学的研究自19世纪末发端以来,罗香林是最早对客家民系作系统研究的奠基人。罗氏的学术思想对客家学研究启示多多。综观罗氏的学术著作,民族融合、文化融合的思想贯穿于字里行间。罗氏在论述客家历史源流时,在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强调其特殊性,引发了学术界的热烈讨论。本论题是在实践罗氏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田野考察资料有关客家研究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9.
客家熟语是流传在客家地区的一种文化载体,是客家人集体智慧和普遍经验的总结。以"寻食"为主的客家先民,创造了大量与"食"有关的熟语,这些饮食类熟语不仅直观地再现了客家浓郁的山地饮食特色,还体现着客家人对"食"的理解,折射出客家人独特的饮食习俗和饮食人生,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