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联与名人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对联立意新奇,没有像常见的那样去歌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而是着眼于历史上对诸葛亮出生地的争论,以此展开评论。作者认为,不论对先主刘备,还是对后主刘禅,诸葛亮都是忠心耿耿的。既然他才智过人,功载史册,即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人,不必去分清他的出生地究竟是襄阳还是南阳。  相似文献   

2.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本属公孙瓒,瓒遣先主为田楷①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坂,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迁为牙门将军。先主入蜀,云留荆州。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召诸葛亮。亮率云与张飞等俱逆江西上,平定郡县。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②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建兴元年,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五年,随诸葛亮驻汉中。明年,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云、芝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  相似文献   

3.
诸葛亮的《出师表》以缅怀先主知遇之恩和决心兴汉讨贼的虔诚心态,透辟地论析了三国鼎立的时局,提出了出师伐魏的种种理由,阐明了内心深处对后主不善治国的忧虑,陈述了多年来为复兴汉室辅佐二主所付出的艰辛,表达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坚毅精神和耿耿忠心。  相似文献   

4.
读罢《出师表》,掩卷深思,一位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仿佛就站在面前。《出师表》是诸葛亮分析时局、把握战机向蜀后主刘禅提出的出师攻魏的意见书。作者在表中反复劝诫刘禅要继承先主遗志,励精图治,严明法纪,以完成兴复汉室、统一中原的大业,表现了他伟大的抱负和忠于蜀汉的决心。诸葛亮知道,奖罚应该一致,否则人心不服。他写道:“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对于蜀国的人才,这位蜀相也很有了解:“侍中侍郎郭攸之……悉以咨之……有所广益。”对人才进行了广泛的推荐。这突出表现了他一心为国毫…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诸葛亮是一位深受敬仰的古代贤哲。全国各地有许多纪念他的祠庙。但诸葛亮躬耕地,究竟在襄阳隆中,还是在南阳卧龙岗,则自元代以来便长期争论,相持不下。清代襄阳人顾嘉衡,恰任官南阳知府,只好小心谨慎,题下“心存汉室,原无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的巧对。最近,邮电部准备发行的《三国演义》系列邮票第二组中,包括一枚“三顾茅庐”和一枚小型张“隆中对”,皆涉及到事发地点。于是,诸葛亮躬耕地问题波澜再起,引人瞩目。目前,各方面的无数关心者都殷切盼望早日揭开千古之谜。为此,1989年  相似文献   

6.
《空城记》一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课文前面说的是马谡自告奋勇并以人头担保去守街亭,孔明虽然让他去了,但由于先主对他的评价是“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所以“犹豫不定”。马谡到街亭后.不听王平的劝告,占山为寨,王平只好自己领着一部分士兵另外扎寨,并派人把扎寨情况画成图本送给孔明。这不仅验证了先主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后主之死     
南唐,一个诗词的国度:南唐后主,一个拥有诗词灵魂的人。有人评价说,后主李煜错生帝王家,不懂治国只善诗词。但也正因亡国之君的不幸遭遇,才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使他的才情得到了最淋漓的展现。现在就让我们寻着他的词作来解析他不平凡的一生。  相似文献   

8.
关羽传 陈寿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相似文献   

9.
李后主少年风流 ,才情天纵 ,无奈“多情自古空余恨” ,才高反被家国误。可恼宋太祖害其饮鸩而死 ,自此 ,后主胸中一股绵绵不绝之意 ,丝丝缕缕 ,总在每一个善感易动的心头缠绕 ,袅袅至今。有人说 ,“诗人就是情人” ,我想 ,这个“情”不单指儿女私情 ,它的内涵应该更为深广。后主就是如此 ,他的爱不仅在后宫 ,而且在臣子 ,在百姓 ,所以每次处决人犯 ,他都再三赦免。他的爱是对所有生命的 ,是对整个自然存在的 ,因而无所不及 :他之爱大周后妩媚、小周后婉转 ;他之爱花月春风、秋院梧桐……在她 (它 )们身上 ,后主那份先天生成的深情得到了寄托…  相似文献   

10.
李煜词中对梦的描写颇多,占其传世作品的三分之一,其为世传诵的作品多与其写梦之笔有关,是出色的梦文学。后主对梦这个意象特别偏好,其写梦有独特的技巧和意涵。由帝王的"春梦",到囚徒的"故国梦",到企图以"浮生如梦"来慰解人生苦痛,可以说是后主一生的心路历程。梦不单是后主用以抒情的素材,更可以说是他对整个人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古文今解     
[古文] 先主①一见马超,以为平西将军,封都亭侯.超见先主待之厚也,阔略②无上下礼.与先主言,常呼字.关羽怒,请杀之,先主不从.张飞日:"如是,当示之以礼."明日大会诸将,羽、飞并挟刀立直.超入顾坐席,不见羽、飞座;见其直也,乃大惊.自后乃尊事先主.  相似文献   

1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费祎字文伟,江夏黾阝人也。少孤,依族父伯仁。伯仁姑,益州牧刘璋之母也。璋遣使迎仁,仁将祎游学入蜀。会先主定蜀,祎遂留益土,与汝南许叔龙、南郡董允齐名。时许靖丧子,允与祎欲共会其葬所。允白父和请车,和遣开后鹿车给之。允有难载之色,祎便从前先上。及至丧所,诸葛亮及诸贵人悉集,车乘甚鲜,允犹神色未泰,而祎晏然自若。持车人还,和问之,知其如此,乃谓允曰:“吾常疑汝于文伟优劣未别也,而今而后,吾意了矣。”先主立太子,祎与允俱为舍人,迁庶子。后主践位,为黄门侍郎。丞相亮南征还,群寮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  相似文献   

13.
南唐后主李煜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位词人,他的词作虽历经千载却依然广为流传,并一直深受后人的喜爱。他的词中最为大家所称赏的是其历经亡国之痛后饱含深情的思国念家之作。然而,后人对他的感情词却关注不够,本文从亲情、爱情、思念故国之情这三个方面的词入手解析后主的情感世界,力求贴近李后主的真实生活。  相似文献   

14.
先主庙     
先主一与武侯,感通君、臣分,遗庙空萧然,相逢云雷际。义激鱼水契。英灵贯千岁。先主庙@岑参!唐~~  相似文献   

15.
“表”是一种古文体。不少同学对它认识不清 ,甚至有的同学对它全然不知。为此 ,下面将对“表”予以介绍 ,愿能对同学们有所裨益。“表”是古代奏议的一种 ,用来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如三国时期最著名的军事家诸葛亮的《出师表》 ,表文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应继承先帝遗志 ,广开言路 ,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以修明政治 ,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 ,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据资料记载 ,我国古代臣民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统称为“书” ;汉代则分成“章”、“奏”、“…  相似文献   

16.
古文今解     
文力 《初中生》2006,(6):1-1
先主①一见马超,以为平两将军,封都亭侯。超见先主待之厚也,阔略②无上下礼。与先主言,常呼字。关羽怒,请杀之,先主不从。张飞日:“如是,当示之以礼。”明日大会渚将,羽、琶并挟刀立直。超人顾坐席,不见羽、飞鹰;见其直也,乃大惊。自后乃尊事先主。  相似文献   

17.
人们在形容某个人平庸无能时总喜欢将他说成是“扶不起的阿斗”。这个阿斗究竟是何许人也?原来阿斗是三国时蜀国皇帝刘禅的小名。故事发生在三国后期。邓艾灭了蜀汉以后,后主刘禅还留在成都。到了钟会、姜维发动兵变,司马昭觉得让后主留在成都总不大妥当,就派他的心腹贾充把刘禅接到洛阳。  相似文献   

18.
李煜作为南唐后主,经历了由一国之君到阶下囚的人生剧变。由此所引发的深刻的人生体验,再加上他本人的才情(他能诗  相似文献   

19.
先主背曹操依袁绍、刘表。表卒,曹探入荆州,先主奔江南。曹操追之,一日一夜,及于长阪(bǎn)。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chèn)目横矛曰:“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相似文献   

20.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