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芥川龙之介从独特的视角挖掘《今昔物语集》的艺术魅力,并以其中的故事为原型创作出一系列反映人生和现实的历史小说。本文从审美意识、故事和人物类型、深化主题等方面,详细地分析了他对《今昔物语集》的借鉴以及超越古典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刘伟娜 《考试周刊》2013,(66):28-28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代著名作家,是日本新思潮派的杰出代表之一。在其十多年的短暂创作生涯中,创作了《罗生门》、《鼻子》、《地狱图》等一批优秀的历史小说,受到了文艺界的高度评价。本文通过分析芥川龙之介历史小说代表作,阐述其历史小说特点。  相似文献   

3.
钱蓉 《文教资料》2012,(27):35-40
本文试图从审美的角度在取材、艺术构思、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现代生活的插入四个方面上对鲁迅与芥川龙之介两人的历史小说作一比较,并分析两人创作上异同的形成原因,从而进一步解读历史小说这一文学样式。  相似文献   

4.
正芥川龙之介是一位近代以来著名的日本文学家,他自幼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被誉为日本文学界的"鬼才"作家。他在短暂的一生当中,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其作品大多在一个个语言凝练、短小精悍的故事背后蕴含着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通过阅读他的文学作品,人们能够重新审视人性,思考人生。叶渭渠老先生曾经这样评价芥川龙之介的历史小说:"他们大多取材历史上奇异的,超自然的事件,描写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众,面对地  相似文献   

5.
芥川龙之介有多篇作品取材于《今昔物语》,以芥川龙之介的五篇作品为代表,从作品主题意义域的开掘、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示、叙事结构的设计变化、局部细节的充实丰富等方面采取细读式的文本解读方法把芥川的小说与《今昔物语》中的原作作对比性研究,比较的结果是清晰展示出芥川把情节简单、主题意义域单纯、人物虚指、原色展示、不介入人物内心、不注重刻画人物形象的《今昔物语》中的历史故事改写创作成情节复杂、主题意义域丰富、充分展示人物内心、浓墨重彩地刻画人物形象的现代历史小说,比较中让我们感受到芥川小说独具的艺术魅力和芥川高超的艺术创作才能,他不愧是享誉世界的短篇小说大师。  相似文献   

6.
《罗生门》是芥川龙之介以《今昔物语集》中的故事为原型而创作的短篇小说。故事大体上都延续了原典的精髓,但在细节处理上却体现了芥川高超的写作技巧。很多改动看似不经心,却别有寓意。他借着简单的故事,铺陈着善恶的纠葛,尖锐地揭露了陷于困境中的人们的自私本性。通过小说及其原典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芥川对历史的解析,并可由此分析他的创作意图和思想走向。同时,也可以从他对历史的再现程度和突破性的创作来了解芥川对《今昔物语》的解读。  相似文献   

7.
王明亮 《学周刊C版》2014,(7):235-235
芥川龙之介是一位近代以来著名的日本文学家,他自幼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被誉为日本文学界的“鬼才”作家。他在短暂的一生当中.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其作品大多在一个个语言凝练、短小精悍的故事背后蕴含着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通过阅读他的文学作品,人们能够重新审视人性,思考人生。叶渭渠老先生曾经这样评价芥川龙之介的历史小说:“他们大多取材历史上奇异的.超自然的事件.描写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众.面对地狱般的现实.不断复苏野蛮的生命.顽强地挣扎着继续生存所展现的野性的美。  相似文献   

8.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代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也是新思潮派的代表作家,写作风格新奇诡秘,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倾向,其对人性的解剖狠辣独到。本文选取芥川龙之介的多篇著名短篇小说,从善恶观的角度分析其作品所蕴含的意义,同时将其写作思想与鲁迅相比较,得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日本近代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研究至今热度不减。随着该研究的逐步深入,关于芥川龙之介借鉴中国和日本古典文学作品进行再创作的行为究竟是“剽窃”还是创作的争论。即:如何评价此类作品的问题显得日益突出。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应当从分析、研究他的文学观入手,寻找他为何利用中国、日本等国古典文学进行文学创作活动的思想根源。然后才能为评价其文学作品提供必要的原则和参照。  相似文献   

10.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代文坛不容忽视的存在,甚至有一种说法认为,芥川龙之介的死,标志着大正时代的结束,也标志着日本近代文坛的落幕.芥川龙之介与中国文学和文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拟从芥川龙之介与中国古典诗歌、其取材于中国古籍的小说以及其与中国文坛三个方面探讨芥川龙之介与中国文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欣赏日本古典文学作品时,转换作为中国读者的固有欣赏视角,还原作品于其传统文化背景之下,体会文章本身的韵味,有利于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代的一位重要作家,他的创作时间不长,但成就却是巨大的,作品主要集中在短篇小说方面.其代表作<罗生门>更是以其思想的深刻性,获得了持久的关注.本文拟探讨芥川龙之介的生平经历与其创作之间的关系,并阐述<罗生门>所揭示的人在面临困境时如何选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黄秋源 《新读写》2009,(3):22-22
浮世绘是日本一种特有的艺术形式。艺术家用鲜艳的颜色在木板上画出风俗人情、江山美人。而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作品也像是一幅浮世绘,用最美的颜色画出了最独特的社会。有人欣赏表面的一层颜料,有人却看到了背后的沉思。  相似文献   

14.
芥川龙之介后期反战系列小说之首篇的<将军>,着力描写了日军敢死队精神上的盲目、无奈和疯狂,对照表现出中国抗日志士的镇定从容、大义凛然和视死如归,辛辣讽刺了侵华日军"持枪盗贼"的本质,矛头直刺日军偶像乃木希典,而这一切是在日本军国主义方兴未艾之时发出,是在日本本土中心发出,是由身为日本作家的芥川龙之介发出.其中的反战意识与被称为日本"近代思想之父"福泽谕吉之颂战思想针锋相对.仅此一篇足以评断,芥川龙之介可谓敏锐、真诚、勇于抗争军国主义的作家.他之被奉为日本现当代文学的偶像,从中国读者的立场观之也值得欣慰.  相似文献   

15.
在日本古典文学教学中,引入讨论法,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及深入思考。可以让学生在获得文学知识的同时,提高文学鉴赏力和文学修养,获得课堂内外的双收获。  相似文献   

16.
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在1921年3月到中国旅行,其间不仅参观了中国的名胜古迹,还拜访了包括辜鸿铭在内的许多中国文化名人。芥川龙之介访问辜鸿铭,是将其看做反映当时中国政治、文化状况的一种载体。通过与辜鸿铭的交流和探讨能使他从中国古典文学文本中的虚幻与想象中走出来,切身感受到一个更加真实而具体的近代中国。  相似文献   

17.
引言 日本古典文学著作,首推《古事记》和《日本书记》,都是公元八世纪初使用由中国传入的汉字书就的。在此之前,随着日本古代国家机构的完善而展开了与大陆的交往。而且,以应用汉字作为日本语发音标记的势头很强,文学创作热潮也随之迅速高涨起来。公元八世纪末编写的日本最初的古老的歌集《万叶集》,就是使用汉字写成的。奈良时代的文学家阿部仲麻吕前来中国,在唐玄宗皇帝的宫廷里为官;作为遣唐使,万叶歌集的作者之一——山上忆良,也为日中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在贵族中间流行了汉诗文。《怀风藻》虽说是日本古代贵族们创作的汉文诗,而它却是在大陆文化的强烈影响下产生的。这些汉文诗作为贵族们的共同文化而被继承下来,一直延续到江户时代末期。  相似文献   

18.
孙莉 《考试周刊》2016,(8):10-11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期代表作家之一,他创作了许多历史小说,借古讽今。本文着重分析其作品《龙》,结合时代背景,通过与原典的比较,从时代、社会、女性学的角度探讨该作品的主题,加深对芥川的了解。《龙》和原典相比,故事中增添了女性形象,且故事的结局也不同。这些不同在使得小说情节更丰满的同时,也使得故事有了更深的含义。谣言的广泛传播,以及最后的龙的出现实际上表现了平安时代的男性中心主义社会中处于边缘的女性对男性的报复、胜利。  相似文献   

19.
芥川生活上的不安是芥川的恍恍惚惚的不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导致芥川自杀的重要诱因。生活上的不安又来自两个方面:出生和失败的初恋,朋友和亲属带来的生活上的重压。  相似文献   

20.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文学的代表作家。芥川龙之介的文学在其逝世80年后的今天仍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国际性作家"。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芥川龙之介文学的国际化,可以从芥川文学国际化的具体表现入手,深刻剖析芥川的博学、芥川文学的特色和芥川文学所具有的极高的艺术性,从而使学生理解芥川龙之介文学国际化的积淀、条件和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