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管是城市初中学校还是农村初中学校,古诗文教学的有效与否,主要体现在是否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否在特定的教学时间内,达到了学习效果的最大化.由于学习环境和教学环境的不同,农村初中学校的古诗文教学,必然要走一条与城市初中学校古诗文教学有所区别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2009年1月17日,上海市南湖职业学校会议中心,第七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团体决赛中职组的比赛在这里举行。谈诗论词、吟古诵今,来自六所学校的古诗文高手之间的角逐异常激烈。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资源的整合是古诗文教学准备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范学校古诗文教学目标的确立应充分揭示认知和审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应确立以审美为核心、以审美为古诗文教学的切入口、以审美体验为特征的古诗文教学目标。古诗文教学资源是丰富多彩的,需要教师根据实际,妥善处理好课内与课外、学校与家庭社会、课程与生活、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等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善于取长补短,使古诗文教学资源得到最优化的整合。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实施以来,古诗文课堂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学科的一块“硬骨头”,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江西省南昌市小学语文学科从解决真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出发,申报了省、市十一五课题“古诗文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验”,26所学校和100多位老师潜心研究,并带动全市近千名教师积极投入到古诗文教学研究中,掀起了古诗文教学研究的热潮。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88):5-6
古诗文阅读鉴赏既有助于学生夯实文学功底,还有助于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然而,一直以来,民族地区学校小学生古诗文阅读鉴赏却存在着诸多现实困境。本文将在深入剖析民族地区学校小学生古诗文阅读鉴赏现实困境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民族地区学校小学生古诗文阅读鉴赏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推进民族地区学校小学生古诗文朗诵的有效策略"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0,(97):51-52
经典古诗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经典古诗文,具有多方面的教育意义,尤其对瑶区小学这类少数民族学生聚集的学校,更有语文教育与民族主义情怀渗透的多重作用。但当前瑶区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经典古诗文的渗入教育还有很大拓展空间。文章就从瑶区小学语文教学中深入经典古诗文的意义、现状角度,分析如何更好地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实现经典古诗文更充分地渗入,为瑶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更多教学策略和经验。  相似文献   

7.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艺术殿堂里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永恒的亮点。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更应该珍惜与传承,重拾校园文化自信,让古诗文这股文化血脉不断流淌在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相似文献   

8.
古诗文教学是汉语教学的难点。疆内初中班(以下简称内初班)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占90%,汉族学生占10%。文章通过对内初班办班学校——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七中学的调研,深入了解了内初班汉语教师的基本情况、古诗文的课堂教授情况等。调查结果显示,该校内初班汉语教师古诗文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古诗文教学方法单一,教师也缺乏对少数民族学生授课的经验。针对上述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文章提出若要改善古诗文教学成效,教师应提高古诗文素养,改革教学方法,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增加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了解,补充少数民族文化知识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古诗文学习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对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中进行一定的尝试,使学生在古诗文学习中领悟到文章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10.
寒冬还拖着无形的尾巴,初春的路边飘下几点早春细雨。早晨,我们迈步在上学路上,想到今天下午学校有大文化课程,心中荡起阵阵喜悦。我校创设的研究课,有世界文学名著、中国古诗文等近二十门大文化课程。古诗文阅读虽然只有  相似文献   

11.
李文德 《甘肃教育》2014,(14):107-107
正经典古诗文以语言凝练、意境优美和寓意深远被视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但是,在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常常只要求学生会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与审美教育的培养。"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笔者所在学校在古诗文课堂教学中,利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再现了古诗文独特的意境美,让学生从中受到美的启迪,德的熏陶。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当今社会俨然已被网络包围,计算机网络与日常生活和学习联系得越来越紧密。魔灯平台在这一背景下诞生,为学校教学提供了一个高效快捷的平台,特别是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给初中古诗文教学带来利好。本文主要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为例,探讨魔灯平台"利好"初中古诗文教学。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9,(56):9-10
古诗词教学在语文课堂中无论从学生层面还是老师层面来说,都不是学生和老师的兴趣点所在。特别是在新优质学校中,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弱,古诗文教学几乎没有教与学的激情存在。本文从自身教学实例和优秀课例出发,初步探究在活动、用具、思维三个角度的方法,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海内外著名学者论古诗文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我刊曾以较大篇幅报道了潍坊市实验小学的小学生古诗文素养实验,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许多学校前往该校学习、考察。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家对古诗文素养重要性的认识,今将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论述古诗文诵读的精辟言论辑成一组文章刊载于此,希望您能从中受到启迪。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学论的发展,揭示了学生的学习成功,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下取得的。学校教育要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基础,若只重视智力的开发,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在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过程中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就会使教育的效果受到影响。为此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他们的独立性格,能提高教学效果,保证育人质量。这就要求学校转变育人观念,重视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古诗文诵读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有效方式。近五年我校在学生古诗文诵读的实践和调查问卷中发现,古诗文诵读活动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有以下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学古诗文以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凝练的语言形式,委婉含蓄的情怀,意味悠远的艺术境界,是值得我们一深深品味。通过学习,培养中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和浓厚兴趣。在古诗文教学中,要带领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引导学生享受审美愉悦,增加人文底蕴,以提高古诗文的教学效果。
  1.明确学习古诗文的内涵,提高学生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殿堂里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永恒的亮点。我们灿烂的中华文化因其而千古流传,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因其而四海传扬,浩然的人间正气凭其而代代传承,精深的汉语言借其而发扬光大。中国人几千年的思想、情感、智慧主要积淀在古诗文中,无论是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凝练的语言形式,还是其含蓄的表情达意,意味悠远的艺术境界是值得我们深深品味的。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在古诗文的教学工作中,还没有突破死记硬背的瓶颈,迫于升学的压力,一些学校老师只是在所谓关键的时刻打破了诗词的完整性,让学生日夜加急地背诵一些考试范围之内的名言名句,致使学生对古诗文名句名篇都是囫囵吞枣,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再优美的古诗语文也会变得毫无美感,从而大大抑制了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所以,要教育学生明确学习古诗文的内涵,才能提高学生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7.
刘青 《教师博览》2023,(11):28-31
<正>中央电视台推出的诗词文化音乐类节目《经典咏流传》采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愉悦视听的音乐和触动心灵的古诗文结合起来,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诗”“歌”盛宴。其实,《经典咏流传》这一节目和很多学校所开展的古诗文诵读活动看似花开两朵,实则殊途同归,都致力于传承中华民族经典的古诗文和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8.
当前,五四先贤好不容易把文言教育排斥出正统的学校教育主流之外,但近几年来,中小学语文教育中,文言教育却日渐“抬头”,而且是越抬越高:有的高中语文课本把古诗文篇目增加到总量的40%以上,其中一册全书为古诗文,  相似文献   

19.
潘东辉  莫晖 《中国德育》2008,(11):58-60
北大附小的古诗文诵读活动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十余年来,古诗文诵读一直是学校德育有效生动的载体之一,它一方面承载着培养具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身体健康、人格健全、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善与人合作、积极乐观、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历史责任:另一方面也为学校、全体学生和全体老师提供了个性成长、  相似文献   

20.
古诗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有效提高古诗文教学的成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一、重视反思,提高认识在高中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早读时间,教室里传出的不是朗朗的语文朗读声,而是英语朗读的声音。它反映出从学校到学生都普遍重视外语学习。在学习时间上,英语的学习时间远超语文;从考试的分值来看,英语的分值与语文的分值相当。由此可以看出,语文的学习没有放到重要的位置。在现在各科教学中,语文的学习受到很大的冲击,尤其是古诗文,学生缺乏兴趣,教师忙于应付考试考点,把古诗文的教学看成是死记硬背的东西,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