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富萍》:人生的另一种审美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安忆是新时期以来最具创造力、活力的青年女作家,她总能给不断变化着的现时代生活提供一种合适的审美形式。20世纪80年代,她寻找“我们的村庄”;90年代,她寻找“我们的城市”;90年代末期,她又退居于“我们的村庄”与“我们的城市”之间。《富萍》的创作则是这方面最突出的代表。  相似文献   

2.
上个世纪90年代,“同志电影”曾在两岸三地风行。《霸王别姬》、《喜宴》、《春光乍泄》等电影纷纷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诸多因素决定了“同志电影”在中国的兴起。这三部电影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美学风格。新世纪初,新一轮的“同志电影”浪潮又在国内外悄然兴起。  相似文献   

3.
我有一名学生叫余颖,读高一,她能全背诵高中语(人教版)第一册第二单元的四篇课(《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我与地坛》《花未眠》),她理应成为“名人”,所以别的班级也邀请她“巡回背诵”。我跟她说:“也许,全中国的学生中,只有你能做到……”  相似文献   

4.
看《收获》     
自20世纪70年代始,具有典型“张洁风格”的小说总是以逼人的“情”字见长。在《爱,是不能忘记的》、“祖母绿》、《方舟》、《无字》等不同阶段的代表作品中,她始终坚持不懈地在不同语境下探索着爱情之于女性认识男性和自身的意义,其中那些虔诚而圣洁的向往与追求、深重而惨痛的幻灭与伤害,都曾是张洁作品提供给我们的独特味道。本期《收获》刊登的《知在》(长篇)显然接续了张洁小说的这种“传统”,但又分明试图为此“传统”添加进“新”的成分。  相似文献   

5.
今天这个会议。把我们召集在一起.座谈期刊的品牌建设,是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期刊在竞争中经历了三个时期。即20世纪80年代的“产品探索”时期,90年代的“商品探索”时期,90年代末期及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品牌探索”时期。“产品探索”时期依靠行政的力量,“商品探索”时期主要从市场找出路。现在,品牌探索已有十多年的时间,像《读者》《知音》《家庭》《故事会》等一大批成熟的品牌期刊,已成了中国期刊的领军品牌,《南方人物周刊》《特别关注》等一批新办期刊异军突起。中国期刊的品牌化战略强势推进。  相似文献   

6.
《北斗》是左联的机关刊物,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文学星空上的北斗星。丁玲于危难之际受命主编《北斗》,她在党的正确领导和鲁迅先生的大力支持下团结左联及左联以外的进步作家,倡导作家深入生活写大众。对纠正当时左联的“关门主义”,繁荣和发展文学创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周瘦鹃(1895—1968),原名国贤。时人尊称“周瘦老”,江苏吴县人。20年代曾任《礼拜六》、《紫罗兰》、《半月》、《乐观》等有重大影响刊物的主编,两任中华书局《申报》、《新闻报》的编辑,是20世纪中国现代学的“鸳鸯蝴蝶派”(后称作“礼拜六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其小说《亡国奴日记》、《亡国奴家里的燕子》、  相似文献   

8.
以描写中国农村生活、体味中国农民疾苦而闻名于世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作家赛珍珠对中国知识分子同样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与关注。传统与现代的平衡是她为其设计的人生定位,也是她苦苦挣扎于东西方文化不同张力之下的最佳选择。然而这样的平衡是短暂而脆弱的,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迷恋往往成为她最终的精神归宿。结合她于1933年发表的题为《新爱国主义》的演讲,仔细分析其代表作《同胞》,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海归派”知识分子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9.
学术界对“中国新诗派”认识及命名的混乱要求我们对它进行重新认识。通过对40年代未两个诗歌刊物《诗创造》和《中国新诗》的分析与研究,从源头上认识“中国新诗派”的发轫与形成。“中国新诗派”不同于其他流派,它是因诗歌艺术客观上的趋同而被后人追认的文学流派,是“自觉”的现代主义促成了“不自觉”的诗歌流派。  相似文献   

10.
她,在“知识分子”中有极高的美誉度。 她,曾经是《对话》《经济信息联播》《全球资讯榜》《第一时间》《经济半小时》的总制片人。  相似文献   

11.
《中等职业教育》2007,(3S):48-48
2003年,头顶“中国话剧金狮奖最年轻得奖者”桂冠从解放军艺术学院毕业的殷桃,一晋身影视圈就凭借电视剧《历史的天空》、《搭错车》、《幸福像花儿一样》、《真情年代》在全国各地电视台的热播,迅速在全国掀起一阵“殷桃风暴”,被媒体誉为“近几年来内地窜红至一线速度最快的新生代女星”、“收视公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苏雪林与散文名刊《语丝》、《现代评论》的关系,深刻影响了她的自由主义文学观和散文批评观的形成。苏雪林对二三十年代散文作家、散文流派的批评,在理性和史识中不乏美学的敏感和尖锐,更偏重对文体与风格的考察。苏雪林对“文学批评”作为散文体式之一的认知和对文学性“自传”的提倡,则有着五四后中国学术发展和自叙传文学兴盛的背景。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坛上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女作家,她的小说的艺术魅力和“张爱玲式”风格总是引起一次次的轰动。《倾城之恋》、《金锁记》等作品带给读者说不尽的感慨和思索,而今随着遗稿《小团圆》的面世,新一轮的“张爱玲热”也相伴出现。同时纵观《小团圆》,不难发现它与前期作品存在着一些差异。今即从文字、意象和人生观察透彻方面人手,以《倾城之恋》、《金锁记》和《小团圆》为代表,初略地探讨半个世纪以来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变化和“花开花落”。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是一位自觉地从中国传统小说中汲取营养的小说家。她非常推崇传统世情小说,自述《金瓶梅》与《红楼梦》“这两部书在我是一切的泉源,尤其《红楼梦》”;还说“《醒世姻缘》和《海上花》一个写得浓,一个写得淡,但是同样是最好的写实的作品”。同时,  相似文献   

15.
<正>冯友兰先生《贞元六书》的历史意义张岱年1990冯友兰先生于三十年代之初出版了《中国哲学史》两卷本,对中国哲学思想史的研究做出重大的贡献。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六年间又撰写了《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合称《贞元六书》,意图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当时中国正处在抗日战争至抗战胜利的时期。所谓“贞元”意谓“贞”下起“元”,即旧时代的结束与新时代的开始,意谓抗战建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6.
A 强强何人? 强者一:闪客高手——卜桦 2002年6月,随着b桦的《仲夏夜之梦》以及《猫》的出现,中国最著名的flash阵地“闪客帝国”终于告别沉寂,抵达沸点。媒体评价卜桦——“因为这个人,就足以证明中国拥有世界级的flash。”而美国奥斯卡奖评委布里斯托女士将她誉为“天分极高的中国年轻一代艺术家”,卜桦的flash作品《猫》被称之为中国flash作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7.
中午吃完饭,妹妹缠着我给她讲故事。我只好拿起一本《格林童话》给她讲故事。 “想听什么故事?”我问妹妹。 “我要听《白雪公主》。”  相似文献   

18.
后世对汉人所说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问“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的具体所指。意见不一。此文在前人论证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考证和落实。认为是汉代《左传》研究者通数《春秋》《左传》二书的结果。同时是对姚曼波女士《再论孔子作《左传》蓝本》(载《聊城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的答复。姚文说“惟独《左传》恰合‘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之数”。是孔子作《左传》的“铁证”。此文指出,姚文对“弑君”、“亡国”的论证没有界定。并且背离《左传》的相关论述。一再随意取舍。拼凑数据。论证又异常草率。姚女士是古今提出孔子作《左传》的第一人。她把问题看得太简单。低估了两千年来的学人,高估了自己。姚文的论证存在严重偏差。强烈的主观愿望。使她不顾事实。一再提供不实之证。她所谓孔子作传是“先秦以来全部典籍……证明的铁的事实”,足以引发人们思考。这等于说,两千年来的学人对于“全部典籍”中无所不在、唾手可得的“铁的事实”。竟然个个熟视无睹,只有她一人“敏锐地”出来揭“秘”,这绝对背于情理。事实是,她至今没有提出任何可信的证据。她的“考证”不合于学术规范,她的选题不具有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孙绍振 《河南教育》2005,(12):24-26
孙绍振,1936年生,1960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曾在北大中文系短期任教,现为福建师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上个世纪80年代曾经以一篇《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为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呐喊,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三崛起”之一。主要著作有:《文学创作论》《美的结构》《论变异》《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探险》《审美价值结构和情感逻辑》《挑剔文坛》《孙绍振如是说》《幽默逻辑探秘》《幽默学全书》,等等。90年代中期介入基础教育改革,《炮轰全国统一高考体制》引起广泛关注后,担任教育部初中…  相似文献   

20.
阿华原名王晓华,山东威海人,《威海卫文学》编辑.诗作散见《人民文学》 《诗刊》 《星星》 《山花》等,有诗歌作品入选各种诗歌选本,著有诗集《往事温柔》 《风吹浮世》 《我们的美人时代》 (合集) 《飞天》《诗选刊》等,参加诗刊社第25届青春诗会,获2013年首届中国文成诗歌奖.授奖词说:“她善于将日常的词语与庄严的大词巧妙搭配,像萤火虫和星星的交相辉映,下至微尘,上至神明,都在她的视界之中.她与旧时光反复相遇,在生活中不断自省,宠辱不惊.秋水共长天一色,万物与天地共容,在阿华那里,生活是低处的物质与高处的神灵的相互融合.”[1]质朴自然的生活气息与高蹈的神思相互融合这是她诗作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