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中,涉及道德成长的各个方面。仅以高中语文课本来看,德育内容就十分丰富。合理的利用教材,寓教于情、寓教于乐、寓教于学是我们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创新成人德育必须转换教师德育角色,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革新德育方法和手段,提升成人教师队伍的德育能力,以实现成人德育的科学性、时代性、生动性和时效性。真正做到寓教于情、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寓教于理、寓教于德。  相似文献   

3.
创新成人德育必须转换教师德育角色,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革新德育方法和手段,提升成人教师队伍的德育能力,以实现成人德育的科学性、时代性、生动性和时效性.真正做到寓教于情、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寓教于理、寓教于德.  相似文献   

4.
李英 《中国德育》2005,(7):53-53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章文质兼美,含有极为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学中可通过美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做到寓教于美,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思想,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要求语文教师要寓德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之中,自觉地把德育看作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对我国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课程不仅仅在于对教材知识的讲解以及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还应当注重学生品德修养的熏陶,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启蒙时期,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语文学习能力,还应当通过寓"德"于教,注重形成小学生树立健康良好的品德人格。因此在新课改要求的大背景下,国家与社会越来越重视对小学生德育的渗透,本文将通过探讨德育在小学生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意义,并分析当下小学生语文教学中德育发展的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几点可行的措施,以期供教学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具有思想性的基础工具学科,是智育与德育的统一。因语文教学既是严格教文的过程,也是寓德育于语言训练之中的过程,故在语文学科中实施德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来进行,通过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德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德育功能,是新时期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教育导向功能、规范行为功能、健全人格功能、实践锻炼功能、情感陶冶功能、审美教育功能。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实现的途径:寓教于脑,创建先进的校园文化;寓教于景,营造优美的校园物质文化;寓教于乐,创造科学的校园行为文化;寓教于理,完善合理的校园制度文化;寓教于心,培养高尚的校园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寓教于“趣”、寓教于“活动”.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树立榜样,以身作则,随机进行阅读指导。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人的精神家园,是人类审美的集中表现。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审美教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做到寓教于美,寓教于乐。本文从欣赏语文教材中的形象美、品味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美、分析语文教材中的思想美这三个方面,集中论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具有思想性的基础工具学科 ,是智育与德育的统一。因语文教学既是严格教文的过程 ,也是寓德育于语言训练之中的过程 ,故在语文学科中实施德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来进行 ,通过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等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师必须通过审美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其主要途径是寓教于言,寓教于形,寓教于情,寓教于乐,寓教于理。  相似文献   

13.
刘枫 《农村教育》2001,(4):30-31
新时期的职业学校面对素质较低的生源,面对独生娇美的子女群体,面对纷繁复杂的价值取向,这就给新时期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问题。以往单调枯燥的说教显得苍白无力。呆板机械的讲授往往适得其反。因此,必须切实改进德育方法,讲究德育实效,寓教于情、寓教于境、寓教于乐、寓德育于审美之中,以期取得德育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轨的初始阶段,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人们愈来愈感到德育工作的方式、途径乃至内容都远不能适合当前形势的发展。因此,必须加速改进和拓展德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特点,寓教、寓学、寓乐于一体,通过一种崭新的方式把他们的思想、行为推向一个新高度,形成德育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5.
胡林 《湖南教育》2002,(13):22-22
实践证明,对青少年学生实施德育,必须在校园、课堂内外以多种形式、全方位、多途径、多渠道地开展,才能取得成效。一、寓德于教从教育论的角度看,“寓德于教”的“教”应涵盖三个方面:一是学校教育。通过各学科教学向学生开展德育是最基本的途径。学科教学研究表明,学科德育渗透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式渗透,一种是间接式渗透。所谓直接式渗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德育教材或教学内容中的明显的德育材料,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道德认知、道德情感、行为规范、行为习惯等道德品质要素的培养和教育。所谓间接式渗透是指教师充…  相似文献   

16.
校园文化是隐性德育的重要载体,具有思想启迪、情感激励、心理塑造等隐性德育功能。在隐性德育视阈下从坚持应用性与学术性相统一、在追求应用技术科学精神基础上加强人文氛围塑造、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应用技术伦理教育相结合、坚持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统一等四个方面探讨加强应用技术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以期创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寓教于景、寓教于心、寓教于乐、寓教于理的应用技术型大学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7.
周泽南  朱靖 《江西教育》2002,(23):28-28
文道统一,寓德育于讲读教学之中。讲读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诸如作者和背景简介、词语辨析、情节和结构剖析,人物分析、主题归纳、写作技巧赏析……都可以渗透德育。“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叶圣陶语)在讲读教学中,尤其要注意把学生带入作品的情境中去,让他们在艺术的感染和熏陶之中,感觉到“亲”,因而与作品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比如教《祝福》,可抓住祥林嫂的三次外貌描写,特别是眼神的变化,来分析其心灵的重创,再剖析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这样就能使学生对封建礼教的罪恶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借助作品的艺术形象来揭…  相似文献   

18.
德育是语文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小学语文中的德育应基于儿童视野,结合儿童的实际进行。在教学实践中应从儿童成长需求出发确定德育训练点,从儿童特点出发,寓教于形,以形象感染代替理性说教;融德于情,注重情感熏陶,潜移默化;还应发挥儿童主体作用,注重儿童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材短小精炼,或托物抒怀,或景中寄情,或叙事寓理,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如何才能教好这一类课文呢?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20.
一般地说,寓教于练就是通过题目设计,当堂练习,来处理教材,组织教学;就是困难而练,化难为易,既体现教学意图,又指导自学方法,题题相扣,练练相生,以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特殊地说,寓教于练在题目设计时,要充分注意启发学生探索知识规律的思维操作程序,因为只有当所学知识符合认知规律时,才能转化为能力,同时也才能形成我们教学过程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