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改革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模式造成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脱节。为突破学科系统化的课程模式,我国职业教育界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新的课程模式。由此,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相继出现了如"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多元整合课程模式、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模式等多样化的课程模式。从总体上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发展呈现出以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观为指导、以职业分析为基础、突出工作本位学习等趋势。  相似文献   

2.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基层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必须具有实用型和技能型的特色。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具有明显的区别。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应突破学科性课程旧模式,树立“以能力为本位兼顾学科”、“以近期问题为中心兼顾长远发展”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3.
确立一种什么样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目前普通高等教育所通行的“三段式”课程结构是以培养学术型和工程型的高级专门人才来确定的,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结构模式,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等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不适应的。盲目照搬普通高等教育“三段式”课程结构必然抹杀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不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固有特征,有必要以新的教育思想来重新构建。从目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改革的情况来看,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将普通高等教育同专业的课程结构压缩成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  相似文献   

4.
职业能力本位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取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途径。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仍然受传统学科课程模式的影响,未能突出职业能力本位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基于关键岗位能力的课程开发是一种"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有效地解决了知识、技能、能力一体化高职课程体系开发问题,并以软件技术专业编程方向为例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5.
我国原有课程模式是一种典型的学科本位课程模式,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在职业教育的课程实践中,形成了学术能力、学术能力与普适性能力结合、一般素质、职业能力与普适性能力结合、纯职业能力以及整合能力等6种能力课程模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教育形式。当前,整合的能力课程模式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尝试从“职业带”理论入手,探讨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理念。分析“职业带”理论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得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肩负培养高级技术员的重任,在此基础上,从课程目标、课程模式、课程实施方式等方面讨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问题,以期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能力本位”是以培养职业岗位实际做事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模式,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支撑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流模式。随着产业形态变革与职业教育高移化,这一课程模式在中等职业教育、职业专科教育与职业本科教育中均面临严峻挑战。把职业对人的要求作为展开教育逻辑起点的根本属性,使得“能力本位”作为职业教育课程核心模式的主体地位不受质疑。解决矛盾的根本办法是发展能力本位课程模式,切入点是对能力本位课程模式中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这两个概念做出重新解释,并深化对其开发技术的设计,包括在概括性层面理解和分析工作任务,把职业能力作为关键性课程要素进行开发和设计职业能力的教学化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8.
试论职业教育能力课程模式及选择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我国原有课程模式是一种典型的学科本位课程模式,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在职业教育的课程实践中,形成了学术能力、学术能力与普适性能力结合、一般素质、职业能力与普适性能力结合、纯职业能力以及整合能力等6种能力课程模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教育形式.当前,整合的能力课程模式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前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新模式的最大难题是如何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打破学科体系,进行课程综合,实行目标管理。本就会计电算化专业“品型模式”的构建,分析该模式提出的五大矛盾、构建的四大项目、模式运作的三大条件、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等,力图对职业教育新模式的建立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试论高职“能力本位”课程模式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载体,而课程模式是课程开发的指向。职业教育是一种能力本位的教育,学科本位课程模式在高职教育实践中已凸显不足,能力本位的各种课程模式尚不成熟,构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终极目标的课程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职课程体系建设中的“学科体系”、“宽基础活模块”、“项目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四种课程开发模式既有优势也有不足。技术研究、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四轮并进”的新型课程体系改革模式和运行机制,突出解决了学习内容与职业行动联系不紧密、课程项目与师资队伍难满足教学要求、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及内部运行不良好等难题,有助于提高高职教育的创造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12.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以提高职业能力素质为目的的一种教育,为了适应这种教育,课程体系,必须要进行整合与调整,即按照职业需要来进行设置,将传统的“学科本位”变为“能力本位”,将传统的“精英教育”变为“大众教育”  相似文献   

13.
课程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载体,而课程模式是课程开发的指向.职业教育是一种"能力本位"的教育, "学科本位"课程模式在高职教育实践中已凸显不足, "能力本位"的各种课程模式尚不成熟,构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终极目标的课程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学科课程注重学科知识的整体性与完整性.但与实际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贴近不够紧密.不能直接形成职业能力.在高职教学实践中已突显不足。职业教育是一种“能力本位”的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实现此目的的有效课程模式就是“素质项目”。“素质项目”是一种以工作项目为基础、以能力教育为核心。融知识、技能、情感于一体的课程模式。为了实现课程与“素质项目”的转化,要注意处理好教师、教材、场景与学科课程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系统偏差,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现行课程教学与高等职业教育特点之间存在差距.使课程及其教学模式改革成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树立现代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运用“逻辑框架”分析方法和技术,对构建以“行动体系”为依托,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项目任务驱动为教学形式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新型课程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化课程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职业性。职业岗位的多样化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课程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形式,我国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存在着难以满足就业市场需求,对学生关键能力、综合素质培养不够,缺乏技术学习与培训的连续性等问题,构建多元化课程模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论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在改革的过程中面临着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问题。本丈分别对“学科本位”、“市场本位”、“职业能力本位”三种主要的课程设置价值取向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现状及其主要原因,并从更新观念、借鉴国际成功经验、专业和课程设置制度化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以素质本位为特征的职业技能型教育;它的培养目标具有人才层次的高级性、知识能力的职业性和人才类型的技术性;它的课程结构可分为“知识本位”模式、“技能本位”模式和“公共基础十专业模块十社会实践”新模式;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和行为引导教学方法;要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9.
构建就业导向的高职实践性课程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红珍 《职教论坛》2006,(14):37-39
近年来,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政策已为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所接受.把满足就业需要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世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课程改革是高职发展的核心问题,在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下,高职课程改革的任务更为紧迫,需要进行模式的根本转变,并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怎样把就业为导向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构建实践性课程模式?拟从课程观、课程目标、内容、结构的定位以及课程的实施等几方面提出一些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实践性课程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高职课程发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战后.按照课程取向的不同,国外高职课程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其间,涌现出的MEs课程、cBE课程、学习领域课程、工作本位课程等课程模式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理念,也逐步创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高职课程模式.比较国内外高职课程的发展现状,可以总结出经济发展阶段的引导性、课程理念的趋同性、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开放性等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