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威和王夫之对知行关系的理解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在对他们的"知行观"展开论述的基础上,得出他们对知行关系的理解的鲜明共同点就是强调知行的统一,而且坚持行的优先性原则。他们的"知行观"切中时弊,对指导人们端正做学问的态度,纠正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和知而不行的学术浮躁心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易晨冉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29(4):110-114,124
杜威和王夫之对知行关系的理解有很多相似之处,在对他们的"知行观"展开论述的基础上,得出他们对知行关系的理解的鲜明共同点就是强调知行的统一,而且坚持行的优先性原则。他们的"知行观"切中时弊,对指导人们端正做学问的态度,纠正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和知而不行的学术浮躁心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知行”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思想。孙中山、毛泽东为指导伟大的社会变革将传统的“知行”观发展成完备的认识论,推动了历史的年轮。透过“知行”观几千年的发展史,从其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可以揭示其本质性的规律及意义。  相似文献   

4.
知行观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别具特色的问题之一。宋明以来,它以个人为主体,主要围绕着知行的先后,分合,轻重,难易展开讨论的,这可以看作中国古代知行观的范式。王夫之穷尽了这一范式的发展余地,成为中国古代知行观的集大成者,在王夫之知行观的抽象理论中包含着封建主义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5.
“知行并进”是我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著名观点.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文章论述了在摄影技术课程教学中的“知”“行”关系,对于其它术科教学,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知行关系是中国哲学史上长期争论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主要表现为知行先后,知行高低,知行难易等论争。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提出的知行统一观是对中国古代知行观的批判继承和发展,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结合,使之成为中国化的科学的认识理论。我们把握知行理论对坚持事实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提高认识能力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朱熹的知行观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行相互依赖(“知行常相须”),二是知先行后(“论先后,知在先”),三是以行为重(“论轻重,行为重”)。这三个方面是从不同角度立论的:知行相互依赖是总原则,知先行后和以行为重是具体操作;知先行后强调行以知为指导,以行为重突出知依赖行的贯彻。朱熹知行观的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因而不可将任何一个方面孤立或夸大。王守仁对朱熹的指责恰恰是犯了将其中的一个方面“论先后,知在先”孤立看待的错误。  相似文献   

8.
冯契的知行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行关系是认识论必须面对的问题。冯契在其广义认识论中对知行关系及其辩证运动的结果作了详细的探讨。首先,他分析了认识是如何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其次,他对从认识到实践的转化机制作了富有创造性的探索;最后,他指出了知行转化、天人交互作用是人获得自由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宜宾学院学报》2017,(7):45-51
知行学说是朱熹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格物致知学说相互印照补充,其中知行关系独具特色:在知至之后知可以向行自然转化,在知至的基础上,知行具有一体性和合一性;在知未至时,则应当下主敬的劝勉工夫促成知行的转化。前者是知行合一的本体态,后者是知行合一的非本体态,即无论何种情形,朱熹都强调要知行合一。这两种"知行合一"态在工夫论和境界论的视域中可以完美地融合,它们貌似分离,实则合一。  相似文献   

10.
知行观在我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与朱学有所不同,王阳明出于对当时流行的知行不一的社会风气的批判,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知行观.王学侧重于身心性命的修养,主张人心向善,并以良知为本体,凸显道德主体的能动性和自觉性,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知行范畴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希望建立统一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理论体系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1.
"知行合一"是王守仁知行观的核心命题,也是王守仁与朱熹的分歧所在。王守仁所讲的"知行合一"包括三层基本内涵:第一,知行并进、不分前后;第二,知行本义合一;第三,知行相互包含。深入剖析可以发现,王守仁对于知行关系的基本看法与朱熹等人并无本质区别。对于这一点,王守仁和其他理学家凸显知行的伦理维度、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和将知行范畴落实到"去人欲,存天理"都是明证。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的知行观是别开生面的。在中国哲学史上知行问题完全摆脱宗教和道德论的纠缠,被当作纯粹的知识问题来自觉地加以研究,还是第一次。他的研究在认识论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知行观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在儒学史上,孔子最先论及了知行问题。他的知行理论涉及道德论和认识论两个方面。一直以来,人们对其道德论意义作了重点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但其中所蕴涵的认识论思想也是传统哲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在其道德论意义的基础上,探讨其认识论意义,以及它对我们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是论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篇光辉哲学著作。它不仅是对外国哲学史上认识和实践关系问题的科学总结,也是对中国哲学史上“知”(认识)“行”(实践)关系问题的科学总结。  相似文献   

15.
知行观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对重要范畴,在隋唐时被突出,到了宋代以至明清,更成了哲学讨论的重点,王夫之对以前的知行观,尤其是其朱熹和王阳明的知行观进行了批判和总结,达到了古代哲学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结合,重新恢复了唯物主义认识路线的权威,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并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具有积极意义。本文试着对此历程加以述评。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出于革命需要探讨“知行”问题的哲学家,他突破传统观点,大胆创新,扩大了传统的“知”、行”概念,丰富了它的内容,继承并发展了“行先知后”的唯物主义观点,提出“知难行易”,孙中山的知行观虽有局限,但他的研究在认识论上具有划时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章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知行问题的探索和争鸣,透视了中国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深邃思考。阐述了对知行问题的争论经历了从模糊到清晰、从混沌到科学这样一个复杂的历史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8.
宋明时期,知行关系成为理学家关注的焦点,从“知先行后”到“知行合一”,知行及知行关系被理学家赋予积极的道德内涵。由知行关系到格物致知,理学家同样赋予格物致知以丰富的道德意蕴,并把格物致知作为一种提高个体道德修养的必要手段。理学家的知行观,迎合了统治阶级加强道德教化,巩固宗法等级秩序的需要,对促进封建统治的稳定和谐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在重视知行关系道德价值的同时,却漠视了人的物质要求和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9.
汲安庆 《师道》2010,(12):42-43
关于知行观,古代先哲多有论述。比如最早出现的《尚书·说命》认为“非知之艰。行之维艰”.宋代朱熹提出“论先后,当以致知为先;论轻重,当以力行为重”。  相似文献   

20.
如何加强劳动教育的实践育人工作,是每个高职院校都在努力思考和致力于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普遍存在劳动教育被弱化的现象,其原因包括高职院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社会、家庭的劳动教育观念产生偏差,片面重视应试教育的影响等。加强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需要总体布局,从多个方面协同推进,可实行“知行融合式”新时代劳动教育模式,充分利用思政课老师和辅导员两支队伍,将劳动实践和思政课教学相结合,通过学思践悟,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