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薇 《成才之路》2014,(20):74-74
当前,我国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其教育核心是现代科学文化技术知识,同时培养人们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各种素质教育中,音乐是小学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小学阶段,笔者认为,语文、数学、外语、科学等学科固然重要,但音、体、美、劳等学科更重要。小学阶段的教育不能受中考、高考的影响。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低、中年级口琴教学的体会,以抛砖引玉。口琴,是一种“口袋乐器”。它小巧轻便,有固定音调,易吹易学,是中小学课堂乐器之一。要想尽快教会小学低、中年级学生用口琴吹奏乐曲,只有采用恰当的教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学中,我注意摸索,采用了以下几种手段进行教学。一、形象指挥,加强口琴吹奏训练 在教学生吹口琴前,先让他们明白口琴音阶,告诉学生口琴各音是按“吹吸、吹吸”的规律排列的。同时,在黑板上画出口琴的平面图,然后按排列顺序在相应的孔下标出该孔的唱名,并将吹的音“1、3、5、1”涂上色。  相似文献   

2.
口琴,是乐器中携带最轻便、价格又低廉,既可吹奏动听的旋律,又可吹奏配有和声的乐器。口琴进入音乐课堂,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新的突破。通过口琴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能促进视觉、听觉和动作的协调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开阔音乐视野,引导学生进入神奇多彩的音乐殿堂。   通过探索、实践,我们总结出口琴教学的几个要领。   一、介绍口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学好一种乐器,首先就要让学生充分认识这种乐器的构造和优点,培养兴趣。在口琴教学时,…  相似文献   

3.
徐阿根 《上海教育》2006,(12B):45-47
学校细节:口琴吹奏长廓 在闵行区平南小学,学生们有一个课余最喜爱去的地方,那就是学校特意建造的口琴吹奏下班长廓。在这个幽静、充满艺术韵味的长廓里,学生们有的独自吹奏一首喜爱的歌曲放松心情,或几个人合奏一曲,让优美的旋律在长廓里回荡。  相似文献   

4.
殷菊娥 《师道》2011,(3):24-24
校园中,总有这样的一幕幕镜头映入眼帘:教室里,一群孩子轻举着口琴,一曲曲轻快的乐曲在嘴边流泻;走廊上,男孩子一手托着篮球或排球,一手拿着口琴边走边忘情地吹奏着,流淌下一路的清脆与悦耳;操场上,孩子们在玩耍的空隙,  相似文献   

5.
一份礼物     
上初中时.音乐课曾学吹口琴。每次练习总有个学生卓尔不群地拖出长长的余音,引得我们窃笑不止。  相似文献   

6.
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曾说过:“在我孩提时代,我就喜欢这个奇妙有魅力的小乐器——口琴,我曾用它吹奏母亲教我的歌。应该毫不夸张地说,我的音乐心扉是被口琴打开的。”正是这把口琴,伴随他度过童年时的欢乐时光,正是这把玩具口琴,让他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口琴自1821年诞生以来,至今已有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因为它小巧玲珑,便于携带,而且音乐优美,表现力丰富,被称为“口袋里的钢琴”和“带着走的音乐”。近年来,口琴音乐之花越开越盛,口琴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一种理想学具,已被更多的音乐教师接受和使用。那么,怎样使口琴成为孩子心爱…  相似文献   

7.
杨天生 《教师》2011,(18):103-104
一、音乐知识在环境渲染下有效渗透 环境渲染法主要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营造一种良好的健康教育氛围。以口琴艺术为特色教育的浙江省新昌县礼泉小学对学生学习生活的校园下了一番苦功:创造富有艺术气息音乐教室、充满口琴音乐的校园生活、富有艺术氛嗣的校园环境布置,让学生时刻沉浸在口琴艺术教育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健康人格的塑造。音乐知识也得到了非常自然的渗透。  相似文献   

8.
文畅 《小读者》2011,(6):14-14
一个农家孩子,偶尔看到一个人吹口琴,觉得那声音真是好听极了!于是他也想买一个学着吹。那时候一个口琴要三块多钱。这笔钱,在当时的农村人看来,算得上一笔巨款。他是不可能找父母要到这笔巨款的。他要实现拥有一个口琴的梦想,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在我国逐渐推行,对我国各个阶段的教学工作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身体和心智都在发展的活跃期,所以在小学阶段开展素质教育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而从音乐角度上看,口琴体积较小,携带方便,入门简单,学生能够很快地掌握吹奏技巧,获得音乐上的成就感。因此,在小学教学中加入口琴教学,可以全面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和情感,增加其对音乐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树叶吹奏在我国民间比较盛行,全国各地几乎都有吹奏树叶的习惯,特别是玩童吹奏。然而要吹奏出节奏明快、情绪欢畅的乐曲来,则要数我国西南地区云、贵、川等少数民族地区。在当地民歌中这样唱道:“吹叶要趁叶子青,谈情要趁年纪轻。”“一首木叶一首歌,两首木叶翻山坡,三首木叶翻贫口,问妹何时得见哥。”由此看来,吹奏树叶和少数民族的爱情生活是紧密相联的。  相似文献   

11.
万聪 《教育教学论坛》2011,(26):244-245
器乐教学是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而口琴是器乐教学中主要小型乐器。口琴具有发音清脆,携带轻便,价格低廉,容易吹奏的特点,而且有固定的音高和音准,有助于学生掌握音值、节奏、视唱及乐理知识,有助于解决学生唱歌的音准问题,有助于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性学习和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12.
口琴是世界上最小的簧片类乐器,又是世界上吹奏人数最多的乐器.它小巧轻便,被喻为“流动的音乐”、“衣兜里的钢琴”.由于它固定音高、音色优美、价格便宜,所以被国家教委指定为实施素质教育器乐人课堂的主要乐器之一,于是许多学校传出了阵阵口琴声.可惜的是多数学校只停留在音乐课上才教师讲一讲,学生练一练的状况,满足于学生会用老式单音吹一些简单的歌曲,并没有很好地利用口琴这一乐器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那么,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口琴这种乐器的特点,深入开展好口琴入课堂的教学工作呢?  相似文献   

13.
随着艺术教育的发展,口琴、竖笛、竹笛等简易乐器进课堂,学生人人学一件简易乐器,越来越得到学校、家长的重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很少注重学生的口腔卫生保健:学生在课前课后随意拿别人的口琴、竖笛、竹笛乱吹;有的学生因忘了带琴,向别班同学借用;有的随便用手触摸吹孔、吹口等不卫生现象比较严重。笔者认为在口琴、竖笛、竹笛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口腔保健、吹奏卫生教育,防止病从口入。  相似文献   

14.
今天的音乐课上,刘老师教给我们一首旋律优美、节奏欢快的歌曲——《春天在哪里》,大家很快就会唱了,刘老师又教我们用口琴吹奏了几遍。放学后我做完作业,兴致勃勃地拿出口琴吹起了那首歌。“真好听啊!”不知什么时候妈妈站到了我的身旁,我刚一吹完,妈妈就夸奖起我来,还要我教教她吹口琴。哈!这一回我成妈妈的老师了。  相似文献   

15.
放弃的勇气     
有一个孩子,他小时候最喜欢的玩具就是那五颜六色的气球。有一次,母亲带他出去玩。在公园里,母亲从包里拿出了一个精致的口琴,不一会儿就吹出了一首首动听的乐曲。他有心要母亲的口琴,但又舍不得放弃手中的气球,左右为难之际,母亲突然停止了吹奏,笑眯眯地看着他。就在这一瞬间,他做出了选择———他松开了手,毫不犹豫地放飞了气球,然后扑向母亲索要口琴。这一天,他学会了吹口琴。而更重要的是,他从这件事上获得了一个对他一生影响深远的启示,那就是:当人生需要做出选择时,该放弃的就必须勇敢地抛弃。这之后,他考上了音乐学院,但是当他发现自…  相似文献   

16.
女儿放学回家说:“今天真难得,吴老师向我们道歉了。”原来,上周末,年级组长吴老师要求学生周一带口琴去学校,说是升旗仪式上要吹奏国歌,但事实上最后又没有吹奏。事后,吴老师向学生道歉,说:“对不起,让你们白带琴了,因为……”女儿原本对这位担任年级组长的老师印象并不很好,说她唠唠叨叨,经常训斥学生。  相似文献   

17.
核心素养的重点是将学生培养为什么样的人,只有将学生的知识范围拓展到了一定的宽度,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才能有效地体现出核心素养的本质和内涵。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近年来,一些小乐器也逐渐进入小学音乐课堂。口琴体积小、容易携带、容易上手、音色独特而且有固定的音高,十分适合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学习。在核心素养视角下,阐述了口琴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及对学生音乐素养提升的帮助,目的在于通过口琴学习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18.
稿源采珠     
《中小学音乐教育》2020,(5):24-24,29
江苏莫法娟谈音乐课的教学不同于其他文化课的学习,教师重视的不该只是知识和技巧的传授,更应该是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体验。例如在口琴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在切身的体验中感受口琴的魅力所在,体会口琴所传达的情感,从而领悟音乐的内涵,使学生在对音乐的体验和探寻中,实现对口琴这一课堂乐器的喜爱。  相似文献   

19.
上午第四节课的上课铃响了,湖北丹江口市实验小学音乐老师宋老师准备带三(1)班学生到音乐室上课。忽然,学生胡卓站起来说:“老师,我手里有一个口琴,是爸爸昨天给我买的,您能不能用口琴为我们吹奏一首歌呢?”宋老师高兴地说:“行!大家最喜欢听哪首歌呢?”小个子黄舜说:“我最喜欢听《世上只有妈妈好》。老师,您就给我们吹这首歌吧!”班上其他同学随声附和。“好吧,老师就为你们献上一曲。”宋老师一边说一边接过胡卓递过来的口琴。霎那间,教室里响起了悠扬婉转的琴声。细心的宋老师发现屏息聆听的同学们一个个眼圈红红的。琴声未落,室内已是…  相似文献   

20.
这个男孩是我的同学,他的座位就在我的后一排。 有一次,音乐老师说:“每个同学用口琴吹一首曲 子,准备时间为一个星期。”也就是这么一句话,使他成 了“口琴迷”。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的手上多了一支口琴,每 天中午,他都要用一部分时间练口琴,但他吹得实在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