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帝国主义在占领中国东北之后,对于移民入侵十分重视。他们把移民侵略定为日本的最高国策之一,称之为“国策移民”;他们还把移民侵略视为推行“大陆政策”的重要杠杆,在野蛮的军事入侵之后,便继以大规模的移民入侵。最初,他们想通过移民侵略,把中国东北变成他们的“势力范围”;继之,便想通过移民侵略,力求从心理上、习惯上、风俗上“同化满洲”,“将日本搬入满洲”,或者“达到与日本的无国境状态”,一句话,想把中国东北变成日本领土的延伸。  相似文献   

2.
赵朗 《丹东师专学报》2008,10(5):120-124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不仅进行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而且很快启动了《对满移民的全面方针和移民计划案》。通过武装移民、掠夺移民用地等手段,向中国东北移民2000余户。日本向东北实施移民的行动,暴露了日本企图完全占有东北的野心。  相似文献   

3.
从20世纪初至40年代中叶,日本在加紧侵略中国的进程中,就在中国东北策划并实施了长达20年之久的移民侵略,这是日本实现“大陆政策”的一个重要步骤,移民成为日本侵略中国的仅次于战争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从其动因、进程、侵略特点和危害方面着手分析。  相似文献   

4.
移民政策是日本“大陆政策”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移民侵略从本世纪初开始,持续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长达40年之久。其间大致经历了试点移民、武装移民、国策移民3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1931年日本以武力强占我国东北,为了变东北为其永久的殖民地,日本把移民侵略作为侵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齐齐哈尔是日本移民侵略的重点地区,移民侵略使日本的殖民统治直接深入到广大农村,加重了人民的灾难。  相似文献   

6.
日本侵略中国由来已久。远的不说,只最近100年来,日本就曾于1894年(光绪二十年)发动过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进攻我国东北,占领我国辽东半岛大片土地;1895年,又逼迫清朝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强占了我国的台湾省。至11了本世纪,日本在中国又犯下许多罪行。1927年6——7月间,日本首相在东京主持召开的东方会议上,制定一个上奏天皇的秘密文件——《田中奏折》。  相似文献   

7.
最早使用“中国梦”这个词的是南宋诗人、画家郑思肖。进入近代,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一些有志之士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做了各种各样的“中国梦”。1932年《东方杂志》发起了寻找“中国梦想”的征文。1987年话剧《中国梦》上演以后,一些人开始使用“中国梦”这个词。2006年,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等发起召开“中国梦与和谐世界”研讨会后,  相似文献   

8.
20世纪20年代末至七七事变期间,日本对华扩大侵略。《东方杂志》分析了日本侵华的经济因素和国际情势,呼吁当局对日经济绝交,当战则战,国内各派应当团结对外。这是在民族危亡下,有识之士申诉的救国主张,是一种高调的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9.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统治者为了造成大和民族人口的绝对优势,达到其永远霸占中国东北的目的,开始推行“武装移民”政策,并于1936年将其确立为日本的重要国策。在移民侵略政策下,来到中国东北的10万日本“青少年义勇军”全部加入了日军的作战部队,沦为日本军国主义和侵略战争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0.
日本移民侵略中国东北,虽说是其既定国策,但其间某些人物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视,东宫铁男就是这样的人物。1932年6月,东宫向关东军司令部提出"吉林屯垦基干队编成意见书",提出在吉东10县,以日本在乡军人为基干,组建吉林"屯垦军",代替关东军维持治安,从而拉开了武装移民侵略的帷幕。1934年9月将14名日本青少年送入三江区域的饶河,开启了"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这一新的移民形式。之后,又鼓吹"家庭移民"和青年女子移民,以解移民的后顾之忧。一系列移民侵略计划不但使中国东北民众失去土地、家园甚至生命,日本移民命运也同样悲惨。  相似文献   

11.
“台独”阴霾是有其历史渊源的,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在日据50年,日本军国主义为使“以台制台”,大力推行奴化教育和化侵略政策,斩断中华化的脐带,摧毁中华化,实行“皇民化”。  相似文献   

12.
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身处新文化运动中心的北京大学学生领袖罗家伦,在所编辑的《新潮》杂志上发表《今日中国之杂志界》一文,批评矛头直指商务印书馆《东方杂志》等刊物。《东方杂志》被迫实行编辑改革。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就是更换主编,陶惶存(又名陶保霖)接替了杜亚泉。于同年七月,陶惺存发表署名为“景藏”的回应文章,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杂志观,对杂志的概念作了独到的界定,并把杂志的社会职责分为三类来认识,进而提出了杂志的六条编辑标准。以编辑学术观点来审视罗家伦和“景藏”的杂志观,后者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前者。  相似文献   

13.
1945年日本向盟国投降后,尚有近五十万日本人滞留台湾。鲁迅的散文《藤野先生》也在这一年被再次翻译为日文,发表于台湾日文杂志《新声》。该文发表时遭到了编辑者删节,文中关于“幻灯片事件”的描写和鲁迅反思、批判同胞的看客心态的文字全被删除。由此马上引起其他在台日本知识分子的质疑。站在今天的立场上,容易理解日本编辑删节《藤野先生》目的在于“告别”过去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于中国的侵略和歧视,并以藤野先生的友好形象扭转日本人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侵略者形象。而批评的言论则认为不应该为了中目的友好,就忽视了中国人对自身的自我批评,及引发这种批评的根源之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藤野先生》在台湾经历的这次文本再生产以及读者反应,折射出人们对战后中日关系的期待,以及旧历史与新未来之间的连续性和断裂性。  相似文献   

14.
王瑞 《绥化学院学报》2005,25(5):123-124
一、“移民”政策提出的背景与实施“初期移民 ”的实况不同 日本在中国东北通过移民从事侵略活动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中日甲午战争时期,光绪18 年(1892年)即有日商三井物产进入营口专营贸易.日俄战争时,孔经纬先生提到“日人随军队来东北者雾合云集,以逐蝇头之利,所聚愈众.和局既定,俄军北徙,日兵亦渐次东归 ,而营业小民遍布城市,流滞不复去,”这些流滞不去的日本人,可以说是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早期移民活动.  相似文献   

15.
熊银忠 《中学历史教学》2006,(1):35-37,68,69
[专题解读] 近代史上美国对中国的侵略:1844年,强迫中国签订《望厦条约》,这是美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小平寺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伪装中立进行调停,实则联合侵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美《天津条约》。19世纪60年代,美国人华尔组织“洋枪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支持日本侵略中国台湾,客观上纵容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一战”期间到“二战”期间,扶植中国政治势力同日本激烈争夺对华主导地位,两国合作进行了反对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斗争;“二战”后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干涉中国内政。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为配合军事侵略而搞的“华北开发株式会社”,是日寇在华北从事经济侵略活动的大本营。它组建了庞大的掠夺网掠夺中国的丰富资源以弥补其本国原料的不足,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一、华北开发株式会社的成立及其情况自“甲午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侵略一步步加深。1907年日本成立了“南满铁道株式会社”作为掠夺中国东北及整个大陆资源的最高机构。1927年《田中奏折》暴露了  相似文献   

17.
向中国东北移民是 2 0世纪上半叶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时 4 0年 ,约移民 32万。为了给移民提供所谓的“生存”基础和条件 ,日本在中国东北进行了疯狂的土地掠夺 ,多数移民成为食利地主。移民侵略和土地掠夺的险恶目的是改变中国东北的民族构成和土地占有关系 ,最终使中国东北日本化。  相似文献   

18.
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形式多种多样,移民侵略就是其中之一。日本在东北移民研究已经相当成熟。近十年来在关于日本移民政策、移民数量、遗孤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丰硕,但也需要在某些方面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本文考察了1904年3月至1908年7月作为“选报”的《东方杂志》的所选报刊种类,通过一番梳理对照,发现这份刊物在其创刊号上的“新出东方杂志简要章程”中宣称的“搜罗宏富”这一特色多被强调,而其“选择精审”的一面则被往往被遮蔽了。在《东方杂志》的实际选报行动中,对于激进报刊的特别偏好与对于诸如《申报》、《新闻报》等大报的相对冷淡等方面都值得正视。可以说,在这份“选报”中所呈现的并非晚清报界的实际景观,而是一个秩序化了的特殊的“选报”舆论空间。  相似文献   

20.
1927年日本借口以保护侨民为由,出兵侵略山东。在日本出兵山东过程中,《申报》始终以维护民族利益为出发点,站在爱国的立场上,对日本出兵山东这一侵略行为进行了详细的报道和揭露。文章试图报道日本出兵山东,到关注政府对日出兵态度,动员社会各界反日救国,最后揭露日本军事侵略野心等方面,展现《申报》在维护国家主权方面所起到的舆论宣传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