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程改革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在驱动力.基于核心课程改革的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三百”实践能力培养关注于将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与学生“三百”实践能力的培养全方位对接.“三百”实践能力的培养打破了原有程式化的高师人才培养传统途径,整合了原有每门课程实践能力单一式、分散式的培养模式,利用教学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师素质的调整与优化,力图提高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体育术科”课程对于运动康复专业的人才培养十分重要。为了提高培养质量,创新“体育术科”课程,通过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比较多所高校运动康复专业的培养方案,发现运动康复专业“体育术科”课程的设置各有不同,普遍课时偏少,与其他专业存在同质性等。通过分析认为,“体育术科”课程是运动康复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应在“体育术科”课程中通过融合康复实践、开展传统保健体育、增设特色项目、创新评价方式、培养复合型师资等途径丰富课程内容,优化课程质量,凸显课程特色,完善具有运动康复专业特色的“体育术科”课程,努力培养高质量、复合型的新时代运动康复人才。  相似文献   

3.
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师的专业,所以其课程教学都要紧紧围绕“幼教”这个专业特点展开。声乐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能课程,它的教学同样也要突出“幼教”特色,才能为幼儿园输送合格的、专业的音乐人才。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分析了三航专业研究生课程“可靠性工程”教学现状,然后提出了三航专业研究生课程“可靠性工程”教学改革路径,包括课程联动促进交叉融合、实践教学培养系统工程思维、产学研协作打破壁垒等。  相似文献   

5.
新就业形势下,越来越多的材料类毕业生出现“蓝领”观意识薄弱的问题,通过对武汉科技大学材料化学专业本科生就业认知、职业信念、应用性和技术性知识体系进行思考及探索,从专业认知性课程、“家校同堂”线上课程、专业人文特色课程、专业应用特色课程以及专业“高、精、尖”技术教学课程等专业教育方面提出了新的课程优化方案,拟促进材料类专业“教学”与“学以致用”的协调性发展,为缓解我国相关制造业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提供可参考的专业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儿童文学课是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既要夯实学生理论基础,理论指导实践,又要加强学生实践教学训练,以培养学生教学技能为最终目的。本文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提出了“夯实学生学前儿童文学理论基础”、“加强学生校内儿童文学实践能力训练”、“课程加强与幼儿园专业教师合作”、“专业教师跟踪指导,做好校外见习、实习教学指导工作”等行之有效的途径,旨在提高学生儿童文学教学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7.
“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工、环境、制药等专业必修的基础课。为提高“化工原理”课程教学的质量,针对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课程教学实际,从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实验过程管理、加强工程思想培养等方面对“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高校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为新时代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当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思政实施效果欠佳。基于此,文章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机制出发,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强化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探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路径,以促进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9.
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程的综合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范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幼儿园一线教师,教法课程是该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依据现阶段幼儿园的课程模式与教学模式,以形成学生从事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师范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设立了“五大领域”教法课程。“五大领域”教法课程的内容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在教育目标、内容、方式上呈现出综合化趋势。在教法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提倡单科教法服务于全局、服务于幼儿园教学需要理念并对学生实施“五大领域”模拟教学综合考核。  相似文献   

10.
陶丽 《教师》2012,(8):94-94
“基础会计”课程是财会专业一门极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比较强。在课程导学中,教师应善于应用电大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抓住“导”,提倡善于导学,启发性教学,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达到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和有效评价的目标,达到培养实用性人才的电大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提出了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思路。提倡在科学的课程模式下,以专业的培养理念,融合宽口径的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素质,改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研究、实践三结合的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药学专业作为一个就业市场十分紧俏的专业,其课程设置及技能培养必须以职业能力为轴心,使教学紧贴社会,紧贴未来实际工作岗位,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出实用型药学人才。在明确药学专业定位、科学设置课程的基础上,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能较好实现药学专业教学与社会实践接轨、与就业岗位挂钩。  相似文献   

13.
蒋渊巍 《科教导刊》2023,(13):55-57
近年来,在“双高”建设要求下,高职院校需立足自身办学优势,集中力量打造行业所需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培养符合金融行业发展所需的一线高素质人才,金融专业相关课程改革已成为高职院校的热点与重点课题。“国际结算”作为国际金融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直接关系到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文章通过分析“国际结算”课程改革背景、课程教学现存问题,将课程融入当前金融行业新发展,探索课程改革路径,培养与“双高”建设要求相符的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专业基础课是联系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桥梁,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理论与技术基础课程,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针对技术类土木工程专业的要求,以《结构力学》“四精”教学模式为例,从教学内容、案例教学、网络课程、能力培养等四个方面对专业基础的教学进行了探讨,为类似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教育理念的转型正引起各学科教学方法的转变,这种转变似乎还没引起师范教育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上的调整和改进,以致“学科课程教学”理论在基础教育中没有得到全面理解和运用,这其中有学科教学历史发展短暂的原因,也有教师个人认识的原因。从专业培养方向来看,只有将“学科课程教学论”落实到师范教育的核心课程地位,才能使教学的科学性成为教师培养的一种自觉。  相似文献   

16.
陈建  宋绍京  王腾 《科教导刊》2024,(4):123-125
“电磁场与电磁波”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的重要必修核心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具有关键性作用。目前“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存在教学目标模糊、教学内容抽象、教学方法单一且陈旧以及教学评价指标不够全面等问题,应以OBE教学理念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OBE理念为指导,重新制定“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教学目标,加强针对学生个性化需求和职业发展的培养。同时,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构建一个多层次、多样性的考核评价体系,以确保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7.
《PLC应用技术》课程,是自动化类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技术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实施基于工作过程“项目教学”,更能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和总结了《PLC应用技术》课程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来具体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  相似文献   

18.
项目课程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岗位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以此构建了基于“多能力一体化”的财经类专业项目课程教学的“蝴蝶模型”.在系统分析“蝴蝶模型”的来源和构成要素基础上,从构建校企合作框架下的工作任务分析和教学项目设计体系、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情境化教学活动体系、构建立体多元化的项目课程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探讨财经类项目课程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9.
灵活应用“1+X”证书制度,并将“岗位所需专业能力(岗)、课程教学改革(课)、技能大赛能力要求(赛)、职业资格考证能力(证)”进行相互融合,融入高职物流专业核心课程物流运输技术与实务的具体教学建设,全面提高学生专业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增强创新创业能力,推进高职物流课程改革,培养高技能技术的高素质物流人才。基于“1+X”证书,介绍了“岗课赛证”课程设计思路,制订了“岗课赛证”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提出了“岗课赛证”课程教学保障措施,探讨了“岗课赛证”课程教学应用效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一流专业“双万计划”建设背景下,如何优化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在专业建设中值得探究的重要课题。文章以湖北省7所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Nvivo软件工具对7所高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课程类别设置及学分情况、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情况、集中性实践教学设置情况4个核心要素进行文本分析,提出突出专业培养特色、提高通识教育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比重、进行“智能+”专业课程改造与升级、优化配套教学资源和师资团队等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