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马克思主义所讲的群众利益,主要是指群众的物质利益。因为生产关系实质上是物质利益关系,承认生产关系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就意味着肯定物质利益关系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①毛泽东更明确地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  相似文献   

2.
一、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和思想政治工作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是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及其实现过程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是指导社会成员争取和实现自己物质利益的行为准则,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邓小平同志说:“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精神是在物质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早年的“新理性批判主义”法哲学观决定了自己既不能像鲍威尔等青年黑格尔派那样完全置“物质利益”于不顾,又不能像黑格尔那样以“理念的自身同一”的方式来解决“物质利益”问题,因而产生了“苦恼的疑问”。“苦恼的疑问”本质上是“物质利益”问题向马克思早年的仍具浓厚形而上学色彩的法哲学观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卢迎春 《天中学刊》2011,26(4):16-19
物质利益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前沿性问题。当今学术界对物质利益的内涵有不同的定义,普遍认为物质利益与人类社会活动之间是辩证运动的关系。学界对物质利益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还区分了物质利益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同实质,揭示了马克思的物质利益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意义。学界对物质利益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疏漏和不足。  相似文献   

5.
所谓义利观,顾名思义,就是关于伦理道德和物质利益之间的关系的看法。究其实质,乃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权益之间的关系问题。即公与私的问题或集体与个人的关系问题。关于伦理道德和物质利益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很早就有论述。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写道:“财产的任何一种社会形式都有各自的‘道德’与之相适直”。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明确  相似文献   

6.
论思政教育物质利益原则的与时俱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有人类以来 ,对物质利益的需求就始终贯穿于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之中。可以说 ,物质利益是人类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也是人类从事一切活动的内在动因。马克思主义者从不回避物质利益问题。马克思曾说过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坚持物质利益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物质利益原则 ,引导群众正确认识自己的利益而为之奋斗 ,取得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笔者认为 ,坚持物质利益原则的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成立80年来成功进行思想政…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存在决定人们道德意识,这是马克思义道德观的本质。道德作为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所以,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在物质利益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阶级对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既重视物质利益又鼓励人们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物质利益问题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8.
市民社会在马克思早期著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遇到林木盗窃法以及关于摩塞尔地区农民贫困原因的论战等物质利益的困惑后使他感到黑格尔国家和现实的对立。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认识到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法,并促使他从政治经济学中去解剖市民社会,从而实现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9.
生产关系实质上是经济关系,是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决定着他们对产品的分配不同,即他们的物质利益不同。经济地位决定人们的政治态度、思想观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利益是人们活动的客观动因。承认生产关系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就意味着肯定物质利益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物质利益原则是一个与生产关系概念紧密相关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也是马克思主义十分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道德与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利益是一致的,道德与物质利益之间不存在矛盾。列宁主张一方面发扬无私奉献的共产主义道德,一方面实行物质利益原则,但没有阐明两者之间的关系。毛泽东提出了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兼顾的集体主义道德原则,但他更倾向于精神鼓励。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既充分肯定了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的道德价值,又把物质利益原则与集体主义道德原则辩证地统一起来,从而在道德与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张茹 《教师》2012,(8):118-118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人邓小平,把物质利益问题作为其光辉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闪光点。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物质利益思想,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利益观。本文通过人民利益、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按劳分配四个方面分析了邓小平的物质利益观。  相似文献   

12.
新制度经济学“经济人”假设让我们认识到教师利益存在于德育的事实。利益是教师开展德育的动力机制。但现实的德育很少关注教师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这是当前德育陷于困境的原因之一。正确把握教师利益与德育的关系,确立合理的德育制度,规范教师德育行为,对促进德育发展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经济学研究人是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把人概括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新制度经济学则以抽象的人为出发点,把人概括为单个的"经济人".马克思经济学重视个人物质利益的分析,但他给个人物质利益的内容以科学的规定;而新制度经济学则只偏重个人对物质利益最大化追求的抽象分析,却抹煞了个人物质利益现实的社会性内容.马克思经济学认为个人利益的实现是由社会生产方式运动规律决定的;而新制度经济学则认为个人理性选择决定了个人利益的实现,并推动着社会制度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对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而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应被简单理解为一种功利主义原则,而是一个涉及“自然属性”与“道德属性”之间关系的元伦理学问题。运用元伦理学的分析方法研究这一问题,一方面揭示出马克思伦理思想作为一种“批判性伦理学”的方法论本质;另一方面也凸显出马克思伦理思想所追求的“道德客观性”主旨。在此意义上,对马克思伦理思想的研究乃是一种“元伦理学”。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义利观中,“义”和“利”两个概念是有界定的。一般情况下,“义”是适宜、应当的意思,具体就是指符合社会现实的礼法与伦理道德标准;“利”是指个人的私利和好处,在同公义的对照中,往往指个人的物质利益。人生在世,总会有各自不同的利益,在利益发生矛盾时,就会遇到利益的取舍问题。因而,义利关系成为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一个基本命题,也就没有什么奇怪了。围绕义与利的关系所展开的争论即“义利之辨一,从先秦起,便开始了它的发展轨迹。如,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倡导的“以利从义”的义利观;老子主张的以“无为”为旨归,“绝…  相似文献   

16.
利益是人的需要及其满足。利益是人行动的基动动力。“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益无处不在。在封建时代,即使“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也是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物质利益。在最温情的家庭关系中,养儿是为了防老(目前农村依然)。给陌生人指路往往获得“感谢”或精神上的满足(即精神利益)。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奋斗争取的一切,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建立在对黑格尔等前人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在马克思看来,市民社会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概念,“物质生产关系的总和”是市民社会的实质。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二者是既分离又相互统一的关系,人类社会超越市民社会和国家的时候,也是阶级和剥削消亡的时候。同时,市民社会的相关理论也对我国目前的社会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弘扬“见义勇为”精神之我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见义勇为”既有一般道德行为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它对行为者有重大的危险性;它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与物质利益的关系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中产生和发展的;它是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利益关系基础上产生的;它是行为主体自身利益可能会有巨大付出的行为;它是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目的的。对“见义勇为”行为,在政策上和法律上要给予保障。  相似文献   

19.
<正> 物质利益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维系人们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马克思曾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82页)在现阶段,用利益原则激发人们的积极性,调节人们的相互关系,以保证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相似文献   

20.
一、利益表达愿望更迫切 中国社会传统的道德观重义轻利,致使中国人对利益讳莫如深,不敢明确提出任何个人利益的要求。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这种对利益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人们对利益表达的愿望也日益迫切,这主要是因为:第一.人们在现实面前认识到经济利益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开始重视对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的主动诉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的确立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使整个社会评价标准由“政治”和“身份”转化为“经济”和“财富”,经济状况和财富多少往往成为决定一个人生活质量的基础性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