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徽州家谱是徽州地方文献之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搜集相关馆藏目录,翔实著录徽州存世家谱,从文献学的角度厘清存世徽州家谱的版本、刊刻年代、县域及姓氏分布,探讨徽州家谱遗存丰富的原因,有助于徽学历史文献的整理和利用。  相似文献   

2.
白族家谱深受汉族家谱的影响,在秉承中国传统家谱文化的同时,在家谱编纂特征之篇幅、体裁、体例、首纂时间、追溯历史等方面;在家谱内容特性之白族姓氏族源、冠姓父子连名制、重名制、白文记载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白族家谱是记载白族历史文化的资料库,对补正史料、白族民俗的研究及建设现代家庭道德和精神文明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文史专家卞孝萱先生晚年利用公私收藏家谱文献,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生前出版专著《家谱中的名人身影——家谱丛考》。卞先生利用家谱资料,对历史人物进行研究,补充常见传记文献的不足,使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认识更加深刻,有助于知人论世。先生还利用多种文献学的方法,对家谱文献做了去伪存真的工作,为家谱研究作出典范。  相似文献   

4.
家谱是记述血缘集团世系的载体。家谱正式诞生于周代,汉代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修谱,西汉私人家谱首推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中所载家谱。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叙录了司马氏家族迁徙、姓氏源流、家族世系、先祖名字、职官、事迹等。这些对于从事历史和家谱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自司马迁自序其家谱后,汉代文人纷纷仿效,扬雄和班固也自序其家谱见于《汉书》,体例都仿《太史公自序》。随着宗族势力的复苏,私人家谱迅速发展起来,并出现了专门独立的家谱。  相似文献   

5.
《嘉应学院学报》2016,(10):22-25
从族群认同的视角论述梅州地区传统客家族谱蕴含的独特宗族文化,探讨其史学与文献价值;结合梅州华侨之乡的特点,分析现存客家家谱传承保护与价值活化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徽州存世家谱具有数量大、质量高的特点。徽州存世家谱的社会史资料价值主要表现在:为移民史特别是商业移民史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为民俗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翔实的史料;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徽州地区宗族制度的研究提供了最基本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河西学院学报》2016,(1):48-51
族谱是近年来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而对少数民族族谱的研究更有历史和现实意义。明清时期统治今甘肃永登地区的蒙古族土司——连城鲁土司,是当时甘肃、青海交界颇有影响的人物。清乾隆年间编修的《鲁氏家谱》是现存最早、最完备的鲁土司家族史料,有着独特的编纂特点,具备极高的史料价值。《鲁氏家谱》的研究也对全面了解鲁土司及西北边政历史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著名文史专家卞孝萱教授新著《家谱中的名人身影——家谱丛考》,是当下家谱研究的典范之作。该书择取郑燮、赵翼、姚鼐、陈寅恪等十一位名人家谱,从中旁收广采珍贵的文献资料,使得名人的身影在家谱这一古老而新鲜的文献烛照之下更为清晰全面。且所取名人在相关领域均有极高之造诣,借助家谱文献的考论,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文学史、学术史、文化史的内涵,促进了相关学科研究的深化。其中对于家谱中母教传统的发掘与阐释,为家谱研究增添了浓厚而温馨的亲情兴味。外篇针对家谱中冒认祖宗、篡改文献等家谱撰写恶习给予严厉批评,对于家谱中许多伪文献施以精核之考辨,去伪存真,足以破惑。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当代社会全方位的转型,中国史研究如何继承优良的史学传统,更新理论与方法,把握学科发展的特点和态势,成为摆在学界同仁面前的时代命题。本刊有幸邀请到瞿林东、陈支平、范金民、常建华、李华瑞、徐彬六位学者就此展开笔谈。宋代史家吴缜作史三原则说有何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如何认识和超越历史与文化的歧义?社会史研究的最新发展趋势是什么?怎样进行历史计量研究?宋史文献特点有哪些?家谱研究的意义与方法何在?学者们结合自己的研究,对以上问题给予了思考和回答。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历史契机,内蒙古边境地区高校中俄合作办学面临着困难与挑战日益突显.本文应聚焦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从引进俄方优质教育资源、构建有机融合课程体系、加强内部教学质量监控、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等四个方面着手,提出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在跨文化交际中,各国之间为了更好的进行经济与文化的友好往来,有必要对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和礼仪进行深入的研究与了解。了解中国和俄罗斯民族的文化习俗与禁忌,有助于俄语学习者在与俄罗斯人交往时避免发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相似文献   

12.
徽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逐渐被广大史学工作者所熟悉。一部分的史学工作者开始了对徽学的研究。徽州的家谱的搜集、整理工作也开始陆续的展开,对于徽州家谱的研究已有许多著作。而关于家谱谱序的研究鲜有涉猎,本文就对谱序的一些价值作了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董红梅 《学子》2013,(7):187
中俄边境高校经管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迫在眉睫,破解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难题意义重大,要明确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切入点、特色手段、抓手、核心目标,最终确立团队,实现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14.
裕固族在历史上一直以口传方式传承文化传统,但是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兴起了建家谱现象.此现象是裕固族第一代知识分子退出历史舞台后,对“地方知识”的重视和“文化自觉”的产物.虽然家谱文化尚不完备,但是昭示着游牧民族“口承文化”文本化的一种诉求.  相似文献   

15.
闽台家谱交流是指涵盖闽台家谱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除了政府主办的交流活动外,民间的家谱交流范围更加广泛,内容更加多样。闽台家谱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从理论化为实践,通过网络向民众提供便捷的利用途径。闽台家谱交流为闽台百姓寻亲提供依据,为闽台关系研究提供史料,为两岸和平发展提供支撑。当前家谱交流仍存在着不足.应改进交流活动的组织形式、重视家谱收集和提供利用、克服家谱对接的困难等。  相似文献   

16.
以龙云家谱为例对彝族文化进行了辩证分析,结合彝族发展过程中历史、语言和习俗的基础上,对彝族文化中的父子联名制和祭祖分支等问题进行了论释。  相似文献   

17.
《家谱中的名人身影——家谱丛考》是著名文史学家卞孝萱先生在家谱研究方面的最新学术专著。为了开发、利用家谱这一古籍资源中的珍贵资料,该书以家谱整理研究为基础,从十一种名门、名人家谱中考索钩稽清代至现代十几位名人事迹。该书以家谱作引子,但又不囿于家谱,而是结合各种相关文献,运用各种历史文化知识,钩沉考索,旁通曲鬯,开创了文史互证的新格局,为我们认识清代乃至现代的精英阶层的学术活动及社会生活提供了第一手鲜活的材料。这既有补于知人论世,还有助于还原历史的原生状态。外篇则综合运用各种辨识伪书的方法进行考辨,结论持之有据,为全书的论证奠定坚实的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18.
记载一姓世系和人物的谱籍,称为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乘。中国家谱,由来已久。殷商之甲骨、金文已有家谱刻辞。战国末流传的《世本》是家谱的开山之一作。  相似文献   

19.
以西南余姓家谱中三个神话及一个经典传说为例,对家谱中常见神话的历史根源和文化价值进行探索性研究,结果发现,神话及传说均有其历史起源,在家谱中体现出特定的文化传承价值,是中国家谱的固有属性之一,不能以“迷信”为由进行简单的否定。面对家谱中的神话及传说,应持“理性的非理性”之态度,从历史的理性角度去解读神话及传说中非理性内容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了解西南余姓成员对家谱的熟悉度,以西南余姓家谱内容为蓝本,编制家谱熟悉度调查问卷,对西南3省13个乡(村)126名余姓成员进行随机调查。研究发现:西南余姓对家谱的熟悉度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文化程度及年龄是家谱熟悉度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西南余姓成员获取家谱中有关家族的主要信息渠道是“老人口传”;大专学历以上文化程度是读懂老旧文言文家谱的前提条件,40岁是关注家谱及家族信息的一个起始年龄;西南余姓对家谱内容的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铁改余”及其他相关信息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