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大课堂重要论述明确了实践课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为思政课程改革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如何实现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的深入融合,推动思政课与社会现实观照、与实践良性互动、与时代同频共振,是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议题。因此,以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融合的内涵阐释为出发点,以“两个课堂”贯通融合的现实困境为落脚点,从厘清课程定位、打造品牌样板、推进改革创新、挖掘本土资源、科学考评体系等视角探讨“两个课堂”的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2.
闻颖 《教学月刊》2023,(4):38-41
高中思政课程教学内容根源于实践,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是共同体。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开拓行走课堂,创新教学范式,优化教学过程:以时代为观照、以学科为本位、以议题为主线,将内容贯通,使认同实起来;以序列化问题促学、以科学思维赋能、以多元评价增效,将任务联通,使思辨深起来;创设“贡献式”“嵌入式”“延伸式”课堂,将形式畅通,使参与活起来。  相似文献   

3.
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新时代高校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必须要抓好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和网络云课堂的协同建设。抓好新时代高校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和网络云课堂的协同建设,需精准把握其内在关系、正确认识其时代意义、探索其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4.
对大学生开展廉洁教育是具有前瞻性的,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系统工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政治保证。"思政课堂"是大学生廉洁教育的主渠道,因此,规范廉洁教育内容,遵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和原则,构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领导、教育、评价、保障等长效工作机制,有利于大学生在校形成廉洁思想,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廉洁奉公,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未来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让大学生构建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面对日益复杂的意识形态背景,加强高校思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高校应构建大思政视野,创新思政教育方式方法,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校思政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教育生态学理论为观测我国高校“大思政”教育提供了全局性、整体性视角。同传统“小思政”教育相比,高校“大思政”教育已经形成为一个各要素与其所处环境之间基于相互联系构成的整体关联、协调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动态生态系统,其基本构成为人员要素、路径要素、环境要素。这三大要素相互协调、互相作用,形成了由联结关系、并列关系及反馈关系构成的动态结构模式。若要保持高校“大思政”教育生态系统的平衡,就应当基于要素优化原则及动态结构的协调平衡原则,构建一个完善的治理体系。要构建高校“大思政”人员保障体系、环境优化体系和机制协调体系,实现教育生态要素优化和动态结构优化,保障各要素能够健康、持续地进行互动与沟通。  相似文献   

7.
"大思政"教育的提出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分析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探索了"大思政"教育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构建,以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在全面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中发挥着引领作用。由课内教学课堂、校内特色讲堂、校外拓展学堂和网络云课堂有机构成的“四个课堂”是提升思政育人实效的关键渠道和有效载体。以“四个课堂联动”塑造“大思政”育人新格局,应做到提升“含金量”、站稳“大思政”主阵地,校内多方协同、共创“大思政”育人新平台,校内校外并进、创建“大思政”实践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进一步深化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加强对当代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等方面的思想教育工作。研究"大思政"教育模式特征和该模式的理念,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不同,“大思政”教育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实践性和人性化。以“大思政”观统领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能够加快高校思政教育观念和教学范式创新。当前的高校思政仍存在教育功利化淡化思政课教育地位,传统教学形式挫伤学生学习热情,离“大思政”教育平台构筑相距甚远等不足。强化思政课在高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优化“大思政”教学的教师队伍建设,拓展高校思政教学的实践教育平台,创新思政课教学的考核与评价机制,是弥补以上不足的有效措施,有助于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李蓟红 《甘肃教育》2008,(20):57-58
作为中学教育第一线的教师,虽然我们不能左右生物学科在中学课程体系中的设置及教学总体要求,但我们可以通过生物学科教育的改革实践,在充分实现其价值上有所作为。让生物课堂成为“小课堂、大自然、大社会”便是生物学科实现其教育价值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高校德育教学作为一项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观念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随着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受到教育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提高德育实效性成为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将着重对我国大学生德育实效性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并提出“大思政”教育视野下,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有效措施,从而推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前,各高校积极探索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要从“大思政课”的视角,认识高校劳动教育的定位;要建构大师资体系,使劳动与教育高度融合;要使校园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不断丰富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基地;要用好大资源平台,使之贯穿劳动教育全程。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和演变,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在授课方式、教学案例、师生互动性、课堂实践性和吸引力等方面凸显出不足,难以完善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构建。该文对中国古典舞的叙事话语和传统思政课堂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舞蹈的核心灵魂,借助叙事性舞蹈探索出新型课堂的模式,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政教育是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与建设的具体情况,进行自我调整与自我优化的学科。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思政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在思政教育的动态化发展中得到优化和演进,能够获得全新的发展成果与育人成效。然而在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却存在内容与实践错位、形式与需求不呼应、缺乏教育主体协同性等问题,需要我们结合大思政背景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革新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创新爱国主义形式,提升爱国主义教育主体的协同性。从而帮助高校借助大思政的理论与经验,拓宽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维度,让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  相似文献   

16.
落实“大思政课”要求,需要构建具有大目标、大视野、大资源、大实践的“四有”大课堂,使课堂具有培养时代新人的大目标,具有“三个面向”的大视野,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大资源,具有课内外和校内外的大实践。  相似文献   

17.
从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出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表现为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具有价值耦合的系统性特征。高校思政教育价值的体系存在形态决定了其教育有效性必须体现为一种系统整体有效性,而这一特点同时也反映了"大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要求与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8.
19.
20.
在"大思政"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是我国新时期思政教育的重要目标,更是思政教育发展的突破点。亲和力在我国思政工作中的效果显而易见,高校思政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教师需不断提升自身亲和力,完善自身教学能力,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才能够促使高校思政教育的本质得到有效发挥。本文针对提升高校思政教育亲和力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并分析出亲和力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