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对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较高要求。文章系统阐述了江西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监测课程在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重构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针对实践教学内容缺乏完善体系,构建了基于项目驱动的环境监测课程实践教学体系;针对实践教学方法单一,探索了“线上+线下”交互教学、实践基地现场教学和实践技能大赛应用教学三种教学路径;针对实践教学平台投入有限,开发了“四维”线上线下实践教学平台,具体包括超星泛雅教学平台、教学示范中心教学平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和重点实验室教学平台;针对“双师型”教师缺乏,打造了模块化实践教学团队,囊括了本科生导师和环境监测/检测企事业单位的一线专家。本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运行效果良好,能够很好地保证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隧道工程课程的特点和实践教学难点,“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了“慕课+翻转课堂”和“线上虚拟仿真+线下研讨”的混合式教学实践。对混合式教学的内容、“慕课+翻转课堂”教学、“线上虚拟仿真+线下研讨”教学进行了精心设计并开发了相应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将固定时间地点学习变为随时随地线上学习,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钻研精神。  相似文献   

3.
过程装备制造工艺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综合课程,涵盖了过程装备的检测及过程装备的制造两大主体内容.为了适应新常态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针对课程教学中出现的教学资源不足、教与学的互动性差、和实践环节的衔接不合理等问题,结合课程内容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针对该课程的实践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实验室教学、科研训练等方法,着力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新工科建设的提出对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高质量制药工程领域人才是推动药学学科发展的重要策略。本课题重构了“3+1”教学和实训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建立了新工科背景下实训实习质量保障机制及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通过“对接”和“重构”,提高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难题。  相似文献   

5.
本课题针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常规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先进装备制造业对人才需求的问题,进行了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专业教学改革。通过构建以工程为背景的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和以“学看一干”为主线的专业认识实习教学体系,强化了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在实验课中增设障碍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环节、科研教学互动和大力支...  相似文献   

6.
培养高级工程人才是“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核心。针对工程技术性强的矿物加工专业,探索了创新型工程人才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通过开设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技术岗位体验与科研实践、毕业实习与设计四个实践环节,增加了实践教学的系统性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通过建设以矿物加工工程实践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平台,建立校企双导师联合教学培养的机制,实施案例式教学、生产现场体验式教学等教育教学方法,形成了具有中南大学特色的矿物加工专业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培养高级矿业类工程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混合式教学是面对面教学和在线教学的融合,可有效促进高校教学改革。为提高岩土类学生专业课程教学质量,项目组通过建设地下工程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地下工程重大灾害案例库等一系列核心岩土类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形成了“信息促教”的专业课程教学资源信息化平台和素材库。开展“讲授+自学+研讨”“课堂+课外”“线上资源+线下资源”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并建立岩土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长效机制。实践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岩土类专业课程教学效率和效果,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应用和科研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根据应用型人才和工程教育认证的培养目标,文章分析了房屋建筑学课程的现状,提出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改革实践。改革内容包括搭建“互联网+”混合教学平台、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调整考核评价方式及改变课程设计方式等。此次改革实践明显提升了教学成果,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提前适应行业发展趋势,符合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智能制造实践教学中存在体系庞杂、加工过程不可逆、消耗大、装备昂贵等问题,制约了该领域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搭建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车间实践教学平台,突破时空限制,将真实的智能车间与数字孪生的虚拟智能车间联通。构建虚实结合的产线孪生实践教学模式,动态呈现智能车间的生产全过程,结合实际工程任务开展实践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现场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工程教育模式和理念,针对数字逻辑课程开展了积极有效的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在改革与实践的过程中,针对课程构建课程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并评价学生对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评价结果作为毕业要求达成情况的评价依据。教学团队对关键性的学生能力培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制订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知识、能力、素养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提出并实践了“线上课程+课堂教学+项目实践+竞赛”的教学实施过程,形成了贯穿“教、学、评、测、练、管”等教学全链条监控过程。  相似文献   

11.
实践教育是人类实践特性在教育上的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北京科技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逐步探索并形成了“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建校伊始,学校贯彻中央“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强调教学与劳动岗位结合,进行现场教学科学研究活动,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形成了“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的教学形式;并以任务带教学,结合现场科研项目“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50—60年代,学校创造性地提出“一参三改三结合”的现场教学模式,即参加生产劳动,改造思想、改造教学、改造科学研究,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2.
电子信息类专业《微机原理及应用》实践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娟 《文教资料》2006,(10):115-116
《微机原理及应用》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主干课程。该课程实践性很强,实践环节特别多。实践教学起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强化实践,注重应用,引导创新”指导思想下,笔者对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实施和研究。通过实践教学改革,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理论课程的学习,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金光远  李静  俞经虎 《考试周刊》2012,(55):172-172
“过程装备制造工艺与检测”是工程应用性很强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应把握实践性强、国家规范严格的特点。加强工程意识的培养,讲解理论知识时融入工程实际、国家技术规程.并结合生产实习、实验等实践性课程。注重知识的关联性及系统性,既促进理论学习.又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新工科背景对“流体力学与传热学”课程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在设定课程建设目标、分析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分别从课程思政建设、线上课程资料库建设、“课堂教学+课内实验+项目训练+线上学习”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流动与传热数值仿真项目式教学设计、设计性创新性教学实验开发、多元化考核模式建立等方面开展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课程教学为学生搭建了工程创新实践平台,将流体流动传热理论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切实提高,为学科基础课程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实践教学是检验理论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手段之一,以福建农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为例,以“师生共同参与社会服务项目”为突破口,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社会服务实践体系”的“1+1”实践教学模式,强化行业需求导向的学生培养。经过6年的实践检验,证实“1+1”实践教学模式利于“产教学研”融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业、就业、升学能力。  相似文献   

16.
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实践教学的实践性、系统性、主体性、现场情境性、完整性等特点,可以构建以教学与科研、生产、社会实践“三结合”为核心,按照基础、专业、综合、社会实践“四层次”设计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运用“四阶段”来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同时,实践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机制的建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及评价体系、实践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基于OBE理念,以“两性一度”为标准,以河南工业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为例,进行“机械制图”课程设计:根据专业人才毕业要求指标点设计高阶性教学目标;重构反映现代行业先进技术、专业特色的教学内容;设计互动性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度思考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活动;增加过程性评价维度及占比,提高学习成果评价合理性。经实践,基于“OBE+两性一度”的“机械制图”课程设计能有效促进课程对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定向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中南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团矿方向)为例,提出将基础课程钢铁冶金原理、炼铁学和工程实践相融合,采用“基础课学习——认识实习——理论应用——生产实习”四步法将基础课程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经过三部曲“书本基本理论联系现场、现场实践融通课堂认知、生产实习重实践”,使学生牢固掌握枯燥晦涩的钢铁冶金知识点,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实现基础课程与实践的深度融合,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促进创新思维的培养,有效提升工科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矿地质学”课程为例,探索了案例研讨式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情况。认为案例研讨式教学的内涵包括: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启发式教学引导+互动式教学过程;引入研究前沿,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及深度;挖掘课程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实现“课程”和“思政”有机结合。案例研讨式教学模式主要分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实际生产案例的选择;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分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及研讨;总结提升。案例研讨式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生产实习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对本专业生产实习的全程参与,针对生产实习过程的特点和现状,从改进实习组织形式、提高学生实习主动性、加强学生管理和完善实习细节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