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对一些有学习问题的学生,老师和父母感受最深的是他们动作“慢”。但事实上,学生通常在写自己的名字、做少量题目时,速度并不慢。“慢”的主要的原因是学习的时候增加了很多的“附加动作”,东张西望、摸这碰那,岂能不“慢”?针对动作“慢”的学生,可以这样做:改善评价角度,少说“慢”。“动作慢”的评价会使孩子忽略时间的利用。长期被说子自己会认为每次学习都很漫长,便自然而然地出现太多的“小插曲”:发呆、玩橡皮摇上厕所、喝水等等。因此,父母要改变孩子对自己的评价:你可以“快”起来,只要在学习的时候不做其他事就可以了。利用“速度…  相似文献   

2.
思想力“原点”在强调创新的时代大背景下,一些人误解了创新的实质涵义,认为创新就是快速更新,这种盲目追求速度的做法对学术进步有极大危害。学术创新非易事,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我们在追求学术创新时要提倡“比慢”,反对换汤不换药式的“伪创新”。  相似文献   

3.
校长“职业化”还是“专业化”,在我看来,无论是主张校长“职业化”还是“专业化”的观点,都有点纸上谈兵、“站着说话”的味道。如果我作为一个有着“校长”经历的当事人来发表“兼而有之”的观点,那多少有点饶舌。我想说的是:校长,他不是按照什么规定的模子塑造出来的。作为一个社会角色,校长没有“黄埔军校”。一、“校长”是什么?就校长令人尊重的程度而言,他首先应该是一个业内人士。说他“业内”,意思是说他要懂得教育的基本规律,而不是一个见风使舵,或者一天到晚研究行政手腕、搞庸俗政治学的“政客”。在一个提倡素质教育,倡导创新意识的时代,对校长来说,首当其冲还是开放的教育理念。西方有句箴言:“观念的落后是最大的落后。”一个循规蹈矩、因循守旧的校长培养不出创新人才。一个理念可以改变一个时代,一个蹩脚的观念也可以抹杀一个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观念一出,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中国格局为之一变。于是在深圳、珠海等地的人才获得500万元或更多奖励后,有人提出:“谁来重奖邓小平?”这问话独具慧眼,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的观念,中国教育乃至社会发展的动力至少不会激活得这样快。说到教育理念,我们可以举出耳熟能详的蔡元培校长。就是这样一...  相似文献   

4.
“慢”老师     
在崇明方言中,“万”与“慢”同音,说“一万”往往就成了“一慢”。我总觉得奇怪,“万”与“慢”有什么关系吗?显然没有。但巧的是,我就碰到了一位姓“万”的“慢”老师。万先生是我的英语老师,用我们的方言来说就是“慢老师”,加上他的上课速度奇慢,这样叫着叫着,他也自然而然地成为慢老师了。  相似文献   

5.
“人的因素第一”,咱们说了半个世纪,当然也培养出了很多人才,不然也不能有今天,但与咱们的近邻相比,不能不说还有差距;拿自己与人家的发展速度相比,不能不说还差之甚多。培养人才,利用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不能不说咱们的邻邦是成功的。人才开发部门、老板们,每个想成才的个人不都可以借鉴一下吗?宁宁向我们提供了一个十分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余宗明 《留学生》2011,(5):46-46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题。对中国金融业来说,过去的五年,它的主题是什么?金融机构的商业化转型,资本市场的全流通改革,追求平衡的宏观监管,顺差驱动的流动性管理,而如果一定要用一个关键词,或许可以叫它“变革时代”,更准确地说,是朝着市场化方向的变革时代。  相似文献   

7.
在两次参加“五·四”杯赛的日子里,我都想起了鲁迅先生勉励青年的一句话:“纵令不过一洼浅,也可以学学大海。”我自知像我这样的人,自然“不过一洼浅水”;而两次参加“五·四”杯赛,也可以说是一种“浅水”的追求。“浅水”要有所追求,首先应该自知是“浅”的;其次,又不能因为是“浅”的而自卑,而放弃追  相似文献   

8.
记得大约二三十年前,“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喊得震天响。为弥补失去的时间,这当然是好的,但后来却不时演变成了一味追求速度,片面求快,以为“快就是效率”,于是大家又感叹——我们这个时代是个浮躁的时代!  相似文献   

9.
一位教师,遇到突发事件,采用怎么样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体现,因此,“策略”也就成为教师追求的一种教育能力和艺术。可是有好的策略往往不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原因就是由于忽视或者被冲动湮没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处事原则,那就是语言应该要比思想慢半拍,或者说要做一个“快思慢语”的老师。“快思慢语”是一个简单的词语,可是做起来却很难,如果教师认真反思一下自己的一言一行,就会发现,自己离“快思慢语”的距离有多远。“慢”不仅表示速度,更体现控制情绪的能力,使自己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  相似文献   

10.
关系,是我们每个人,每个团体、每个国家都要搞的,而且要搞好,因为关系牵涉到自身的存在与发展问题。没有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国家能完全地“独立自主”的。人本来就是联系着的。团体、国家都是关于人的组织。特别在当今时代里,市场经济竞争的挑战性,愈来愈促使人们去发挥联系的作用,发挥借用的本领,以此壮大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力。可以说,没有关系,也就没有了自己;不搞好关系,也就没了发展。我们要很好地研究关系学。不过,有人,可以说有不少人,对“关系”的研究达到了一种令人发指的地步。“关系”在他手中发生了种种变化,…  相似文献   

11.
在一个追求个个成功、人人精彩的时代,许多家长为了给孩子成长增添一些精神动力,往往会说“你现在要忍受许许多多的苦,将来就可以享受多少多少的甜”这样的话。在他们心目中,作为现在的“此岸”一定是“苦”的。在这种预设的框架中,“此岸”是为“彼岸”服务的,“此岸”所做的一切都是暂时的忍耐,是手段,是过程,是草稿,只有“彼岸”才是幸福美好的,是目的,是终点,是作品。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安排了多少写的环节?的确,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说取代了。再看一些示范课,观摩课,“缺写”这个问题也非常突出,而一旦安排写的环节,教学时间又不够,这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笔者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写字的速度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新课标在第三学段提出了“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所以重新认识,提高写字速度对写字教学和整个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有一定的速度”是写字教学质量的一个方面任何技能动作的训练与培养,都必须追求一个比较理想有效的速度。把速度作为衡量技能高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任何教育活动都离不开“问”。教育者,授业传道解惑离不开“问”;受教育者,求学获知进益更离不开“问”。“问之道,尤重于学也。”①我国古代许多学者都认识到“问”是重要的。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是划时代的重“问”者,可以说:重“问”,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孔子成功的一个基因。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②这是孔子重“问”的指导思想。他正是用这个思想指导自己的“问”的行为,谦恭地、不倦地向周围的人请问求教,择善而从,见贤思齐,完善自我,一步步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中国的教育畸形步入了一个“快教育时代”。电脑、投影代替了黑板、粉笔。的确多媒体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强大的冲击力,课件中的图像、声音、动感能够牢牢抓住学生的心;老师把教学内容做成幻灯片,课堂上,一张张放给学生看,教学容量加大,教学速度加快;网络可以便捷地保存资料,快速地传递信息而实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中国的教育畸形地步入了一个“快教育时代”。电脑、投影代替了黑板、粉笔。的确,多媒体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强大的冲击力,课件中的图像、声音、动感能够牢牢抓住学生的心;老师把教学内容做成幻灯片,课堂上一张张放给学生看,教学容量加大、教学速度加快;网络可以便捷地保存资料,快速地传递信息而实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6.
《十二国记》是日本的一部非常火的动画片。故事大概是说有一个女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非常懦弱的人,生活中处处都是彷徨、迷惘、甚至是失败。但是她偶然发现她自己居然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她来自遥远的“十二国时代”。回到“十二国时代”后她明显活得潇洒啦:她得到了“麒麟”的帮助,排除异  相似文献   

17.
当代杰出的艺术大师巴金在谈到他的创作道路和创作经验时,总是一再强调:“我不是文学家”。是在一九三二年九月写的《我的自剖》中,巴金就说过:“我不是一个艺术家,同时也不想做一个艺术家”。在同年十月写的《<电椅>代序》中,他又说:“我不是一个文学家,也不想把小说当作名山盛业。”一直到一九八○年四月在日本东京朝日讲堂讲演会上的讲话《文学生活五十年》中,他仍然说:“我不是文学家”。这决不是巴金的自谦和他对艺术的否定,而是反映了他的卓越的艺术追求。这种艺术追求既回响着“五四”开辟的我国新文学运动的主旋律,又  相似文献   

18.
生活是个体的,也是社会的,有什么样的价值追求,便有什么样的生活形式。生活过程是保证人成为人的重要场域,如果离开生活世界,人们的生活及人类的发展都很难想像。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密切,教育史上出现过“教育生活一体说”、“教育准备说”、“教育过程说”、“教育建构说”、“教育交往说”等,都是针对某一个时代教育与生活关系所表现出的问题而言的,都在尝试走出教育与生活脱离的困境。现代哲学中的“生活世界”理论为我们理解新时期教育与生活、教学与生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我们可以从课堂生活的构成出发,变革课堂生活的样态,进而促使教师和学生从单一的教育“专业世界”回归真正属于人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9.
关于“A城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路线图”的对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我们追求发展速度时,在一个短时间内,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可以理解的;但从中国社会的整体和长远持续发展来看,还是要强调“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学校均衡的目标要分解成三个“子目标”,即“硬件的均衡”、“软件的均衡”和“生源的均衡”。●义务教育的公平不仅是学生享受教育资源的均衡,也是教师享受教育资源的均衡。●严格说来,公立学校的“创收”,都应是国有而非一所学校可以视为己有的。公立学校的教师在同等情况下收入存在较大差异是不合理的。当学校和学校之间教师的收入相差好几倍时,可以说它是学生“择校”的深层次原因。●当中小学校在“硬件”、“软件”,特别是师资、学校管理等诸方面都均衡以后,家长和学生的“择校风”自然会煞住。  相似文献   

20.
自两千年前老子提出“无为”这一概念后 ,“无为”与“有为”就一直争论至今。当然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历史环境。历史发展到今天 ,“无为”与“有为”也蕴含了更多的内涵。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有自己的追求 ,只不过追求的方式有所区别。从上面这两则材料来看 ,那位教师非常强调追求的功利性目的 ,而盖茨则是随自己所好去尽自己所能。如果说后者是“无为而为”的话 ,前者则是典型的“有为而为”了。按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 ,盖茨无疑是值得我们效仿的对象。但任何矛盾都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 ,分析问题也离不开具体的背景。我们不要忽视了 ,盖茨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