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信息技术和现代教学理念的双重推动下,高校实验教学正在转向混合式教学。在此背景下,文章构建了高校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并以“基础化学”课程为例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教学实践。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化学实验视频评价量表、访谈的研究方式获取数据,通过数据分析重点探讨了混合式实验教学对学生学习成效与学习体验的影响,结果发现:混合式实验教学能整体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实验操作技能;男生和女生在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操作技能提升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混合式实验教学能给学生带来更佳的学习体验,而积极的学习体验会正向促进学习成效。文章构建的高校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具有推广价值,对于促进高校实验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各类高校、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通力合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多维度立体式发展、能力全面得到提升的重要手段,然而,地方应用型高校面临着师资结构单一、教学内容更新缓慢、与地方企业发展对接不紧密以及实践教学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等问题。针对当前问题,佳木斯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提出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专业通过与企事业、科研单位共同合作,提高其办学层次;坚持课程改革,提升实践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实习实训基地作用,全面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实践结果表明,佳木斯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产学研协同”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物理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建设,从跨学科主题学习载体的选择原则,到“做中学”教学模式流程再造,再到实践中的初期成效以及建构课程体系四个维度,介绍了建设创新体验教室、智慧课堂赋能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目前地方高校电气类大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现状,根据地方高校和学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四步”学习法。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四步”学习法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学生的创新成果比较显著。“四步”学习法可以为同类高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校建立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深圳六所高校的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总结出高校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1+6”模式,即在校党委层面做好党史学习教育的顶层设计,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程及课程思政、网络平台、物理空间、主题实践、为民服务、课题研究等六个载体相结合,使其在多重力量的驱动下长期开展并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6.
课程评价是一个持续展开的、复杂的动态过程,需要将本体论和方法论统整起来进行观照。课程即儿童经验转化与建构的连续体,课程的过程属性决定了课程评价的过程品性。课程作为学习体验和经验的生成通道,是构成学习者个体成长的立体式、开放性、个性化的“生命通道”。在学习体验取向的过程性课程评价论中,课程情境是学习体验的生产场域,课程的转化过程是学习经验转化与生成的过程。以课程体验为核心的“事件”作为载体,以“认知—情感”双维作为主要观照,以学习任务体验、学习活动体验、学习情境体验、学习结果体验为具体观测点,对个体的知识体系、情感世界、综合能力、智慧获得感、课程整体成效等进行全程性的评价,为过程性课程评价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基本理路。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部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着力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背景下,地方高校进行了一系列围绕“金课”建设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地方高校通过基于“金课”建设和人才培养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更新教学观念,深化课程教学范式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构建智慧教学场景,助推教育教学改革;部门协同联动,构建“金课”建设新机制等强有力的措施,为全面打造各专业“金课”作出了一系列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广大师生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忽视学生主体性,难以贴近学生,导致该课程缺乏教学实效性。库伯的“体验学习圈”理论注重学习者的体验、反思与抽象概括,并将学习过程的管理程序化、科学化,为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实践思路。文章以库伯“体验学习圈”理论为依据,采用实证调查研究与教学改革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改进该课程教学模式的路径,提出了一系列教改措施,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参与性和行动性,增强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立足珠三角地区发展需要,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人才培养过程管理、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四个方面着手,构建了“课内学习、岗位实践、检测服务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校内“导师制”与校外“企业检测服务站”人才培养管理机制,创新建立了行动导向的螺旋式尝试实践学习模式,人才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课程改革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在驱动力.基于核心课程改革的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三百”实践能力培养关注于将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与学生“三百”实践能力的培养全方位对接.“三百”实践能力的培养打破了原有程式化的高师人才培养传统途径,整合了原有每门课程实践能力单一式、分散式的培养模式,利用教学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师素质的调整与优化,力图提高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中国高等教育》2020,(8):F0003-F0003
江苏海洋大学围绕止德树人根本任务,深挖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取得了显箸成效在改革中强化思政课程主渠道为了进一步提高思政课的感染力、亲和力、说服力和实效性,学校利用实践基地和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创设相应的教学场景、体验平台。形成提案教学法、以史代论法、浸润式体验课堂等一系列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体验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实现思政课“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林慧 《科教导刊》2023,(1):61-63
在新工科的背景下,OBE(成果导向教育)是现今课程改革的重点。文章结合本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为例,提出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数据库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从学习成果的确定、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实施、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证明了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数据库课程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实践性和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吴锦 《现代英语》2023,(16):32-35
精读课程是高校英语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对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有着重要帮助,需要得到教师和学生的关注。然而高校精读课存在教学模式单一、教学任务繁重等问题,教师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体验,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提高。为解决该问题,教师应该重视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增强自主学习、批判性思维等综合能力,从而提升英语精读课程教学水平,达到促进高校教育综合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社会实践课程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于优构学生个体经验、增加其服务社会能力及培育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情境学习理论强调的情境理性、问题解决能力、实践共同体等观点与社会实践课程的意义旨归不谋而合。由此,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社会实践课程“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重构以问题解决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性”与“适应性”的学习目标,重构课程“真实情境”、学习“共同体”以及基于“真实任务情境”的课程评价体系,实施成效尚可,但仍需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5.
周建莲 《成才之路》2009,(12):55-56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课程应由“学科”走向学生,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的课程)。新课程改革为“生活化”的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实施的舞台,倡导“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因此,新课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应当注重重建学生的生活世界,使教学“回归生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焕发课堂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6.
工科课程是工科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新工业革命到来与新工科再深化背景下,工科课程教学在知识观、主体观以及评价观方面依然存在痼疾。库伯的体验式学习是一种适合解决工科教学问题的理论。大连理工大学的“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将仿真、实验和工程案例融入由体验、反思、抽象、检验构成的体验式学习过程之中,并设计了可以全面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性评价。研究发现,基于体验式学习的工科课程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思维、工程实践能力、学习积极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新商科背景下,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不利于复合型实践创新人才培养,高校课堂教学亟待改革。秉承“场景化”教学理念,文章以实践创新能力为切入点,探索高校课堂教学新模式。基于理论阐述、模型分析及构建,通过以学生为中心,以场景为抓手的场景化课堂教学模式,重构知识体系,创设课程情境,给予学生具身性学习体验,促进学生认知深化与技能提升,实现知行合一,旨在探索高校课堂改革的应有之策。  相似文献   

18.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考试的内容和方式与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相关,考试改革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式和途径。针对当前地方高校课程考试中存在的问题,从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这个目标出发,对地方高校课程考试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并对课程考试改革与实践取得的成效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钟香炜 《科教导刊》2023,(26):50-53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更好地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的各自优势相结合,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也有利于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启发、监督与指导作用,能有效提升学习的成效。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SPOC小规模专属在线课程与PBL项目式学习的契合,有利于解决设计学类专业专题设计课程教学中关于教学内容、时间周期、学生学业水平与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痛点。在教学实践中探索“SPOC+PBL”融合教学模式具有现实意义。教学实践证明,“SPOC+PBL”融合教学模式较好地实现了翻转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实现线上与线下学习、课内与课外学习的融合,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其专业实践能力、组织能力、沟通与协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20.
怀特海教育阶段理论有助于实现高校外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阶梯式体验教学法将情景教学案例与专业理论知识深度融合,能够使学生通过更加主动灵活的体验来感受外交外事实践过程中的技能要求,为高校外事人才素质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外事礼仪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核心素质教育课程,兼具技能培养与理论应用的特征,是阶梯式体验教学理念融入高校外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理想切入点,有助于提升高校外事人才培养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