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端茂军  王秋东  董峰辉 《教师》2023,(34):120-122
“桥梁工程”是土木工程等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提高教学质量、建设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文章以南京林业大学“桥梁工程”课程为例展开论述,该课程通过修订教学大纲,建设具有学校专业特色、融入课程思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在线开放课程,合理开展教学设计,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深度融合,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改革和实践的结果表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有效提升“桥梁工程”课程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为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教育部确定的五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类型之一。为解决“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传统线下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在课程教学中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构建了“课前预习+课中研习+课后复习”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包括课前知识传递、课中知识内化、课后知识提升三个环节。在教学实践中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融合了课程思政、线上导学、翻转课堂、案例分析、小组辩论、模拟仿真、过程考核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学生成绩纵向比较结果表明,教学改革效果良好,为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金课”的建设是当前我国高校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趋势,然而,该模式在地质类专业课程中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以“应用地球化学”课程为例,探索并实践了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教学模式,旨在提升地质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本研究重点解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资源开发等关键问题,提升了“应用地球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受益。本研究将为地质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要求,结合“双万计划”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把教学改革成果落实到课程建设上,但新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怎样坚持分类建设一流专业,实现不同类型高校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全覆盖是一个崭新的研究内容。黑龙江工程学院省精品课程“桥梁工程”在长期课程建设基础上进行了基于成果导向“OBE”理念课程建设标准的教学设计,围绕目标达成、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多元评价等需求进行整体规划,经过3届学生的教学效果反馈,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过程、教学评价等设计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5.
浙江财经大学“工程识图与辅助设计”为浙江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分析“工程识图与辅助设计”课程的性质、特点以及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对照“金课”的“两性一度”标准以及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认为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是“工程识图与辅助设计”课程的建设路径;构建“三体系+三模式+三阶段+三形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包括重组课程内容、运用多种驱动模式、重构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流程以及形成线上线下混合式有机融合的教学形式,并从网络平台、课程资源与考核方式等方面开展课程建设。实践效果表明,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效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6.
疫情期间,我国超大规模在线教学加速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各类教育形态的深度融合。课程创新是中国高等教育新文科建设的重要抓手,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将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本文以首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英美文化"为案例,阐释如何通过重构传统教学时空,打造基于慕课的外语混合教学"新常态",为构建"互联网+"的外语教学生态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7.
近日,教育部推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共计5118门,包括1875门线上一流课程、728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463门线下一流课程、868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和184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一、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主要分为五类第一类是线上一流课程。  相似文献   

8.
慕课、在线课程等网络资源的不断积累为高校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提供了便利,特别是在教育部提出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后,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势在必行。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通过课程建设目标、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课程考核与评价等方面具体阐述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情况,总结了课程建设在提升学生成绩、扩大社会影响等各个方面取得的成效,并构想了未来的建设计划。  相似文献   

9.
地方高校专业课程教学的水平直接影响全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以徐州工程学院“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课程为研究对象,从线上资源的建设、线下课堂教学的设计、思政育人的融入、行业规范的结合等方面进行了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围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要求,在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中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研究。以“两个混合”为理念,构建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混合式课程。对课程的前端设计、资源设计、教学组织实施、教学评价以及课程思政实施途径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五位一体”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哈尔滨理工大学的“高等数学”课程被评为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哈尔滨理工大学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中,构建了大学新工科“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体系,以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覆盖学生,以大学生数学竞赛平台为出口检验学习成效,以优秀的工科数学教学团队为技术保障,以“互联网+数学”教学形态为依托,实现了四位一体的新工科“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在课程建设中注重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入,首创了课程思政“15143”框架。“高等数学”课程的发展理念与经验对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中的通识课程的重新定位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流课程是建设一流专业、推进一流教育和培养一流人才的基础。在教育部实施“双万计划”的背景下,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达到“两性一度”的标准,西北大学自然地理教学队伍在团队建设、教学内容、教学工具、教学过程、课程思政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教学团队通过合理运用MOOC在线教学平台和与之相关联的智慧教学工具来丰富教学内容,践行互联网与教育融合的教学理念,基于理论知识,采用案例教学,开展思考、探索和讨论,成功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全力推动了自然地理学一流课程建设。教学评价结果证明,自然地理学一流课程建设提高了教学质量,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开展混合式教学成为改革方向之一。文章以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为例,通过对体操类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意义、教学实施策略及教学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体操类课程混合式教学的路径构建与策略实施,以期为其他高校此类课程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研究发现,建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开创“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及多元化评价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体操类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2018年,教育部提出关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流课程“双万计划”,旨在鼓励教师对已建成的各级精品在线课程进行多模式应用,鼓励学生通过公共服务平台上丰富的在线课程进行多形式学习,以提升优质教育资源的推广应用水平,推动形成支持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泛在化混合学习新环境。当前,各地各校都在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应用探索,努力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金课”。文章从课程资源建设、应用和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利用慕课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相似文献   

15.
为了贯彻《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生物化学”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开展生物化学智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利用“雨课堂”将课堂翻转过来,利用线上线下多种资源混合式教学,将科学理论联系科研和生活实践,并在教学中采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实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实践证明,与传统教学相比,“生物化学”智慧教学的学生学习兴趣高、课堂参与度高、能积极主动思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精品在线开发课程“中外石油文化”基础上,初步探索了人文素养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介绍了“中外石油文化”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资源建设,从教学方法、考核方法、课程评价三个方面介绍了“中外石油文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总结了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特色及存在的不足,针对性地提出了今后持续改进措施。实践表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对人文素质课程质量有一定提升作用,可为选修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水平,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针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内容缺少高阶性和创新性,缺乏挑战度,传统教学模式和学生评价方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教学现状,在“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在课程内容上突出“两性一度”,在教学模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评价方式上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综合性评价。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提高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关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研究大多集中在实践教学改革、虚拟仿真平台建设等方面,随着2019年教育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双万计划”的启动,对标“两性一度”的建设标准开展课程教学研究已势在必行。以山西大同大学为例,结合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基于OBE理念从高阶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多维度的教学评价和课程团队建设五个方面展开研究,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开展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做法,为兄弟院校相关专业一流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伍志元  李昂  张帅 《教师》2023,(15):108-110
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课程改革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海洋工程环境学”课程作为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有着课程难度大、课程知识点抽象、学生学习起来困难这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线下教育难以满足如今的教学需求,而线上教育的不成熟也难保证教学质量。文章提出利用现代信息融合技术,以长沙理工大学“海洋工程环境学”课程为例展开论述,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对课程进行改革,以打造线上线下混合模式一流课程为目标提出了具体建设计划。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教学成效,文章首先分析了研究生“植物营养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现状,然后提出了研究生“植物营养学研究进展”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措施,接着论述了研究生“植物营养学研究进展”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最后阐述了研究生“植物营养学研究进展”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